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29(6):20-20
照明线路的漏电有两条路径 :一是火线与零线间绝缘电阻受损而产生的火线与零线间的漏电 ;二是火线与地之间的绝缘受损而形成的火线与地之间的漏电。检查漏电的步骤如下 :一、首先判断是否漏电。用摇表摇测绝缘电阻值的大小 ,或在被检查建筑物的总闸刀上接一只电流表 (也可用电度表 ) ,接通全部电灯开关 ,取下所有灯泡进行观察。若电流表指针摆动 (电度表转动 ) ,则说明有漏电。指针偏转的多少 ,取决于电流表的灵敏度和漏电电流的大小。二、判断是火线与零线间的漏电 ,还是火线与地间漏电 ,或两者兼而有之。以接入电流表检查为例 ,切断零线 ,…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火灾统计数据的分析入手,剖析了由住宅电气线路引发家庭火灾的四种主要原因:过负荷、短路、接触不良、漏电。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使人们对住宅电气线路的火灾危险性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使用漏电保护器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拟就正确使用漏电保护器谈几点注意的事项。 一、选型 在选用时,应该要求铭牌上的参数与预选方案相符,并注意以下几点: (一)根据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选择漏电保护器的相数和极数。若将三极产品用于单相二线、四极产品用于三相三线或三相四线制线路时,中性线应连接在产品指定的电极上。 (二)漏电保护器的额定电压应符合要求。如果电压过高,可能造成漏电保护装置误动作甚至被烧坏;而电压过低,可能引起漏电保护器拒动作。 (三)从保护目的选择漏电保护器的类型。由于分支线路离设备和操作者最近,这…  相似文献   

4.
<正>建筑施工现场用电环境十分复杂而特殊,临时用电性强,用电设备繁杂,用电负荷变动大,工作状态不稳定,加之电气设备及供配电线路工作环境恶劣,极易导致漏电、触电及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用电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一、建筑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隐患多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线路设备。施工现场多为临时线路,线路不固定、绝缘老化、接头较多,破损现象严重;手提式行灯等  相似文献   

5.
薛福连 《安全》2009,30(7):41-42,44
根据建设部JGJ59-1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JGJ46-19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现场为防止由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漏电引发的触电事故和防止单相触电事故,同时为避免因配电线路漏电而引起的火灾事故,现场总配电柜(箱)及各用电设备的专用开关箱和移动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即“两级保护”,  相似文献   

6.
于洪国 《安全》2011,32(2):34+36
漏电断路器是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产品,因此电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按照《漏电断路器安装运行规程》的规定执行。经常检查线路和用电设备、消除漏电隐患,保证漏电断路器的长期有效运行。对于动作的漏电断路器,要认真查找  相似文献   

7.
漏电保护器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误动或拒动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有必要了解产生误动和拒动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从总结实践经验得知,出现误动、拒动情况的原因及防止办法如下: 极数选择不当 不按供电方式选择漏电保护器,将招致误动作。对于三相四线式线路,应选用四极漏电保护器。 接线错误 这是导致漏电保护器误动作或拒动作的主要原因。常见的主要问题是: 1、漏电保护器负荷侧的中性线应通过其零序电流互感器。而有些却将其跨接或并联跨接至负荷侧,造成误动作。 2、保护线和中性线兼用,漏电时不能检测到全…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护》2021,(3):54-55
电气线路安全防护的缺失或不足,是企业常见的电气类安全隐患。该类隐患容易造成电气线路的裸露、破损,可导致设备设施、邻近物体带电,或电气线路短路,若有作业人员误碰触,极易发生触电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修井值班房漏电报警器的结构原理和主要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该漏电报警器有较好的安全防护效果,在不改变现有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基础上,可准确检测漏电情况,及时排除在修井作业施工中存在的漏电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0.
厉劼翀 《安全》2013,(9):50-51
正高压输电线路在覆冰雪、大风天气下已发生舞动,输电线路舞动将损伤导线,引起线路跳闸,在跨越平原开阔地带高压输电线路舞动现象多有发生,影响电力安全运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分析舞动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高压输电线路的防舞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施工损电是指各种新建、改造、搬迁等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失当造成供、用电线路设备停电、损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漏电保护器是安全用电的一种辅助电器,在供电线路上装置漏电保护器是防止低压触电事故和电气火灾的一种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我们在选择漏电保护器产品时,常见到不同的名称,如漏电开关、触电保安器、漏电断路器等,这些都是生产厂自定的商业名称。实际上,目前我国生产的均属漏电电流动作型,所以应当叫漏电电流动作型保护器(简称漏电保护器)。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明确规定,漏电保护器是供人体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故障时变为带电的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间接接触保护用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建设部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现场为防止由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漏电引发的触电事故和防止单相触电事故,同时为避免因配电线路漏电而引起的火灾事故,现场总配电柜(箱)及备用电设备的专用开关箱和移动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即通常说的“两级保护”,而  相似文献   

14.
根据建设部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现场为防止由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漏电引发的触电事故和防止单相触电事故,同时为避免因配电线路漏电而引起的火灾事故,现场总配电柜(箱)及各用电设备的专用开关箱和移动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即通常说的"两级保护",而且在安全检查评分标准中均为保证项目.可见,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漏电保护器是确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农村进行了农网改造,线路和设备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线路出线减少。用电设备增加,加之产权界定与安全责任同在,所以,在漏电保护器的使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是漏电保护器运行率低,损坏率高,维修费多:二是漏电保护器的性能不适应农村电网绝缘电阻低的要求,一遇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6.
从楼上向下乱扔杂物是危险的,因为一则容易对过路人造成伤害,二则对楼下的电力线路安全运行会造成威胁。一旦有较长的金属或其他导电体扔在电力线路上,就会造成短路而跳闸,或烧断线路,而使大量工厂停产,商业停业,并使居民区大面积停电。由于这种过失给社会和人民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危害,严肃地说这是一种犯罪行为,应追其责任。因此,应引起广大居民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7.
输电线路在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等外力干扰下,易受损坏或发生故障,致使电力系统全部或部分功能丧失。将输电线路物理脆弱性定位于"功能失效",从人与环境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压力、输电线路自身状态及功能失效后的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构建输电线路物理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借鉴已有评估方法,提出基于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的评估模型;应用三角图法对输电线路进行物理脆弱性评估和分类,分析影响输电线路物理脆弱性的主要因素。以某500 k V输电线路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输电线路脆弱性关键因素为压力和响应。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21,(2):86-87
电气安全工作主要防范触电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从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缺乏用电安全常识或不遵守用电安全规程,触及带电的导线带电部位;或是用电设备管理不当,导致绝缘损坏发生漏电等。配电线路、高低压开关柜、熔断器、插座、照明器具、电动机等电气设备设施,由于使用不当、操作失误、防护不到位等原因均可能引起火灾。  相似文献   

19.
科研成果     
△漏电、触电安全保护技术及成果低压电网漏触电分级保护系统。以整个电网为保护对象,采用系统化的多级多层次保护方式于380/220V中性点接地低压电网,对整个电网内所有设备和线路的漏电故障及隐患进行早期诊断和迅速排除,对已经发生的人身触电事故实行及时有效的安全保护,同时具有设备的短路、过流和断相保护功能。1992年通过部级鉴定,在近十个低压电网投入实际运行,效果显著. 该系列产品还有:LX90型漏电保护配电柜、LS90型漏电保护配电箱、LDI系列大容量漏电组合开关、YA-Ⅰ型漏电监测仪、YAX-Ⅱ漏电开关检测仪、全电网漏电集中监测与报  相似文献   

20.
近10年来,作为一种触电防护装置,漏电 保护器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村、城镇 的生产工具和设备、民用分支线路都在广泛装 用,对减少触电事故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国农 村触电死亡人数从70年代平均每年5600多人锐 减至1989年不到1000人,这个成绩的取得,是 与推广漏电保护器有直接关系的。 然而,漏电保护器尚属新兴防护装置,在制造、安装、试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为了使漏电保护器发展科学化,国家标准局1986年发布了国家标准GB6829—86 《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水利电力部1987年颁发了SD219—87《漏电保护器农村安装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