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利用网络民族志的调查方法,通过在线观察、参与讨论、数据记录和内容分析的方式,主要以微博、百度贴吧、视频播放论坛等虚拟社区为田野调查点,以2012年的热播剧《后宫甄嬛传》的主要电视播放时期和网络投放时期为观察时间段,历时大约一年,针对该剧的热播现象以及在网络上引发的讨论热潮进行学理分析,主要探讨了社交媒体对该剧的助推作用以及社交媒体对于电视传播形成口碑效应的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2.
网络让每个人都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网络成为舆论的一种新的载体。许多司法案件在网络舆论的关注下,迅速演变为轰动全国的热点问题,媒介审判也在网络时代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本文从网民、新媒体、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分析了"媒介审判"现象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成为反腐利剑,"网络反腐"也进入了学术界视野。然而,我们必须反思一个现实,即报纸、电视等传统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延伸至"反腐"领地时,往往选择性失明,从而产生"新闻不反腐"的伦理质问。从媒介伦理出发,可以发现传统新闻在"反腐"中陷入重重困境。  相似文献   

4.
2014年新春伊始,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掀起了全民追"星"热,整个微博、微信朋友圈都充斥着对该剧的剧情、服饰、美食、流行语等的热议。本文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个案,从受众心理学角度分析韩剧热播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当网络购物成为生活时尚,与之相伴随的快递包装污染和浪费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快递包装该如何走向节能减排的道路呢?在网络及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今天,网购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消费方式。不过,网购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快递过度包装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愈演愈烈,一些地区甚至还出现了"毒"包装。  相似文献   

6.
网络恶搞成为现今时代一个典型的媒介景观,它凭借着打破教条和颠覆传统在网络世界里势不可挡地充斥着大众的视听。笔者认为网络恶搞的兴起与数字技术的推动、视觉时代的文化特色以及后现代主义潮流等因素密不可分。本文从"去精英化"、青年亚文化和商业化的病毒营销三方面来探索媒介环境下网络恶搞现象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2013年末开播,不仅获得了韩国本土民众的追捧,在我国大陆也掀起了一股"都叫兽"热。本文以该剧为例分析韩剧运作机制与国产剧的不同,韩剧的制作模式对我国电视剧行业的指导意义有:"制""播"更要注重"制"、强大的剧本编辑团队是核心、"边写边拍边播"显创新、重视观众的地位、延伸产业链、多方盈利。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已成为一种趋势。普通学科教师无法搭建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是造成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整合的主要困难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Edmodo等网络学习平台逐渐走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它建立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便捷地实施网络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等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Edmodo作为一个值得尝试的教学平台,切合了当前实施"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图片成为了主要的传播内容,随之发展兴起的兴趣图谱网站,也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不仅实现了对信息的分类处理,而且对于庞大杂乱无序的网络信息进行了重新的梳理,进而成为网络信息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本文对兴趣图谱类网站的用户社交进行研究,探讨兴趣相投的"陌生人"的社交机制,研究其社交网络化功能对用户间互动和提高用户"弱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网络等新媒体舆论日益成为社会舆论形态中最有活力的部分。由新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正成为指导人们生活的新"镜像",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时间也日益缩短,这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拟态环境"的合理化构建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1.
人在现实中总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各个角色也都有相对应的人格,但一个人的"多重人格"总是被统一在外在的表象之下。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之外隐藏的不为人知的性格多元化地展现在网络上,表现出了不同的网络人格。然而,社会化媒体的真实、透明、快捷等特点,在让人们享受了"自夸"式的内容分享之后,又重新开始压抑"多重人格",带上"假我"面具参与各种社会化媒体活动。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很多影视作品都在进行跨媒介传播,通过整合不同的平台,力图打造一条从纸质、荧屏(银屏)、网络到实体的产业链,热播剧《来自星星的你》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本文通过分析该剧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形态及传播效果,理清其传播轨迹,进一步对影视作品的跨媒介传播规律及价值做出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袁玲萍 《环境》2012,(3):42-45
2012年2月初,从事"活熊取胆"的福建药企归真堂谋求在国内创业板上市,消息一传出,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活熊取胆"这一行为遭到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声讨."活熊取胆"、"熊很舒服"、"反对我们就等于反对国家"等言论一夜之间成为网络热点词汇,归真堂一下子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相似文献   

14.
网络运用、数字运用已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传媒结构,数字生产、数字操作以及数字经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媒体出现萧条低迷状态,甚至有悲观人士将其视为"逐客"。"逐客"论辩让传统媒体陷入窘境,同样也给传统媒体以启发——探索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交网络媒体的兴起,在QQ空间说说、微信、微博和贴吧等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点赞行为,网友们借助点击大拇指或者红心按钮这一便捷动作来表达对于信息内容的复杂态度。如今,"点赞族"已经遍布各大社交平台,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任何现象的流行化都有其原因,"点赞"之所以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一种风潮,为大家所接收和使用,与现今网络的快餐文化环境以及人类复杂的社交心理不无关联,正是碎片化的交流环境和人际互动的心理需要这双重因素的影响催生了"点赞族"。  相似文献   

16.
<正>为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作用,使企业安全网络更加完善和牢固,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烯烃厂从职工代表入手,建立了职工"安全代表"督查运行机制,成为工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拓展民主监督职能、服务企业生产建设的最佳着力点和完善企业安全网络的最佳结合点,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厘清我国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基于2000-2015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碳排放相关数据(不含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下同),结合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关系;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深入剖析我国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我国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网络关联度始终为1,其网络关系数与网络密度持续增加,而网络等级度与网络效率平稳下降.②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对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的影响显著;而海南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吉林省等在网络中居于边缘位置,对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的影响微弱.③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归为"净溢出"板块,河北省、甘肃省、陕西省等处于"经纪人"板块,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等归为"双向溢出"板块,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属于"净受益"板块.④空间邻接关系、城镇化水平差异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起正向促进作用,旅游消费水平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分别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与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呈正相关,能源消耗差异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其呈负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整体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愈趋紧密,但仍存在较大改良空间,各板块间的空间关联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网络媒介有着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然而在优越的背后,它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网络新闻报道失实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网络新闻内涵和重要性入手,对网络新闻报道失实的表现和出现网络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加以分析,找出应对网络新闻报道失实的对策,同时对当前的新闻从业者提出期待,对以后的网络新闻报道的发展作出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16,(1)
正倥偬岁月,转瞬已是2016年的新年。去年岁末降临的"十面霾伏",令"雾霾"再度成为舆论的焦点,也将环境治理的紧迫与沉重呈现无余: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紧接着天津"红了",河北省的廊坊、邢台等地也纷纷亮起红色预警。"逃出雾都"、"戏说雾霾"的网络吐槽更是不断花样翻新......在全民围观雾霾的嘈杂声中,广东省普宁市的一桩群体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环境治理艰巨性与复杂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一部名为《煮海》的电视剧在各大电视频道上映.这部反映"中国化工之父"范旭东等一代人开创中国盐化工实业艰难经历的影视剧引起强烈反响.剧中民族工业开创者励精图治"煮海为盐"的精神振奋人心,而该剧聚焦当前备受关注的"财富良心"话题更是发人深省. 当下,企业财富良心的权衡,更多的体现为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盐化工产业因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且财税贡献突出,其发展被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对以化工产品为主要上游原材料的产品需求量猛增,许多化工产业投资者纷纷把目光转向盐化工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