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汽车配备灭火器非常重要。可是,有些驾驶人对汽车上配备灭火器不够重视.有的没有把灭火器挂在固定位置上,随便乱丢:有的明知灭火器损坏了,却不修理;有的不及时更换药液。造成药液过期失效,遇上着火事故时,起不到作用。  相似文献   

2.
夏天经常会有汽车自燃发生。那么如何防患于末然?记住以下三点很重要。 灭火器具必须配备 如果是干粉灭火器,最好每年去当地消防器材商店检查一次,检查干粉粉剂是否结块、提供喷射动力的内置氮气瓶压力是否下降。很多人的车上没有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或配备了也不定期更换,而大多数人根本没有使用过灭火器,这些都为发生火灾以及造成严重的损失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3.
夏天经常会有汽车自燃发生。那么如何防患于未然?记住以下三点很重要。灭火器具必须配备如果是干粉灭火器,最好每年去当地消防器材商店检查一次,检查干粉粉剂是否结块、提供喷射动力的内置氮气瓶压力是否下降。很多人的车上没有按规定配备  相似文献   

4.
汽车驾驶愤怒情绪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统分析愤怒驾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从汽车驾驶人愤怒情绪产生的情景、汽车驾驶人愤怒时的表现或行为、汽车驾驶人愤怒情绪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汽车驾驶人愤怒情绪识别4个方面介绍汽车驾驶人愤怒驾驶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外汽车驾驶人愤怒驾驶研究的方法和工具。提出研究汽车驾驶人愤怒情绪应该重点关注样本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的突破,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准确识别汽车驾驶人开车中的愤怒情绪,预测愤怒下的驾驶人开车可能产生的不安全行为,如何有效地管理愤怒驾驶,消除驾驶人在行车中的愤怒情绪,避免或降低愤怒驾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编辑同志您好:在笔者身边发生这样一件事情:某单位在一次安全检查中发现下属基层单位生产场地内配备的专用灭火器已过期月余,且灭火器阀门也已损坏。基层单位负责人解释说:"库房只有常用生产设备,没有灭火器,情况已  相似文献   

6.
科技前沿     
能扑灭火源的消防机器人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消防工作负责人日前宣布,该部门将从明年开始使用可代替人扑灭火源的消防机器人。这种消防机器人外形类似一辆汽车,配备安装有遥控装置和灭火器,灭火器可在云梯上自由移动,工作人员对消防机器人的遥控操作距离为1.5公里。这种消防机器人具备自行寻找火源和连接水龙带等功能。消防人员只需提供灭火粉或水,从而大大降低了消防人员的工作量和危险性。(美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如今也许能够减轻防毒面具和防护服的重量,他们设想采用一种特殊的纳米材料。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系主任西拉姆·罗摩克里…  相似文献   

7.
一次,我单位下属某公司由于用电超负荷,配电房突然起火。职工们纷纷提起灭火器救火,有的用泡沫灭火器,有的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还有的用四氯化碳灭火器。因为火势小,扑救及时,不久这场火被扑灭了,没有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这场灭火行动结束后,有一位工人对我说,他使用了泡沫灭火器,使用中感到全身麻木,不得已很快把它扔掉,顿时就消除了不舒适感。他对这件事迷惑不解。明白人一想就知道,他的全身麻木感是因为使用泡沫灭火器引起的触电反应,幸好及时扔掉,未造成不幸。从这件事引起了笔者的一些想法,应该在职工中普及使用灭火器的知识。这不仅是…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新老驾驶人在城市道路环境下的视觉特性,以开发型汽车驾驶模拟器为试验平台,选用12名被试人员,用眼动仪对被试人员进行生理指标测试。运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对新老驾驶人的瞳孔面积、注视特性、扫视特性和回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道路环境下,新驾驶人的瞳孔面积变化剧烈;老驾驶人前瞻性机制和反馈机制表现明显,而新驾驶人只表现出具有反馈机制;新驾驶人对仪表盘、前方车辆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较多,老驾驶人更倾向于对后视镜、标志牌、行人等信息的关注;新驾驶人的回视次数多,而老驾驶人回视次数少。在城市道路环境中新驾驶人与老驾驶人相比,视觉特性不稳定,受道路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一、制止驾驶人吸烟、打手机等不良行为。在乘坐出租车时,行车中如果发现驾驶人有吸烟、打手机等不良行为时,可以加以制止。二、恶意绕道远路行驶。在乘坐汽车时,如果驾驶人明知有近路不去行走,偏偏故意绕远道行驶,此时,乘客有权制止他或不付车费。  相似文献   

10.
近日,某驾驶人在驾驶车辆时,因汽车直拉杆头螺帽脱落而造成方向盘失控撞坏了别人的摩托车,最后由交警处理的结果是这位驾驶人负全部责任。对此,该驾驶人很不理解:“这是机械事故,凭什么我负全部责任?”确实,时下有不少驾驶人认为机械故障造成的事故是客观原因,可以负责任,但不负全部责任。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研究雾天低能见度环境下驾驶人对可变限速(VSL)标志的遵从程度,首先设计问卷并对556名驾驶人进行访谈和调查;然后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出影响驾驶人遵从程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驾驶人个人属性(年龄、驾龄)、驾驶人对限速的认可程度等;进而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确定主因子内部的各影响因素与遵从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SEM与调查数据拟合程度良好;在雾天环境下,驾驶人对于VSL标志设定的限速认可程度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遵从程度;年龄、驾驶经验对驾驶人的遵从程度有显著影响;能见度较低时,行驶在车道数少的道路上驾驶人的遵从程度较高,而在能见度较高时,道路类型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句名谚:“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此语非常生动地讽刺了一些平时不准备,出了事故时抓了瞎的现象。作者以灭火器为例,的确有一定典型性,不少单位墙壁过道都放有红色的灭火器。到底有多少人会用?天知道!有的还生了锈,能否管  相似文献   

13.
5月22日,公安部、国家经委、 国家标准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 劳动总局联合发出《关于灭火器爆炸 造成伤亡事故的通报》。 《通报》指出,近几年来,一些消 防器材厂生产的灭火器在使用中不断 发生爆炸事故,有的贻误战机,小火 酿成大火;有的造成人身伤亡。据北 京、天津、辽宁、湖北统计,从1979 年4月至1982年3月,发生灭火器 爆炸事故27起,炸死6人,炸伤18 人。如1979年10月14日锦州石油 公司王屯油库保卫干部在用沈阳惠工 消防厂生产的8公斤干粉灭火器灭火 时,当场被炸死。1980年8月6日, 湖北监利县新沟轧花厂更换酸碱灭火 器药剂时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驾驶人在复杂道路环境中的应激反应能力,利用汽车驾驶模拟器试验平台和眼动仪,针对山区双车道公路、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4种道路应激场景,研究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通过回归分析,研究驾驶人在复杂道路环境下应激反应能力与训练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驾驶人瞳孔面积变化率与应激训练次数的对数回归模型的拟合度较高;高速公路雾天(前车未打转向灯突然换道)条件下,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较差;非职业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可通过恢复性训练,较快回到原来的应激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5.
灭火器具有轻便灵活,易于掌握操作的特点,是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对应急状态下的消防灭火工作尤为重要。在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和验收评价中,往往受项目建设内容多,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中对消防灭火器配置的设计详细程度有限等因素的影响,评价人员对建设项目作业场所灭火器配置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更多是通过检查该建设项目是否通过了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的消防设计审核或消防验收来予以确认,往往很难具体确定作业场所灭火器材的配置包括规格、数量、设置位置是否满足该作业场所的要求。鉴于作业场所灭火器设置的重要性,就如何在建设项目安全评价中更好的对作业场所灭火器材的配备与设计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说明。旨在保证项目设计过程中对灭火器材配备的准确性,避免因灭火器配置规格、数量、位置的不当,造成火灾事故现场后果的严重化、扩大化,以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正特惠价298.00元/只DKL PFE-1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轻便小巧,在汽车、家庭及办公环境下使用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轻松灭掉汽车引擎火、车舱火、厨房油类火、各种燃气火、布纤维火,以及电气电路火。为您创造安心的汽车、家庭及办公环境。使用特点操作简单一拉一按两步轻松灭火,比传统灭火器操作更简单  相似文献   

17.
近日,某驾驶人在驾驶车辆时,因汽车直拉杆头螺帽脱落而造成方向盘失控撞坏了别人的摩托车,最后由交警处理的结果是这位驾驶人负全部责任。对此,该加强人很不理解:“这是机械事故,凭什么我负全部责任?”确实,时下有不少驾驶人认为机械故障造成的事故是客观原因,可以负责任,但不负全部责任。  相似文献   

18.
<正>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储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警而设,使用时就更需我们多加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至引发危险。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都是以高压气瓶内储存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灭火剂进行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痕迹,适宜于扑  相似文献   

19.
读者之声     
车辆消防安全 设施应引起重视编辑同志: 在现实交通生活中,一些驾驶员往往忽略添置车辆消防安全设施。有的车辆即使是设置了灭火器也已经锈迹斑斑,灭火器内的灭火药剂因长期未更换而失效;还有一些车辆甚至只在车厢边上挂一只用内胎做成的简易储水袋或挂一只小铁桶……这些带着安全隐患营运车辆的驾驶员,还没意识到车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在弯道路段行驶过程中驾驶人的安全驾驶特性,招募30名驾驶人开展模拟驾驶试验。利用DLab驾驶人因记录分析系统采集弯道行驶过程中驾驶人的车辆操作数据,用face LAB 5非接触式眼动仪同步采集驾驶人的眼动数据,探讨弯道半径对驾驶人视觉及操作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驾驶人的视线主要集中在[-10°,10°],水平视角均值与弯道半径成二次函数关系,并随着弯道半径增大驾驶人的水平视线向右偏移;在操作模式方面,转向盘转角与弯道半径成负相关,车辆横向位置与弯道半径的关系不明显。驾驶人弯道行车时需要及时关注弯道一侧的交通信息,并同时操纵车辆沿弯道轨迹行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