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自身的脆弱性和生态环境影响的全局性特点,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环境与发展并举的国家战略决策。在加快我国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同时,在各级、各地区政府的决策中,建立适应西部大开发环境与发展并举的国家战略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是实现我国西部大开发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我国西部大开发是环境与发展并举的国事战略决策我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北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以及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西藏等10个省、市和自治区。西部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57%,人…  相似文献   

2.
西部开发与新疆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开发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一项跨世纪的战略任务,搞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新疆地处内陆地区,以典型的绿洲经济为主体,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口承载能力比较低;多年来不合理的经济开发活动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本文针对新疆生态环境的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中应遵循的三个主要原则,并提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的八条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西部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对新疆环保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西部大开发,为新疆发展经济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疆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却极为脆弱,因而给新疆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实施大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新疆伊犁州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西部,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西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土地面积、资源储备和战略地位都在西部开发中居于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之经济发展滞后,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草场严重退化。正确认识和评价伊犁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承载力,制定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方案,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实现伊犁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疆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且具特色,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经济条件,这里的旅游业还不发达。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速,新疆的生态环境必将受到冲击和影响。如何保障生态环境不遭破坏,又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上寻求可持续发展,对此问题,本文在探讨生态旅游的现状利弊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新疆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新疆城市所处的绿洲区域的资源、环境、生态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城市化正在或即将对绿洲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因此,正确认识城市化给绿洲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合理规划和发展绿洲城市是关系到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瑜  钱瑜  陆根法 《四川环境》2002,21(2):57-60,66
本文首先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指出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破坏严重。然后在介绍累积影响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累积影响的发生过程,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项目以及它们对环境可能产生的累积影响进行具体分析,指出累积影响问题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西部开发过程中必须重视累积影响的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对累积影响的研究、对开发项目进行累积影响评价(CIA)、强化环境管理和法律监督,以及加强关于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等,以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军驰  樊志民 《绿叶》2011,(1):75-8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环境治理是直接关系西部开发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西部开发10年来,在国家政策、法律、财力和物力等多方面巨大支持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西部生态环境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势。解决之策是以生态文明为理念,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以公众为推动力,完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现西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DPSIR模型在西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波  王莉芳  庄宇 《四川环境》2007,26(1):33-35,62
水作为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为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的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熵值法。结合2004年西北五省相关评价指标值对该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农业用水效率等十个指标为影响西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其中,新疆在五省区中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最高。宁夏最低。  相似文献   

10.
关于西部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各地共同繁荣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环境安全的迫切需要。西部是我国重要水源发源地,也是各种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但是,西部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环境容量极为有限,环境问题关系到下游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实施科学的开发与建设,是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把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西部开发必须首先解决好的前提条件和根本切入点。加强环境保护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对新疆某油区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研究,以期为石油开采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对新疆某油区内的土壤环境状况调查发现,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钻井废水、原油脱出水、井下作业废水、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污水处理厂污泥、罐底油泥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该油区土壤受油田开发活动的影响,石油类、铬、总盐的含量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pH趋于弱酸性。油气田开发项目应加强对污染物的管理,及时完善环保措施,并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将油气田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新疆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目前我国现有的矿产开发中经济补偿的相关法律制度,提出生态保护及生态补偿的要求,建议新疆今后对矿产资源开发应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基金制度、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和矿区(矿业城市)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恢复补偿统筹考虑,针对不同区域制订不同的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绿洲生态农业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疆是以农业生产为支柱产业地处半干旱半荒漠、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内陆地区。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农资产品、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的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日益增加,新疆农业生态环境(局部)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就新疆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发展趋势,及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绿色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解决我国发展与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系统动力学是模拟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政策效力的常用分析工具,本文对系统动力学在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政策仿真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研究显示:系统动力学应用的区域范围方面,该方法全面应用于从国家直至县域等各个尺度的区域绿色发展研究,区域绿色发展通常被分解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子系统;应用的主要领域方面,水土资源、能源、水环境、固废治理、绿色产业等领域应用较多,大气环境、绿色消费等领域应用相对较少;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软系统分析法、各类优化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与系统动力学的集成应用日益普遍。文末根据文献梳理情况,提出未来应在决策变量设计、历史数据挖掘、环境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反馈等方面进行方法改进。  相似文献   

15.
博斯腾湖是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是新疆南疆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源,也是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的直接水源,同时,博斯腾湖还是当地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因此,在发展当地旅游业的同时,要兼顾博斯腾湖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而要实现这个目的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当地开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6.
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重点产业开发区域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风险的压力是不容忽视的。但目前,新疆尚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风险监控技术体系,环境风险监控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大缺陷。本文对石油化工、煤电、煤化工各类重点产业进行风险识别,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控指标体系,构建了生态环境风险监控框架,旨在为新疆重点产业生态风险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持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有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通过分析我国的森林资源结构、质量和区域分布,发现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工作中面临着诸如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偏低、破坏严重、火灾频繁等问题,提出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全面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阐明了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原因。因此,提出了该地区水土资源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疆煤化工产业开发中的环保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国家拟规划的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也是自治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目前投资开发力度很大。煤化工产业耗水量大,与石油和天然气路线比较,工艺过程复杂多变、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影响较大。在新疆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过程中要量水而行,注意煤水资源匹配,杜绝缺水地盲目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苗头;采用先进工艺、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煤炭及副产物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应充分关注配套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做到污染治理技术与生产技术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