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21世纪是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世纪,海洋成为“太空”以外的人类要认识和进入的第二大领域。海洋开发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综合国力,不进入海洋,国家不能强大。海洋是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生物资源、能源、水资源、金属资源的战略性开发基地。此外,国际海  相似文献   

2.
海洋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动力.从上海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之上,以空间为载体、产业为核心探讨了上海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空间上是从立足未来有望在长江口形成亚三角洲体系的历史性新契机,提出上海海产业发展空间战略构想.即以长江口及口门内外为“一核”,以临港新城和崇明岛为“两翼”,以滨江临海经济带为“一带”,产业上以第二、三产业为突破口,未来形成发展五大海洋支柱产业和四大海洋先导产业的海洋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秦皇岛市海洋环境保护统一协调管理机制的探讨,提出了解决目前涉海地区普遍存在的“多头管海”,又“无人管海”这一制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发展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背景下,海洋旅游业作为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以1977年——2014年为时间跨度,采取文献计量法对筛选出的国内外相关主题文献进行系统分析与对比研究,在把握国内外研究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海洋旅游研究的未来展望,为今后的海洋旅游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环渤海地区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海洋科技整体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各地区之间的实力又存在着差距.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对环渤海3省1市的海洋科技投入产出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计算海洋科技得分,为正确认识环渤海地区海洋科技实力状况提供佐证,同时也为各省市制定有效的海洋发展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陆地资源日趋减少.开发利用海洋,向海洋进军,已被很多国家和地区作为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危机的重要之路。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海洋的了解甚少,海洋生态意识淡薄,所以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违反海洋生态规律,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资源的情况屡屡发生,并且随着对海洋开发强度的加大已导致海洋资源锐减,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口愈严重。因此,了解海洋,关心海洋,规范人们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与行为,努力去保护海洋,应当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一、海洋在全球环境及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海洋是…  相似文献   

7.
以海洋经济韧性和海洋创新能力的理论内涵为基础,联系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实际状况,建立海洋经济韧性与海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得2007—2019年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海洋经济韧性与海洋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整体海洋创新能力以及各海洋创新驱动要素对海洋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海洋经济韧性和海洋创新能力均呈上升态势,空间差异显著且呈扩大趋势。(2)整体海洋创新能力与海洋经济韧性的关联系数在研究期内呈倒U形态势,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经历了“上升—波动—减弱”3个阶段;空间上,低关联区和中关联区呈现由南向北转移趋势,较高关联区则由北向南转移,高关联区在消失前无显著变化。(3)海洋创新驱动要素对海洋经济韧性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海洋创新环境、海洋创新投入、海洋创新产出、海洋创新绩效。韧性不同的地区发挥主导作用的海洋创新驱动要素存在差异,高韧性区和中韧性区为海洋创新绩效,低韧性区为海洋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未来的渔业模式——建设海洋牧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当前我国渔业形势的阐述和分析,给出了“海洋牧场”的一般性定义,同时从各个角度对我国建设海洋牧场,发展新型渔业的迫切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提出系统建设海洋牧场的前景构想。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开发、海洋可持续发展、海洋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内外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辽宁省作为我国的海洋大省,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发展极具潜力。鉴于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分析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灰色模型对辽宁省海洋经济与各海洋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比较,旨在发现目前辽宁省各海洋产业当中对本省海洋总值贡献率最为突出的产业,对辽宁省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洋国土资源特征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海洋国土”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海洋国土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思想观念,科技策略,开发原则,管理体制,产业结构,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大场所。开发海洋石油资源必须做到既要把石油资源开采出来,又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不遭受污染。概述了溢油的污染机理、计算方法、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启东市背依我国著名的吕四渔场,年海洋捕捞量占江苏省的 1/4。但前几年由于年年狂捕滥捞,海洋资源严重衰退,前两年春汛时,渔区80%的出海渔民歉收。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启东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保护海洋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个理念引导下,积极调整海洋捕捞业结构,发展海产品养殖,营造“海洋庄园”,走出了一条海洋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之路。2000年4月25日一6日,在启东市首届海鲜节期间,500多位中外客商纷纷看好启东的“蓝色产业”开发,共签订经济合作项目22个,总投资额3.3亿元。这是该市靠…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我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构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因子模型,探究中国11个沿海省区市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现状及其障碍因子。结果发现:(1)2011—2020年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海洋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耦合系统从整体失调状态发展到整体良好耦合协调状态;(2)沿海各省区市耦合协调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耦合协调状态空间差异逐渐减小,2020年9个省区市均发展到基本协调状态以上,其中广东处于高度耦合协调状态;(3)通过障碍度诊断发现,数字经济障碍度具有“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特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层面具有“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社会效益>海洋经济效益>海洋资源环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披猜·宋成教授是个不折不扣的冲国通:他习惯中餐的口味,对源于中国本土的中医学很感兴趣,甚至懂得一些中国的风土人情,他常来温州,对温州人充满感情,他多次公开承认“中国温州是我的第二故乡”。作为一位资深的海洋生态学者,他对第二故乡最为关注的,还是海洋和环境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基尼系数分解模型,结合边际效应理论,对1996—2014年我国海洋经济的区域与结构均衡性变动特征及内在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有效改善海洋经济区域与结构均衡性的主要方向。研究发现:1996—2014年我国人均海洋产值和海岸线经济在密度不同的指标下,区域均衡性整体呈现先变弱后变强的变化趋势,在人均海洋产值指标下,三大区域内部的均衡性在波动中提高;在海岸线经济密度指标下,三大区域内部均衡性在波动中有所下降;结构均衡性同样呈现先变弱后变强的变化趋势,海洋第一产业均衡性总体变化不大,海洋第二、三产业均衡性前期波动下降后期得到改善。通过基尼系数的边际效应发现,提高我国北部地区海洋产值并在特定年份提高北部地区海岸线资源利用水平、南部海岸线资源利用水平,有利于改善我国海洋经济区域的均衡性;发展海洋第一产业,在特定年份提高我国海洋第三产业产值,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结构的均衡性,在当今注重海洋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时刻关注我国地区海洋第一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逄静  潘静 《环境教育》2013,(Z1):107-109
青岛市同安路小学开展海洋环境科技教育已近十个年头,随着一茬茬新生的进入和毕业生的走出,期间无数心血和汗水的付出,换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环境意识和理念。"21世纪是海洋世纪",这是2001年联合国的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的。我国虽然算得上是海洋大国,但远远不是蓝色经济强国。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逐年增大,科学利用和开发海洋资源,大力倡导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已被党中央和国务院给予高度重视,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发展海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基尼系数分解模型,结合边际效应理论,对1996—2014年我国海洋经济的区域与结构均衡性变动特征及内在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有效改善海洋经济区域与结构均衡性的主要方向。研究发现:1996—2014年我国人均海洋产值和海岸线经济在密度不同的指标下,区域均衡性整体呈现先变弱后变强的变化趋势,在人均海洋产值指标下,三大区域内部的均衡性在波动中提高;在海岸线经济密度指标下,三大区域内部均衡性在波动中有所下降;结构均衡性同样呈现先变弱后变强的变化趋势,海洋第一产业均衡性总体变化不大,海洋第二、三产业均衡性前期波动下降后期得到改善。通过基尼系数的边际效应发现,提高我国北部地区海洋产值并在特定年份提高北部地区海岸线资源利用水平、南部海岸线资源利用水平,有利于改善我国海洋经济区域的均衡性;发展海洋第一产业,在特定年份提高我国海洋第三产业产值,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结构的均衡性,在当今注重海洋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时刻关注我国地区海洋第一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4,(10):61-62
在人类社会中我们有“民以食为天”之说,也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并总结出众所周知的三十六计而在海洋动物中,为了求生、避敌、觅食,它们也使用了不少独特的计策。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广州海洋观测网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对海洋观测网建设在海洋防灾减灾、海岸工程建设及海水养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说明。总结广州市海洋观测网建设现状和成果,并利用已有观测数据对2017年台风天鸽帕卡期间广州海域水文气象特征、2015—2017年枯水期咸潮入侵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现有观测数据对台风和咸潮活动均具有较明显的反应,且对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更有效地利用已有观测数据,将观测数据价值最大化,对观测网建设及运行过程中观测工作机制及业务化流程、数据质量控制、观测站布设合理性以及数据应用分析这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广州海洋观测网的优化、改进措施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1—2015年我国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作为海洋经济增长指标,以赤潮累计发生面积、含油污水排海量、石油类污染物的点位超标率和无机氮点位超标率作为海洋环境污染指标,构建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和海洋环境污染的VAR模型,综合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两种方法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污染的各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与各海洋环境污染指标呈反向变动关系;(2)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显著,海洋环境污染有逐渐抑制海洋经济增长的趋势;(3)环渤海地区含油污水和石油类污染物的排海量是限制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环境污染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