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对西南地区某800 kV换流站填方边坡现场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经过先期治理但仍发生变形的填方边坡的变形特征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并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对边坡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填方边坡破坏模式为整体滑移破坏,导致边坡经过治理但仍发生变形的主要诱因是强降雨,但边坡的前期治理设计也存在不足;由于降雨导致边坡重度增大,底部强风化泥岩软化,填土抗剪强度降低,在边坡内形成贯通的滑动面,滑动面绕过加筋土挡土墙的加筋带,边坡顺着强风化层从软化的坡脚剪出;位移监测显示边坡处于加速变形阶段;边坡应急治理措施应重点放在控制边坡继续沿软弱面的滑移变形上,并加强坡体排水,该边坡变形控制的治理方案对同类工程的设计与应急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立完善的公路边坡三维可视化建模系统,适时、较准确地为公路边坡工程稳定性评价、边坡开挖与治理、岩土工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等提供地质依据或模型资料,为岩土工程师对岩土工程问题的正确判断、分析提供综合信息,是今后公路岩土工程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根据边坡信息采集的内容和特点,提出了边坡三维可视化技术、可视化建模的内容、及研制开发岩体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及构图系统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蔡学文 《地球与环境》2005,33(Z1):422-425
随着深圳特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所需建筑石材日益增长,而开山挖石留下的大量边坡对附近建(构)筑物形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以深圳某采石场边坡工程为实例,详细地分析了该边坡的稳定性,对类似工程问题的评价、治理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降雨引起边坡地下水位变化、降低岩土体抗剪强度进而引起边坡失稳产生滑坡是电网工程灾害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文章在现场详细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基于恢复山体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降雨引起地下水位变化条件下某电网工程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现今地下水位条件下,该边坡整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最高洪水位条件下边坡则处于失稳状态。边坡的最大变形位于边坡中上部,并呈现出由上部逐渐向下部扩展的趋势。边坡潜在破坏模式为边坡后缘张拉破坏和中下部剪切破坏的复合破坏模式。最后基于数值分析结果,对该边坡的工程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应用(改良)香根草等高植物篱技术治理与稳固昆明九乡喀斯特(岩溶)地区石漠化病害边坡.试验结果表明,与周边30m范围内发生大量山体滑坡的边坡相对照,该生态恢复工程明显发挥出了防止侵蚀、稳定边坡的作用,且大大改善和恢复了喀斯特石漠化病害边坡的生态环境,突破了土石方工程方法单一、造价高、景观差且阻断该区域植被系统形成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导致形成大量的人工边坡,桩锚支护是治理边坡中的一种支挡形式。为了研究桩锚支护在边坡上的应用机制,本文以贵州某地区失稳边坡为例,通过现场勘查结合边坡岩土组成、结构特征、受力状况,确定桩锚支护形式。结果表明桩锚支护结构在岩土混合边坡的上有巨大优势,而且经济、实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深水河大桥桥墩边坡地处广乐高速深水河大桥段,其稳定性直接关系着桥墩桩基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和整段广乐高速的工程进度。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方法对深水河大桥桥墩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赤平投影法作图初步分析边坡局部可能出现的组合滑面破坏模式,再取典型的楔形体进行破坏模式分析,定量计算主要是采用Bishop法分别计算该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系数,从而对该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以便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余波  陈占恒 《地球与环境》2005,33(Z1):174-183
以光照水电站坝址区河谷卸荷特征为例,对位于中等地应力的光照河谷斜坡总体卸荷特征、不同岩性地带的卸荷特征,以及卸荷对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类似地区工程勘察及边坡稳定分析、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抗滑桩加固后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桩位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失稳是影响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安全性的一类常见的地质问题,抗滑桩是边坡治理工程中常用的防治措施之一,但是目前考虑加桩后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较少。针对抗滑桩加固后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和抗滑桩桩位布设优化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重点综述了:抗滑柱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即国内外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实验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目前常用的抗滑桩最优布设分析方法,并指出了各自的适用条件;当前边坡工程中抗滑桩桩位优化研究的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今后类似研究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海州露天矿矿山环境治理为例,剖析超高露天矿逆层边坡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开展边坡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土壤营养元素检测;进行南帮逆层边坡治理的稳定性分析,提出合理的地质环境治理方案;进行边坡修复植物选择及生态环境治理分区,提出合理的生态修复方案。建立了完整的大型露天矿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治理方法,为类似矿山环境治理设计提供了较全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江西葛源黄山铌(钽)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葛源黄山铌(钽)矿床位于灵山花岗岩体西侧的内外接触带上,受赣东北深大断裂及其次级北东向和北西西向断裂的控制。围岩蚀变主要为角岩化、矽卡岩化和黑鳞、铁锂云母岩化等。总体矿化特征,近岩体富铌,远岩体而富钽。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M数据,使用ArcGIS10.2软件提取了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地区高程、地形起伏度、坡度、水系等地貌信息,结合地质资料,对其构造地貌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探讨。研究表明,研究区地形起伏度在38~2088m之间、地形起伏度较大,地势总体上呈SW高、NE低的趋势;研究区总体坡度较大、地势较陡,断裂SW盘山体坡度值大于NE盘。甘孜-玉树断裂带活动影响下,断裂两盘地貌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研究区内山体走向、河流流向与断裂走向一致,地貌形态受构造活动所控制。  相似文献   

13.
浅析胶莱盆地边缘层间滑动断层构造及其控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间滑动断层构造产出于胶莱拉分盆地边部莱阳组砾岩与下伏下元古界荆山群变质岩系的不整合面上 ,是胶莱盆地东北缘蓬家夼和发云夼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化的主要部位。层间滑动断层是在中生代白垩纪期间中国东部古板块和郯庐断裂构造活动造成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下 ,在胶莱走滑拉分盆地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在层间滑动断层由张性应力环境向挤压应力环境过渡过程中 ,源于地壳深部的金矿成矿流体 ,与大气降水混合形成工业金矿体 ,金矿化主要发生在构造角砾岩及碎裂岩的胶结物内 ,金矿化类型和强度具有明显的对称性。层间滑动断层以其产出于特定的部位、产状、成因及控矿机制的不同与其它伸展作用形成的断裂构造相区别。  相似文献   

14.
陡坡带构造演化史研究对断陷湖盆具有重要意义,平衡剖面技术在面积(体积)守恒的基础上为恢复构造演化史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通过对东濮凹陷兰聊陡坡带进行平衡剖面法构造演化史恢复,再现了兰聊断层的活动规律及其对东濮断陷湖盆发展演化的控制作用,明确了东濮凹陷早第三纪层序地层发育特征、坡折带类型及其对砂砾岩扇体的控制作用,指出了隐蔽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层段和分布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晋中地区东南,地震活动频繁,特别是沿晋获断裂带分布的几个小型断陷盆地,相继发生了多次震群活动。晋获断裂是太行山隆起区上的一条主要活动断裂,地震活动频繁,具有一定不均匀性,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断裂带不同区段的新构造活动的差异,它与近东西向太原——石家庄横向构造带相交.这里对沿晋获断裂带上分布的几个断陷盆地的震群活动做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晋中地区东南,地震活动频繁,特别是沿晋获断裂带分布的几个小型断陷盆地,相继发生了多次震群活动。晋获断裂是太行山隆起区上的一条主要活动断裂,地震活动频繁,具有一定不均匀性,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断裂带不同区段的新构造活动的差异,它与近东西向太原——石家庄横向构造带相交。这里对沿晋获断裂带上分布的几个断陷盆地的震群活动做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分为超覆尖灭带、断阶带、斜坡区。本文讨论了不同区带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高、过成熟阶段烃源岩生成的轻质油气在其运移聚集过程中 ,伴生的CO2 进入地层水中 ,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高矿化度NaHCO3 型地层水 ,而以高矿化度NaHCO3 型地层水为底水的油藏 ,原油密度较轻 ,为轻质原油。在近断层处 ,中、高矿化度的MgCl2 、Ns2 SO4 型地层水 ,可作为油气水沿断裂运移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形理论,使用网格法估算了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断裂系统不同走向、不同区域断层的分维值,借助等值线图对断裂的分形特征做出分析,结合相关资料探究研究区断裂的活动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断裂系统在1~10km的标度区间内具有良好的自相似性,整体断裂分维值为1.5443,NW向断层分维值远大于NE向断层,以甘孜—玉树断裂为主的NW向断裂在研究区内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甘孜—玉树断裂SW盘分维值大于NE盘,表现出更强的活动性和更复杂的断裂分布;研究区分维值的大小能有效反映断裂的活动性及其空间分布情况,研究区内甘孜—玉树断裂尚处于发育的活跃阶段,各段均存在较大的发震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江西大湖塘钨(锡)矿田地质特征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大湖塘钨矿田处于扬子板块东部南缘,九岭—鄣公山隆起区西部与武宁—宜丰北北东向断裂带北东段的交接处,属大湖塘—同安钨(锡)、钽铌多金属矿带的北段。大调查成果对江西北部特别是九岭成矿带大湖塘钨矿田的成矿条件和资源潜力有了新的认识。预测出大湖塘-东陡崖钨(锡)、昆山-蓑衣洞钨(钼)2个找矿远景区,估算出大湖塘钨矿田资源潜力,钨(WO3)预测资源量80万吨、锡预测资源量12.7万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起落架舱上蒙皮裂纹原因。方法通过建立起落架舱有限元模型,进行固有频率特性计算,同时空测故障区域蒙皮的振动加速度以及动应力,对起落架舱蒙皮的振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起落架舱三角区故障区域振动量级大于非故障区域,起落架舱三角区振动功率谱密度最大值的频率区间在200~500 Hz的中频频段,起落架舱三角区结构振动的幅值与飞机的法向过载Ny密切相关,静载大概是动载的100倍。结论飞机机动过载产生的静载远大于振动产生的动载,起落架舱三角区故障区域以静载为主,是造成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