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从现场监测方案的制订、现场负责人职责的转变、现场检测人员的能力保证与管理办法、奖惩制度的建立等4个方面,对当前社会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现场监测活动的管理工作要点进行了阐述。指出,应由环境监测站制订现场监测方案,确定现场负责人,对现场检测人员进行监督、考核、纠正,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手段,确保现场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尹卫萍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25(2):1-3
分析了环境现场监测存在的质控体系不够完善,监测人员不够专业,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提出实现环境现场监测规范化建设,应从完善现场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入手,加强监测队伍、监测装备、现场监测管理制度建设,改进和提高现场监测技术,以此满足和适应环保新形势对环境现场监测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现场监测工况负荷的检查与测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玲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27(6):68-72
以西安某大学和某居民楼住户的室内声环境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地下室噪声对住户室内影响的监测结果,介绍中低频噪声的危害。在实际监测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探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俞美香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23(5):5-7
简述了现场监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明确了做好现场监测质量监督的前提条件;并从现场监测人员业务水平状况、现场监测准备、现场监测仪器日常管理、现场监测工作、数据、报告审核等5个环节详细论述了如何加强质量监督,提高现场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薛宇浩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2):40-42
分析了废水处理设施验收监测现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验收监测现场的质控措施是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企业的生产工况、生产周期、排污周期,加强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处理设施运转正常和建立必要的回访制度。 相似文献
6.
对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现场监测活动管理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与发展趋势、引入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现场监测活动的风险,以及现场监测活动自身特点,论述了当前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现场监测活动,应采用由环境监测站领受任务,制定监测方案,指派现场负责人,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和全程质控管理,第三方检测机构在现场负责人的指导下完成具体的监测工作,并在此过程中接受现场负责人监督考核的管理模式。提出,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现场监测尚需完善法律体制,提升现场监测监管水平,促进各级环境监测站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7.
8.
目前的水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建立统一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这对于各级、各地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信息的规范化录入和分级汇总统计、信息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目前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网络服务、地理信息等技术,设计实现了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各级、各地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能够进行监测机构、持证人员、监测项目、仪器设备等信息的录入和定期维护,同时共享监测方法、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标准物质等信息.同时上级管理部门能够查看、统计所辖部门的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信息,从而为流域水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资源调配、辅助决策等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5年9个城市53台现场臭氧分析仪的现场比对核查结果,比较研究了稳健统计方法和一般统计方法在评价国控网臭氧自动监测数据准确性和精密性上的应用。研究表明:稳健统计能够在不剔除异常数据的前提下降低异常值对正确评价臭氧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的影响,适合评价现场比对核查结果;采用Hubers方法进行稳健统计,2015年国控网臭氧日常浓度点相对偏差的95%置信区间约为-0.1%至4.5%,95%预测区间为-14.0%~18.3%,变异系数约为9.5%,数据质量仍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地表水采测分离现场监测引入社会化服务后面临的质量监管难点,从建立监测人员能力考核和资质管理制度、制定质量监督和评估机制、完善现场采样监测质控要素和原始记录清单等3个方面讨论了采测分离模式现场监测的质控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涵盖技术人员资质能力、机构监测能力、质控样品合格率、交接样品合格率和现场质量抽查结果等5个要素的量化评估方案,并明确了各要素包含的评价指数及权重。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给出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开发思路及实现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各模块的功能,使得环境监测管理的全过程能够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概念和建设LIMS的现实意义,着重介绍了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实施LIMS的过程和体会,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在LIMS选型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LIMS对现行工作的影响,并对需进一步完善的功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在LIMS系统建设中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项目管理的实际,进行系统静态数据的设置、人员的培训、系统优化、系统维护和新功能添加等建设,并根据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系统设置优化调整,使之更加符合环境监测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缺乏统一的数据采集及传输管理规范,导致数据集成困难,各监测网络间的数据无法充分共享,形成信息孤岛。该研究在深入分析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遵循已有的标准规定并结合实际业务需求,针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传输系统结构、通讯协议以及监测数据编码提出具有良好扩展性、通用性及规范化的设计方案,以期促进监测设备及系统集成工作的标准化,实现系统间信息数据高度集成,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和互融互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业务紧密互动。 相似文献
15.
当前环保系统垂直改革稳步推进,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现状着手,分析新形势下存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缺乏、现场监测过程质量管理薄弱、质量管理意识尚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应从加强体系建设、提高现场监测水平、强化考核培训力度等方面改进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多线程技术和动态链接技术在嵌入式操作Windows CE上开发了移动环境监测系统。介绍了基于实时嵌入式操作的移动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框架及关键技术。指出在嵌入式计算机上实现移动环境监测,既可以进行在线环境监测,也可以减少开发的费用和硬件投资。该系统的特点是集成度高,体积小,反应速度快,智能化高,稳定性好和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