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浅析土壤环境中的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工业的污染使土壤中镉的含量增加,从而直接导致对食物链的影响,文章以镉为例,进行研究.而研究高等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生产健康、优良的高等植物.因此,利用高等植物的生长状况诊断土壤污染,是土壤毒理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环境污染减排中经济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敏桢 《环境保护》2007,(12):43-46
建立环境污染减排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至今没有开设独立的税种,环境税的缺位客观上有的3大不良后果:一方面不能筹集到污染减排需用的专项资金;另一方面不能调动污染者减排污染的积极性;再次减排没有税收的调节,造成实施污染方法产生的产品比污染减排的产品有价格优势,不利于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阿茵 《环境》2007,(11):30-33
"生产者延伸责任"一词是最早由Thomas Lindhqvist在1988年提交给瑞典环境部的报告中最早提出的,报告认为生产者的责任应该延伸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欧盟把生产者延伸责任定义为生产者必须承担产品使用完毕后的回收、再生和处理的责任,其策略是将产品废弃阶段的责任完全归于生产者,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欧盟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国内有利因素的共同促进下我国的旅游业如雨后春笋,正如日中天。旅游业被形象地称之为“无烟产业”,在经济、政治以及会地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旅游业真的跟所说的那样“无烟”么?本文将对旅游的性质旅游的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展开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口的建设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忽视环境影响的港口规划往往产生各种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便从源头上控制港口环境污染.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文中简单介绍了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和一般技术方法.对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研究,从港口规划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于实际操作中指标体系的筛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大气污染防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乡镇企业的急剧发展和居民冬季采暖期燃煤量的不断增加,虎林镇的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大气污染在逐年加重,为了治理大气污染,防止大气环境质量的继续恶化,虎林市人民政府采取热电联产的办法,有效的防止了大气污染的继续加重,改善了虎林市的大气环境质量.通过五年来热电联产的实际运营,由环境监测资料表明,小城镇大气污染防治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是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相似文献   

7.
杨伟利 《环境》2007,(8):60-62
为了与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相协调,中国环境服务业在中国才以比较清晰的面貌出现.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与实践,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服务的重要性.谋划中国环境服务业的未来时,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该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合纵",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6月12日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的成立,或许正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焊接烟尘的治理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焊接存在于现代工业的各个行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焊接及相关工艺过程也在同步飞速发展,而相应产生的焊接烟尘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质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根据目前中国焊接作业的环境现状和焊接工业技术水平,以及焊接过程产生的污染物的特征,对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如何采取合理的焊接烟尘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温湿度的变化趋势、年较差、极端最高值、极端最低值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储存试验站(长春、无锡、广州、西沙和拉萨)从1995-2005年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5地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湿度变化趋势则不同.年较差最大的是长春,最小的是西沙.极端最高温度最高的是无锡;极端最低温度最低的是长春.广州的极端最高湿度最大;拉萨的极端最低湿度最小.5地的温湿度在变化趋势上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性.因而,在进行环境应力的信息开发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温湿度多方面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家颁布文件要求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要逐步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培养公众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生态学在城市社区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为社区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在全国已经蔚然成风,关于绿色社区的研究在国内外逐渐兴起,成为建筑界、城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由于它平衡了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发展中有效可行的具体应用.本文分析了绿色社区的基本内涵,指出绿色社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具有整体性、长期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进而阐明长沙市芙蓉区绿色社区的创建情况,最后探讨了绿色社区的创建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为例,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开展研究。自2019年7月以来,织里镇采取"二定四分"的收集模式(其中,"二定"指定时和定点,"四分"指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2020年,织里镇易腐垃圾收集量达到22219.98 t,相比2018年增加了67.5%;其他垃圾的收集量为116493.92 t,比2018年减少了22%。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使得织里镇易腐垃圾与其他垃圾的收集量呈负相关,干湿分类效果显著。织里镇针对特色服装行业所产生的废旧布条采取"因地制宜"的垃圾管理模式,实现固体废物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2020年分类收集废旧布条41100.07 t。然而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发现干湿分离率不高、资源回收利用不足、有害垃圾的商业化运作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当前现状,给出以下3点建议:1)提高公众垃圾干湿分类的责任意识;2)全面建立垃圾资源化标准体系;3)推行生产者责任制度,促进有害垃圾的商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2.
Urban garbage disposal and management in Chin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is paper, probing in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domestic garbage by analyzing its growing trend, compositional change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reveal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ts disposul and management in China. Meanwhile, a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in five big cities around China for surveying urban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garbage disposal and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Results showed the outlmt of urban domestic garbage in Chinese cities is ever increasing, and the recoverable materials and energy in garbage composition are also increasing. The population grow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of residents‘ expenditure level a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rowing output and changing composition of the garbage. Information acquir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 showed that majority of the urban residentsare in favor d the garbage reduction policies and managerial measures and are willing to collaborate with municipal government in battling against gadbage.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ome policymaking-oriented suggestions such as operating the garbage disposal from a social welfare service to a sector of profit-gaining enterprises, transferring the garbage management from passive end control to active source control,promoting the classified garbage collection in cities around China, and charging garbage fees for its cleanup and disposal, have also been put forwar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影响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的预测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2013-2015年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年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呈缓慢上升趋势,预计到2015年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662.4t.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急剧增加。文章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垃圾分类收集方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垃圾分类收集方案进行了优化,确定出了垃圾分类收集最佳方案。即将生活垃圾分为厨房垃圾、客厅和卧室垃圾、厕所垃圾及有毒有害垃圾4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利用形势不容乐观.结合当前形势,参考国内外垃圾分类的成功案例,对比分析中日的垃圾分类现状和数据,认为中国垃圾分类应从以下两条新思路改进,一是从处理方式上改进回收方式;二是结合具体情况以及人群,考虑垃圾分类的方法.最后分析了新思路下,垃圾回收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并提出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对垃圾回收全过程的监控,管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建筑垃圾、粘土对垃圾渗透液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保城市地下水源不受垃圾填埋场渗透液的污染,本文通过垃圾淋溶试验测定垃圾中有机物、重金属的含量.并选择粉煤灰、建筑垃圾、粘土作为垃圾场填埋底层,考察其对垃圾淋溶液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为大连市垃圾填埋场选择填埋底层及填埋厚度提供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回顾上海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基础上,讨论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目标,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提出了建议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的构想,即设立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3个子系统及其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食品垃圾分类收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成都为例对食品垃圾的分类收集进行了探讨。作者先把食品垃圾来源分为4种类型,即先根据产生量的大小,把食品垃圾源地分为家庭型和公共型2类,家庭型产生源即指单个的分散的家庭,公共型产生源则指为公众提供饮食服务的各类单位。然后,再根据居住的建筑物结构的不同,把家庭型来源地细分成居民小区、零散高层楼房、低矮建筑3种;在此基础上,作者分别分析阐述了4类来源地的4种分类收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公民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一直都被大量的探讨。生活垃圾污染作为一项典型的环境问题被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着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开展,居民作为污染治理的第一环节直接参与到垃圾分类的环境行动中。因此本论文将以生活垃圾分类为研究背景,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研究北京市居民在垃圾分类中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垃圾分类标准了解程度与垃圾分类投放和废品回收相关性较高,明显影响了这两种行为的实施程度,环保体验明显影响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行为。总体来说,对垃圾分类标准的了解程度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体验越高,居民的垃圾分类环境行为表现越好。  相似文献   

20.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可燃组分基本特征及其时空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组成特征及采取焚烧处置的可行性,本研究在2015年的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我国12个省份共72个村镇生活垃圾产生源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垃圾全组分和可燃组分的质量分数、含水率以及垃圾热值等参数,进行了地域、季节以及村与镇之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可燃组分质量分数(湿基)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厨余类(13%~53%)橡塑类(10%~18%)纸类(10%~15%)木竹类(0~10%)织物类(0~8%).相同行政区域内村与镇之间生活垃圾组分差异较小,南方村镇生活垃圾全组分的平均含水率大于北方,全国村镇生活垃圾平均含水率为40.1%左右.我国北方生活垃圾热值在4个季节均有81%的村镇超过3 500 k J·kg~(-1),而南方村镇生活垃圾在春、夏、秋、冬这4个季节满足这一条件的村镇分别占44%、50%、61%、72%.垃圾经分选后热值得到提高,但南方村镇春季生活垃圾可燃组分热值仍然偏低,南方其它季节56%以上的村镇和北方全年所有村镇的生活垃圾均能满足焚烧处置的热值要求,故对我国北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置是可行的,而南方村镇生活垃圾需加强前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