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环境知情权是现代社会里被普遍公认的一项基本人权。但环境信息公开的底线究竟在哪里?对于政府、NGO、公众以及企业而言,各自都代表着社会不同层面的利益,站在不同的角度或立场,他们心中的底线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是否有共同可依的标准?这也许是对环境信息公开在具体实践中最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近年,你发现身边的绿色多起来了吗?你想过种草好还是种树好吗?你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还是愿意到 草地上打滚,或者只是远远地观赏一片绿色? 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个湖,湖边搞了一个广场,广场里种上了不少绿草,再用栅栏围起来。春天来了,广场上碧草幽幽,令人心旷神怡。许多不住在这里的朋友都很羡慕我,身处这样的绿草之中我亦得意不已。 想到绿草地上拍个照,脚刚踩进去,一边有人在喊:“不能踩踏,违者罚款。”只得站在栅栏外欣赏。 我就奇怪起来,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就不能到草地里坐一会,和青青的绿草有一个约会。你看国外的草坪…  相似文献   

3.
海上核电站     
《环境》2006,(1):55-55
提到海上核电站,你会不会感到惊奇呢,也可能在脑海里出现不少小问号:核电站建在海上不污染海水吗?发出来的电又怎么送出去?建造海上核电站的投资比陆地上的高吗?  相似文献   

4.
薛游 《沿海环境》2000,(5):26-27
为什么在人类反思自 身行为的时候都是些杰出的女性?不仅环保人士大多数都是女性,就是政府环保官员女性也是很多。比如说日本,日本是一个男性至上的国家,而他们的前环保局局长就是一位女性。美国的环保局局长也是一位女性,美国环保局是一个有两万人的组织,作为局长不仅要管理官员而且还要与国会打交道,她是一个非常出色女性。挪威的环境部长也是一位女性,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性,还有前德的环境部长也是一位女性,女性不管在政府还是非政府里,都份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什么是女性在环保领域里有这么多的贡献呢?男性象征着阳…  相似文献   

5.
水仙     
新年了,就要来谈谈岁末清供之一的水仙花。就水仙花的姿态而论,青翠光润的叶片,亭亭直立的花梗,疏落有致的花序,冰肌玉骨的花瓣,芬芳清幽的香气,哪一样不令人感到可爱?别的花都要种在污浊的泥里,才能生活,它可以种在清洁的水里,衬着晶莹的白石,盛在精致的瓷盆里,那竟是脱尽凡态俗骨,无怪古人要以凌波仙子来比它了。但是水仙花它果真终身能在清水里生活吗?却不是的,它仍须在污浊的泥土里吸取养分,才能生长;正因为它是从泥土里出来的,所以现在能在洁净的水里透出清香的花来。假如长在水里,犹如穷人专喝西北风,那不是早已…  相似文献   

6.
《世界环境》2003,(5):82-82
为什么天气恶劣会使人感到不舒服?在梅雨季节和阴天不断的日子里,由于天气不好,很多人会感到“身体疼痛”。为什么身体会感到不舒服呢?  相似文献   

7.
黄韬 《环境》2009,(11):54-55
在滚滚车流里,面对着一成不变的灰黑色路面,司机大佬很容易产生疲倦感,这样一来,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就升高了。倘若发现自己的车行驶在一条红色或蓝色的道路上时,司机大佬们会不会精神为之一振呢?在法国巴黎东北,有一段长约30公里的公路,路面就是蓝色的。  相似文献   

8.
在车间里,经常看到很多老师傅给罐加水,不去检尺,仅凭经验推断液位涨幅;给罐加压,不去观察压力表。凭经验去估计压力表的大小,这种不按规范仅靠经验的做法可靠吗?这样的操作不危险吗?  相似文献   

9.
季羡林老先生在回忆录《留德十年》里记述了一个发生在德国的关于树的故事:1944年冬,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铁壁合围,法西斯第三帝国覆亡在即。整个德国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围里,经济崩溃,物资奇缺,老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更糟糕的是,德国的冬季非常寒冷,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料,许多人根本无法挨过漫长的冬天。人命关天的食品都严重缺乏,哪里还会有燃料呢?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孙婷 《环境》2010,(7):70-71
节日里放飞美丽的天灯往往可以装扮漆黑的夜空,但当它们变成成堆的垃圾,甚至致人死亡时,依旧美丽吗?  相似文献   

11.
小满 《环境》2009,(6):66-67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身处相对嘈杂的环境中时,总是感觉自己放在包里或者口袋里的手机在响,一阵手忙脚乱翻出手机后,却发现没有任何来电或信息显示;或者在某些安静的场合需要将手机静音,却总是感觉自己的手机在振动,可是事实上什么也没有。专家将这种症状界定为“手机幻听症”。  相似文献   

12.
《河北环境保护》编辑部:看了你们第3期杂志上关于“室内空气质量”的介绍很受启发,增加了不少知识。另外,我还有个问题,也是周围朋友们比较关注的:听说打手机、用电脑等都有电磁辐射危害,能否给介绍一下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对健康有什么大的危害?辐射是不是特别厉害?长期如此会致癌吗?怎么做才能将危害降低到最小?希望你们给些提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李力 《环境保护》2006,(5B):41-42
今年春天,北京的沙尘天气再次“卷土重来”,不但给北京人的生活造成了许多不便,也在短短几个月里无情地夺走了北京的十几个蓝天。漫漫黄沙伴着市内扬尘一次又一次不期而至,给本来就不乐观的“蓝天工程”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从天而降的沙尘究竟来自何方,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沙尘如此“钟情”北京,面对沙尘,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06,(2):36-36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这一年里,云浮市的环保工作将如何开展?“一切都在有规划地进行!”云浮市环保局用行动吹响了“十一五”规划的号角。  相似文献   

15.
吴玉清 《环境》2011,(3):10-13
虽然过敏者的症状大都类似,但往往仔细探究起来,导致他们过敏的因素却各不相同,那么生活里到底有多少是容易致病的过敏源,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  相似文献   

16.
黄韬 《环境》2008,(12)
“重城市环境保护,轻农村环境保护;重防治工业污染,轻防治农业污染。”这是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蔡守秋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对于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所说的话。而没有一部单独针对农村环保的法律,更是我国农村环保工作的一道“硬伤”。我国目前广大农村地区的环保状况令人担忧,在“受伤”的农村环境里,人们期盼的“法治”何时到来呢?  相似文献   

17.
胡旋 《环境》2011,(1):94-99
你在真空的环境里能活多久?你的大脑能记住多少东西?这些你都答不出吧,那现在就让我们来告诉你!  相似文献   

18.
窗外的风景     
回到窄小的家,想放眼看看窗外的天空已是不容易,想要寻找一片绿色浸润一下疲惫的双眼更是困难。尽管天空少有蓝天白云,少有叽叽喳喳的小鸟飞过,但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每天仍要仰望。说是仰望苍穹,其实有些欠妥,有些夸张。但宿舍楼一排排一栋栋耸立,在楼与楼之间相距只有十来米的狭窄空间里,要从窗口往外看天空确实有些困难。从一二楼窗口往外看,视力所及不过是硬板板的灰色墙壁,和镶嵌在墙壁上大小不一规格各异有木窗也有铝合金窗的建筑构件,以及点缀其间的窗帘幕布和晾晒衣物。三四楼如何?五六楼又如何?只要你居于楼层数一半以下…  相似文献   

19.
田晨 《世界环境》2008,(1):32-35
过去的2007年,对于世界和中国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管理和协调全球环境事务的联合国机构,UNEP在缓解全球环境恶化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UNEP是如何与中国开展合作的?新的一年里UNEP又将如何规划我们的未来?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近日,本刊专访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钢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余勇 《环境》2009,(9):54-56
竹炭空气净化装置、竹纤维毛巾和衣服……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让竹子渗透我们的生活。然而,这也让人们渐渐遗忘了竹子最初的功能——种天然、优质、环保的建筑材料。试想,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用竹子撑起一座座摩天大厦,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实际上,这不会只是艺术家的想象,由于“竹建筑”所蕴藏的巨大环保“能量”,它在未来亟待被重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