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娜  石晶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3,(2):268-271+278
基于2000—2020年相关面板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空间相关性分析等测算新疆14个地级行政区畜牧业碳排放量并探究其动态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新疆畜牧业碳排放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牲畜肠道发酵是其主要源头,核密度曲线表明各地级行政区畜牧业碳排放由集聚向分散演化。(2)研究期内各地级行政区畜牧业碳排放空间相关性加强,且“低-低”集聚类型增多。(3)各地级行政区畜牧业碳排放存在差异,研究期内伊犁畜牧业碳排放量下降最多,减排效果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例,采用2004—2014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统计数据,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来揭示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2004—2014年,新疆15个地、州、市中,除个别地区个别年份城镇化综合指数出现回落现象外,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2)在时间序列角度,协调度体现向上趋向性,没有明显的等级跳跃。(3)新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空间格局特点是地域差异很大、北疆水平高于南疆。  相似文献   

3.
将传统的碳排放因子法与人口权重分配法相结合,估算了2015年中国2 170个县域的碳排放量,并将县域分为高/低碳排放量-高/低碳排放强度的4种类型。分析表明:(1)县域的平均碳排放量为1 287×103 t,但差异较大,空间分布上整体呈现东高西低;81.58%的县域的碳排放强度在0.01~1.05t/万元,空间分布上呈现西部及西北高、东部及东南低。(2)低碳排放量-低碳排放强度类县域数量最多(占45.81%),在全国除东南沿海区域均有分布;高碳排放量-低碳排放强度类县域分布在中国部分华北地区及东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也有少量分布;高碳排放量-高碳排放强度类县域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低碳排放量-高碳排放强度类县域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的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同时山西省境内也有较多分布。(3)整体看,中低收入、处于发展提速的中西部县域发展仍需预留一定的碳排放空间;对于高收入的东部县域,则要提出更高的减排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2—2013年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能源统计数据,对成渝城市群碳排放进行研究,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并结合趋势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成渝城市群碳排放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估算的碳排放与基于能源消耗统计数据计算的碳排放动态变化趋于一致,且存在较好相关性;(2)1992—2013年成渝城市群碳排放增加趋势明显,碳排放增加区域面积高达76.26%,分布在成都、重庆主城及周围德阳、璧山等地区,碳排放不变或降低区域零散分布在研究区边缘地带,面积占比23.74%;(3)成渝城市群所有年份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Ⅰ)值均大于0,表现出较强空间自相关性,且在研究时段Ⅰ值总体呈增长趋势,说明其空间集聚性持续增强;(4)成渝城市群碳排放空间集聚模式主要为高-高集聚型、低-低集聚型,两者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均呈增加模式,高-高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成都、重庆主城以及邻近县域,低-低集聚区域主要零散分布在边缘相对落后地区,表明成渝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分布具有极强的相互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畜牧业环境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效率是衡量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将畜牧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运用非径向非期望产出模型(SBM模型),测算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2000—2013年畜牧业环境效率,并运用处理受限因变量的截尾回归模型(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显示:(1)中国大陆的畜牧业环境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上海、北京、福建、浙江、江苏的畜牧业环境效率领先于其他省份,东部地区畜牧业环境效率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禀赋结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畜牧业环境效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牛和猪的饲养量对畜牧业环境效率有显著消极影响,羊、家禽的饲养量对畜牧业环境效率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天津市2000-2008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然后对人均GDP、人口和能源强度与碳排放量作相关性分析,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对天津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分析,最后探讨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的...  相似文献   

7.
尚梅  王蓉蓉  胡振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2,44(4):529-534,551
基于2003—2017年中国不同省域碳排放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碳排放时空演进规律,利用中介作用及调节作用检验法,甄别不同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探究省域异质性.结果表明:(1)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人均碳排放分布态势呈东部低、中西部高的特征,东部地区人均碳排放变化幅度总体较小,西部地区增速最快.全国人均碳排放呈较为...  相似文献   

8.
借鉴经济学中评价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理论分配区域水污染物(COD)削减总量,基于基尼系数的内涵建屯一套适合新疆的COD总量公平削减方法.以2008年新疆各地州(市)COD总量削减为例,采用基尼系数法计算出水资源量,GDP和人口对水污染物(COD)总量分配的基尼系数,从公平性的角度结合计算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并提出削减方案.结...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对数平均分解指数(LMDI)法分析了南京市工业35个行业在2000—2010年的碳排放变化。研究表明,影响工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有工业经济发展、工业部门内部结构、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系数。鉴于此,建议南京市控制能源密集型行业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强度接近国家先进水平,开发新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从而减少工业碳排放。  相似文献   

10.
以2005—2015年为研究期,借助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路径分析方法,分析中国产业部门间碳排放的传导机制,厘清产业部门碳排放的分布特征,解析关键传递路径及其动态变化。分析表明:(1)多数产业部门的引致碳排放强度远高于其直接碳排放强度,产业部门间碳转移是产业部门碳排放的主要组成部分。(2)电力、热力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能源型产业碳排放的主导层级在第0层;建筑业、服务业等中间投入产品较多的产业碳排放主导层级在第1、2层。(3)固定资本形成→建筑业→(相关产业部门)是最主要的关键路径传递类型,2010、2015年城镇居民消费→(相关产业部门)逐渐上升为第二大关键路径传递类型。(4)未来应加大能源供应端的节能减排控制力度;应利用产业部门碳排放分布的差异化特征制定不同的针对性措施;以关键产业链条为抓手,针对上下游各产业部门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家庭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为基础数据,运用统计类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居民家庭通过有意识改变直接能源消费方式所能带来的碳减排空间及碳减排结构。分析表明,5、6月平均户均碳减排量为27.75kg(以CO2减排当量计,下同),平均人均碳减排量为9.20kg,平均减排比为8.92%。家庭用电的碳排放量具有最大的减排空间;燃气的碳排放量相对于用电和交通较小,但燃气节约比相对最高,因此居民燃气的碳减排空间也相当可观;私家车是影响家庭交通出行碳排放量的最重要因素。家庭人口与住宅面积不是影响家庭碳减排量的主导因素,居民的环保意识及行为在家庭碳减排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居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改善居民的生活方式,对于国家碳减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机动车排放清单的精度,对清单的空间分配模型进行优化,在模型复杂度与关联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人口密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交通兴趣点(POI)、坡度等影响因子进行主成分提取,并结合标准路长,提出了基于主成分综合调解系数的多因子空间分配模型,以济南市为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济南市2021年机动车碳排放总量为1 259.9万t;基于构建的空间分配模型,获取了济南市1 km×1 km分辨率的网格化机动车碳排放清单;历下区等济南市中心城区是高排放的热点区域,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形成高排放的线状地带。基于空间分配模型与基于标准路长的分配结果相比,高排放区碳排放量更高,低排放区碳排放量更低;前者考虑了坡度,对于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的分配结果更合理。基于主成分调解系数的多因子空间分配模型提高了网格化排放清单的空间分辨率和分配结果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对2010—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变来看,长三角城市群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特征来看,长三角城市群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格局,具有集聚性,不同省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低碳城市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城市进行能流分析并基于可量化的目的确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其次,构建出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指标体系;最后,采用系统动力学软件构建了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北京市为例,设定3种情景模拟预测了2010-2020年北京低碳城市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趋势发展情景下,绝大部分指标未达到设定的规划目标;规划发展情景下,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等关键指标达到规划目标;政策调控情景下,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发展,主要指标基本达到规划目标(能流密度除外),达到城市低碳发展理想状态。(2)3种情景下,2020年碳排放强度分别较2010年下降36.1%、47.0%和55.4%;趋势发展和规划发展情况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较2010年上升22.7%、3.2%,政策调控情景则下降2.7%。同时,根据模型预测结果提出了北京低碳发展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上海市交通需求量逐年增长,导致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费量以及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研究了1998—2012年上海市交通碳排放量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对该市的交通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与情景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交通碳排放量与人均GDP、人均消费支出、城市化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协整检验显示,上海市交通碳排放量与上海市城市发展存在协整关系。对交通碳排放量影响最显著的是城市化率,其次是人均GDP,再次是人均消费支出。在正常、低碳、强化低碳情景下,2050年上海市的交通碳排放量分别为46 599.24万、28 196.70万、9 575.47万t。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有望科学合理地减少交通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6.
以广东省城市客运交通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5年私人交通(私人载客汽车和摩托车)碳排放测算数据和公共交通(公共汽电车、出租车和轨道交通)碳排放公布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广东省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达14.69%;其中私人交通碳排放增长显著,是广东省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主要来源;而公共交通碳排放年增长率有所下降,表明广东省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成效明显。影响广东省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水平、城市交通规模及运输能力,其次为居民出行习惯和环境质量。因此,广东省未来城市客运交通低碳发展模式应削弱个体交通,构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0—2012年中国29个省份的数据,利用门槛面板模型考察了居民受教育程度对生活碳排放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发现:(1)居民受教育程度对生活碳排放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人均GDP越过较高的门槛值时,居民受教育程度对生活碳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居民生活能源效率的提升并越过门槛值,居民受教育程度对生活碳排放会产生抑制作用。(2)居民受教育程度对生活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最后,为抑制生活碳排放,提出如下建议:应当加快经济发展;提高能源效率;协调各地区抑制生活碳排放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陆域生态系统碳库(以下简称陆域碳库)是地球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储量的持续增加,对于以自然的解决方案推动气候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自然生态资源相对丰富的浙江省为例,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VEST模型)Carbon模块构建浙江省陆域碳库碳储量核算方法,测算了浙江省2000—2020年的碳储量演变情况,识别碳储量变化特征及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浙江省陆域碳库碳储量增长了11.1%,森林碳库碳储量提升对其增长贡献最大;最后,从碳库类型管控、碳库提质和碳库增汇激励3个角度出发,结合国土空间保护修复与用途管制工作,提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已经具备良好基础,但在具体政策层面仍有提升空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碳排放披露项目(CDP)中国区负责人李如松在日前举行的2015年中国企业气候变化信息披露项目启动会上说。该活动分享了2015年CDP气候变化项目开展计划,并分析了中国企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0年有关垃圾填埋场污染物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垃圾填埋场污染物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逐年增加态势,2015年后中国的发文量直线上升;(2)中国的机构虽然发文量多,但均篇被引频次不是很高,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3)垃圾填埋场污染物研究的热点包括城市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置过程,垃圾渗滤液或污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降解,垃圾填埋场周边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无机污染物氮元素的去除,垃圾填埋场中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去除5大类;(4)垃圾填埋场污染物主要分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其中重金属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出现的频次高于有机污染物,填埋气等气态污染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