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2.
孙南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21(1):62-64
以常州市武进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工作为例,根据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培训技术人员,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常州市武进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工作为例,阐述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在水质自动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环境监测技术已逐步向自动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能够及时反映环境空气质量的动态变化、预测发展趋势和加快应急事件的控制过程。锦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已经运行2年时间,在实际工作中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进行了探索,总结了一套较为可行的适合东北地区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着重介绍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在环境监测中(特别是有机物监测中)应用的意义.美国环境保护部门对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如何认识和行动的,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对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认识,以及本文作者分别就自己的经验谈对QA/QC的体会,和在监测科研中对我国各级环境监测实验室推行QA QC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江苏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结合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日常工作中的质控措施,重点就子站运行、中心站数据处理、人员岗位、管理制度4个方面论述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和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7.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工作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多个省市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实际情况,对点位设置要求、制度体系建立、仪器质量控制难点、数据审核与研判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关键环节进行探索,为加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周崇群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0,2(4):19-22
自动监测是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这主要因为它能连续反映环境污染的动态变化和及时监测.还能减少或消除手工误差.提高恻定精度,担负大量样品的分析.本文简要介绍了水质监测系统的构成和水质自动监测分析技术的分类与特点以及该技术的进展,着重谈了水质自动监测在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和在强化污染源监督监测与水源保护等应用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看法.并评论了对开展水质自动监测在认识上的两种片面观点.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措施的要求,阐述了影响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持证上岗”、“计量认证”、实验室现场考核和《亚洲地区实验室精度管理手册》编制过程及“监测质量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我国部分环境监测站在水质监测的实际操作、试样前处理、监测分析方法选择及数据分析等方面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建立我国质量保证指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持证上岗、计量认证、实验室现场考核和《亚洲地区实验室精度管理手册》编制过程及监测质量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我国部分环境监测站在水质监测的实际操作、试样前处理、监测分析方法选择及数据分析等方面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完善我国质量保证指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阐述了建立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质量QA/QC量化评估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国控污染源QA/QC量化评估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量化评估指标的组成、量化评估指标的权重及QL阈值等方面,对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质量QA/QC量化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线自动监测与手工分析地表水总氮的可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比浙江省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总氮在线监测与实验室手工方法,分析进口水质总氮自动监测仪在国内的适用性以及与手工方法的可比性。结果表明,一些国外引进的自动监测仪在国内使用时要根据我国水体的实际情况在实验条件上作一定的改进,改进后的监测数据与手工方法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6.
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定义和目的,介绍了构成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6个子网,即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监测网、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水体环境质量监测网和锰三角地区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了目前该网络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设计技术体系、扩大监测网覆盖面、扩展监测项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苒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3):30-34
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东江中游水质自动站(河源临江站和惠州剑潭站)2009-2012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站水质在Ⅰ类~Ⅲ类之间;空间特征差异为 T 与 TB 差异不显著,pH 值、EC、DO、IMn、NH3-N 及 TP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水期体征差异为河源临江站除 DO各水期差异显著外,其他指标差异不明显,惠州剑潭站 pH值、EC、IMn与 TP各水期均呈显著差异,NH3-N 水期差异不显著。Pearson 相关性分析表明,T 是制约河源临江站水体 DO的主要相关因子,营养盐作用相对较低;惠州剑潭站水体 DO 与 T、TP及 IMn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因子分析,识别出影响惠州剑潭水质的主因子,量化了水体理化性质、地表径流及人为污染对水质变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
20.
总结了中国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的建设运行与应用现状,分析了水站目前在运行管理、数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利用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及保障水质自动监测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