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环境标志 有利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改 《环境保护》1995,(2):8-10
实施环境标志 有利持续发展国家环保局科技司尹改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气、渣污染、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生物物种锐减、土壤沙漠化等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仅成为人类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而且对人类生存已构成了威胁。控制污染...  相似文献   

2.
忠言 《环境》2003,(2):4-5
1960年,福斯特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题为“世界末日:公元2026年11月23日,星期五”的论文,敲响了全球环境安全的警钟。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性的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正在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此起彼伏;滥垦滥伐加速热带雨林消失,使“地球之肺”受到损害;臭氧层出现空洞和海平面上升,使人类生存环境出现“天塌地陷”;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正在夺走人类赖以生存的良田沃土,物种锐减使人类相依为命的“朋友”越来越少……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向人们发出警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正在退化,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环境基础正在动摇,这种退化与动摇,正威胁着国际社会的安全。正如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托普费尔所指出的那样,有清晰的迹象表明,环境资源短缺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可能促成暴力冲突,在未来几十年,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3.
江镕 《环境》2009,(6):1-1
1972年6媚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与此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其中环境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锐减,野生物种的减少,人口的急剧增加等,这一切表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1972年6月5日,为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大会将会议开幕的日期6月15日设立为了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al Day),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目前全球的环境生态状况正受着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森林面积锐减、海洋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变得愈来愈恶化。其中的气候变化(包括气候形势变化、平流层臭氧的减少以及各种异常天气),不仅使地球生态系统容易失去平衡,对人类健康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例如,在过去的5年里,曾经平静已久的疟疾又一次在世界范围内流行,频率翻了两番,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气候温度的增高。 科学研究和现实早已证明,凡是生态平衡维系得好的地区,不仅没有流行病蔓延,人类的健康状况一般也较好。例如,位于巴基斯坦的罕萨,就是一个被…  相似文献   

7.
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保护》2002,(10):3-4
从人类的发源地走向未来1.我们,世界各国人民的代表,于2002年9月2日至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上聚集一堂,重申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2.我们承诺建立一个崇尚人性、公平和相互关怀的全球社会,这个社会认识到人人都必须享有人的尊严。3.在首脑会议开幕时,全世界的儿童用简单而明确的声音告诉我们,未来属于他们。这些话语激励我们每一个人一定要通过我们的行动,使儿童继承一个美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会因为贫穷、环境恶化和不可持续的发展格局,而使人的尊严受到伤害、使人的行为有失体统…  相似文献   

8.
世界绿色组织概况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大发展,大气污染加剧,森林植被锐减,生态恶化,面对这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一些国家成立了以改善生存环境为宗旨的绿色组织,它们为人类更好地生存做出了贡献。现将这些组织介绍如下:《国际绿党》国际绿党就是重视环境...  相似文献   

9.
纪晓岚 《环境》1995,(2):18-19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乡村式的自然环境向城市式的人工环境演变的过程。城市化过程的实质实际上是人类完善自我,由“自然人”走向“现代人”的过程,并且是人类为自身创造城市环境、改造城市环境、完善城市环境的过程。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环境就越和谐、越优美、越清洁、越完善;反之,城市化水平越低,城市环境则越恶劣,越肮脏和拥挤不堪。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对城市环境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世界各先进国家城市化过程表明,城市化是为类摆脱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束缚,创造出适合于人类更方便、更舒适的“第二自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话虽简单,但直截了当。环境问题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可以说在环境问题面前,人类休戚与共,谁也无法置身事外。我们每一个人都既是环境的消费者,也是一个环境恶化成本的支付者。这也正是环境问题的独特性,他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1.
环境及环境科学的哲学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层次上考察环境和环境科学有关问题,对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与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世界观与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环境是一个哲学范畴,是主体活动赖于进行的自然、社会、人文条件的总和。环境哲学承认环境的价值因素,引入环境价值系统,实行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环境哲学将伦理观引入自然环境之中,倡导人类须规范其行为、尊重自然环境有其存在与发展的权利。环境哲学寻求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自身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曹磊 《环境科学》1995,16(4):86-88
当前或即将为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可归纳为10类,即臭氧层耗损,温室效应用及全球变暖,酸沉降危害物剧,生物系统简化,土壤退化,森林锐减,水资源危机,海洋环境污染,固体废料的污染和有毒化学污染等。本文对这些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内容,成因,趋势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1969年。经由瑞典政府提议.联合国大会决定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以环保为主题的会议.是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72年6月5日,会议在斯德哥尔摩隆重开幕。133个国家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行动计划》。宣告了人类环境新观念的诞生,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1972年6月5日。全球环境保护的航船从斯德哥尔摩启航。33年过去了,让我们重回斯德哥尔摩,去寻找历史的轨迹.去了解这座环保之都的未来航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孙婷 《环境》2009,(6):20-23
自1972年以来,6月5日就成了—个特殊的日子——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各国政府以及普通民众在这一天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世界环境日在全球各地的精彩“巡演”吧!  相似文献   

15.
1 环境教育的发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地球因“发展”而污染,因污染而又制约了“发展”,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当人类短视地、急功近利地向环境索取,带来了矿产资源的破坏、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土地沙化、噪音、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以及人口密集城市等结果,同时也受到了自然的报复。这些环境问题为传统教育所始料不及的,成为当今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因此,国际教育改革面临着新的课题,这便是环境教育兴起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6.
浅谈幼儿环境启蒙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保护是百年大计,千秋大业,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着各式各样的环境,并受之影响。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社会公害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说,在当今世界每个人都是一名环境污染的受害者。然而,随着环境保护科学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环境教育作为传播环境科学的一种手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从6O年代末到1977年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召开的近Ic年时间里,世界各国环境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环境教育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本世纪…  相似文献   

17.
当代,人类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全球温室效应,臭氧层耗损,酸雨污染,水资源短缺,森林锐减,土壤流失,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多种类有毒物质危害,垃圾成灾,地面沉降等问题的发生、发展、累积和迭加,影响遍及全球,危及全人类。  相似文献   

18.
如果日历上有一个日子,是用来鼓励全世界人民摈弃政治行为,只关注全球环境状况,那它就是世界环境日。不幸的是,每年的这一天,不用大张旗鼓地宣传,人们也已经了解世界环境形势岌岌可危。而事实上,今年世界环境日可能标志着国际环境保护资金的撤离。  相似文献   

19.
周兰珍 《陕西环境》1999,6(4):37-39
1全球环境危机日益严峻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发生了惊人的进步和变化,随之而来的全球环境危机问题也日益严重。目前,全球环境危机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第一,沙漠化日益严重,森林遭到严重砍伐。由于过度砍伐森林和草场退化,世界上每年有38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沙化和影响,其中亚洲即占33.5%,近10年来,全世界每年有5—7万平方公里土地变为沙漠,长此以往,东南亚热带雨林将被洗劫一空。第二,全球气温明显上升。由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使得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0.
对环境、人与环境、环境问题和环境价值等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自然关系的总和的统一,环境向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尊重环境的价值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