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长期以来,“创意”一词常出现在与艺术有关的活动与作品中。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创新,比如减灾也离不开创意。 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是“国际减灾日”。把这天作为“国际减灾日”本身就是一个创意。它让全世界在这一天都能想到世界上还有减灾这回事,起到每年都给繁忙的人们提个醒的作用:“忙着搞建设和过日子时,别忘了防灾减灾这码事”。  相似文献   

2.
天人感应观是我国哲学中天与人类关系的一种带有神秘主义的学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篇中,该文认为龟筮可以预卜人事凶吉祸福,国家的治乱兴衰能够影响气候变化。这种看法后来成为汉代“天人感应”的理论依据,其代表人物为董仲舒。在古代,天人感应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皇帝政教的得失,大臣官职的升降,抵御外敌的胜败,臣民的得福与获罪,平民百姓的忠孝节义等无不与灾异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建筑模型试验、原型实测、强震观测结果的分析对比,提供相应于新的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大震”、“小震”时建筑自振基本周期的一种求解方法。此处,还给出求解高层建筑某些高振型周期的统计结果。这些成果在工程计算时加以运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06,(5)
今年夏天,在德国举行足球世界杯决赛,历时约一月,几乎每晚都有几场精彩的足球赛在电视上直播,令球迷们大饱眼福。对着电视机屏幕遥望德国世界杯赛事时,往往还有一样德国首创的“泊来品”伴在我们球迷的身旁,那就是啤酒。据说啤酒的“老家”在德国,“啤”字也由德文中的“Bier”  相似文献   

5.
周鸿 《防灾博览》2007,(1):34-35
踏上昆明开往越南的火车时.和以前乘火车时的心情不一样.为何原因.我也说不清楚,只觉得火车有点与众不同(火车的车厢及车体都要小得多,而且速度很慢,这印证了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火车没有汽车快”)。前二次去越南都是从广西凭祥市的友谊关出境的,因为公干,都是来去匆忙。也没顾得上多留意当地的民风民俗、人文风情。此行的目的就是纯粹的旅游,所以时间比前二次充裕多了。  相似文献   

6.
金磊 《防灾博览》2011,(2):28-31
2011年日本"3·11"9.0级地震及其所引发的海啸造成的巨灾是全人类的灾难,无论是防灾科技工作者还是建筑师、工程师都该戮力同心。由此我想到2009年元月14日笔者在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讲授“防灾设计”课程时选择的“建筑师该如何构建安全空间”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万起大大小小的火灾,数亿元的物质财富化为灰烬,上千人葬身火海,造成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惨象。如惊动全国的洛阳“12.25”特大火灾,一夜之间309条生命被大火无情的吞噬。然而,资料显示在火灾发生时,很多人本可以安全脱险,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火灾常识,以至于白白丧生。那么致人于死地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呢? 一般情况下,火灾中材料燃烧所产生的物质是致死的主要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毒气 高分子材料在燃烧时热分解产生的生成物种类繁多,其中有的气体会对人体产生毒性。这些有毒气体可使人窒息或昏迷,甚  相似文献   

8.
《民防苑》2006,(1)
只要仔细观察,你便能发现,人们常常喜欢用右手:写字用右手,吃饭拿筷用右手,提东西,掷铅球,打乒乓,下象棋以至于翻书页、搔痒……都习惯于用右手。据统计,大约有95%-98%的人习惯于用右手,在生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右利”现象。右手不论在力气、粗细或者重量上,都要比左手强。右手比左手发达,甚至还影响到右腿比左腿发达哩!右腿比左腿发达,是由于右手比左手发达;右手比左手发达,是由于人样习惯于用右手。那么,人样究竟为什么都习惯于用右手呢?  相似文献   

9.
<正> 1984年12月3—8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中日地震预报讨论会”。以高文学副局长为首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20人出席了这次讨论会。日本著名地震学家,如荻原尊礼、铃木次郎、力武常次、茂木清夫、松田时彦等也都参加了会议。中、日双方在讨论会上交流的报告,基本上反映了双方在地震预报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水平。下面仅就日本代表的报告摘其要点,做一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人类最常用的词语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恐怕也是被使用得“最滥”的词语之一。据统计,“文化”的定义多达160个以上,也算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奇迹”吧。许多事物后面都可以挂上个“文化”,不分大小,不分虚实,都有文化: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吃喝拉撒;从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到工业文化、农业文化,再到茶文化、酒文化,几乎整个世界都是文化。  相似文献   

11.
3.襁褓中的婴儿——国家地震局 (接上期) 1970年元月5日,云南通海、峨山一带发生7.7级大地震.灾情惨重,上万人遇难.但当时全国工农商学兵都被卷入“革命洪流”中,震情并未引起多大关注.“造反有理!”压倒一切.外交部请示周总理如何对外介绍云南省发生的地震情况,总理在其《电话摘报》上批示:拟告新华社发一简短消息,报道1970年1月5日凌晨1时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一次7级地震,以便回答各方好意的询问.  相似文献   

12.
钱有盈余可以存到银行,物品多了可以放入仓库,那么太阳的光和热如何保存?若是有个“热量银行”能将夏天过多的热量储存起来,到冬天再取出使用,该有多好。现在以色列、日本、美国和意大利都建有这种“银行”,专门储存太阳的热能,需要时便可将热能取出,用于取暖或发电,现今有一种叫“硝酸盐太阳能储存罐”。硝酸盐太阳能储存罐是另一种形式的“热量银行”,它的出现还有一段有  相似文献   

13.
贺明静 《灾害学》2007,22(2):141-141
这是笔者在实地考察时收集的地震碑文。一则是记述1303年山西洪洞-赵城8级地震在陕西省蒲城县震情的《重修蒲城县廨宇记》,过去在《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和《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中,这次地震在陕西省的地震灾害只有朝邑县(今大荔县朝邑镇)“县厅倾圯”一则。这则碑文证明蒲城于当时“屋宇垣牖倾倒尤甚”,所受破坏不低于朝邑;同时也提示我们,至少在蒲城以东的韩城、合阳、澄城、大荔等地也有可能找到这次地震破坏的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14.
《民防苑》2003,(5)
在现代战争中,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效能。为了在敌人突然使用这三种武器时减少伤亡,长期以来,许多国家在加强修筑防御工事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具有防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三防服”。目前,以色列军队装备的“MK-3型三防服”,被专家公认为世界上最先进的“三防服”。  相似文献   

15.
晓宜 《防灾博览》2002,(1):37-37
大家都知道,一年里有24个节气,它们相互更替,轮回往复。节气的不同,形成了气候上的差异,稍加忽视,病痛上身。了解四季的发生及变化,就可以适时地生活,健康则成为你一生的朋友。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关于四季不同的详释以及适时生活的方法。这里先说春季。“内经”中对春季是这样说的: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南京地震台一系列地电地磁同场观测时对地磁干扰的研究试验结果,南京地震台在新地电场地建设和新沂地震台在地电外线路的改造中,都注意使供电线路的“单线段”远离地磁观测室,使地电对地磁的干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民防苑》2006,(6)
大家经常讲到的变色龙,学名叫“避役”,属爬行纲避役科动物,主要分布于非洲北部、土耳其亚洲部分和西班牙等地的密林中。变色龙体长约25厘米,体肤上布满颗粒状鳞片。变色龙一昼夜可以变化约六七种颜色。一般说,深夜黄白色、黎明暗绿色、发怒时呈现斑点……而最主要是根据环境的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听雨     
在武夷山的几天,几乎都是在雨中度过的。这也难怪,武夷山是闽赣两省的界山,海拔1500多米,植被丰富,雨量充沛。而六月正是武夷山“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雨季。置身在“丹山碧水”的武夷山景区,聆听那来自云端的天籁之声,这美好的享受,该是多少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啊。 说到武夷山的雨,不能不先提到武夷山的云。云是雨之母,那气象万千、神秘莫测、舒卷自如的云海,孕育、幻化出武夷山或多情或奔放,或缠绵或凝重的雨,为“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笼罩上一层亦真亦幻的空灵与妖娆妩媚。 若把一座座奇峰伟壑比作武夷山的  相似文献   

19.
以日本文部科学大臣为总部长的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于2002年8月28日召开会议,汇总目前直接与地震预测预防研究有关的各部门,就2003年度地震调查研究有关预算要求,并对此进行了调整,最后确定日本2003年度地震调查研究经费概算总额为149亿日元,比  相似文献   

20.
犁形断层     
<正> 断层面弯曲上凹、往深处逐渐变平、形似犁形的断层被称为犁形断层(Listric fault),国内有称“铲形断层”、“犁状断层”或“犁式断层”的,也有称“倾斜断层”、“箕形断层”、“箕状断层”的。早在1904年,Suess就提出了犁形断层的概念。Cloos和Mohr等还对犁形断层进有了实验研究。近几年,世界各地广泛开展了人工地震勘探,大量的反射地震资料、地面地质资料和钻井或矿山地下资料,证明了盆地和裂谷中绝大部分断层是犁形断层,或者至少开始时具有犁形断层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