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为探索我国建筑塔式起重机事故发生规律,采取条形图、柱状图及其他图表等方法对2016—2020年塔式起重机事故进行统计与分析,选取事故方式与原因的分布规律作为数据。通过“2-4”模型对每个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近年来发生事故的规律有:塔吊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数占事故总数一半以上;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占70%以上;安全理念不足的越多,事故越容易发生。通过对塔式起重机事故发生规律的研究,为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准确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2004—2008年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采用柱状图和事故发生趋势图等方法对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进行统计与分析,获得了事故次数与死亡人数的年度分布和发展趋势、不同事故类型发生事故次数、事故类型占总事故数百分比、地区分布、事故等级分布等统计特征。找出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下降趋势;事故类型以坍塌、物体打击、透水、冒顶片帮为主,其中坍塌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第一要害;事故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则很少;多数事故为较大事故,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较少,但多为恶性事故。同时根据隧道施工事故发生规律,提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晋域煤业集团公司安监局对所监管煤矿的安全生产做了一次专题调查,重点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调查发现,大部分事故都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关系。他们将发现的问题归纳为“十紧十松”,颇具典型性。  相似文献   

4.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掌握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规律,预防事故与灾害发生,笔者收集、整理了2000年9月至2007年3月间的609起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案例,并对案例进行详细分解和统计分析,获得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的时间分布、地域分布、路段分布、事故形态分布、事故原因分布等统计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具有如下规律:早晨和上午(4时至12时)是事故多发时段;事故形态以单车事故为主,特别是车辆倾斜或侧翻事故为数最多;驾驶员处置不当和违法驾驶行为以及运输车辆机件失效是导致事故的最主要的两类原因。针对案例分析结果,提出预防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保障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各年份发生事故次数与死亡人数、各年份发生事故等级、不同类型事故发生次数与单起事故死亡人数为指标,对淮南矿区2000~2012年间发生的281起生产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淮南矿区整体生产安全形势良好,但一般事故多发,其中顶板事故发生次数最多,而瓦斯事故造成的单起事故伤亡最大。据此提出,淮南矿区总体上应从深入贯彻现行政策措施、强化事故调查分析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加强日常管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总体事故防范控制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有限空间事故的内在关联,防范事故发生,以北京市2006—2014年发生的50起有限空间事故为研究对象,提取事故发生区域和有限空间类型为分析节点,构建1-模和2-模网络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社会网络中各节点及节点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揭示了北京市有限空间事故的规律和演化特征,对网络中潜在的重要关系和变化进行了识别,获得了有限空间事故在区域、阶段、类型等方面间的关系,为科学采取事故防范措施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
王锡华 《安全》2003,24(1):4-5
1 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对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和政府在不断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也不断加大了对安全事故的控制管理力度,安全生产形势不断趋于好转。但安全基础仍不牢固,重特大、恶性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很严峻,事故多发领域主要有:交通运输、煤矿及公众聚集场所为事故多发领域;县乡地区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我国煤矿顶板事故一般性规律,从事故等级、事故地点、事故原因3方面统计分析近几年顶板事故的基本特征,并从地域、时间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顶板事故起数和总死亡人数最高;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的概率较大;工程质量差是顶板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四川、重庆、贵州、湖南、云南5省市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的62.3%和60.0%;春节前后及8月份顶板事故多发,且事故频数白天大于夜晚,交接班与交接班后2小时易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我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人数的一般规律,以2006~2015年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为分析对象,运用统计学和F-N关系对事故特征进行研究。首先,从时间和地域两个角度分别统计这些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的相关性;再者,采用F-N关系对事故的死亡人数进行规律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5年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然而2009年死亡人数达到峰值,其中五月份发生的事故起数最多;事故主要发生在我国南部地区,最为显著事故发生地为贵州;3-10人死亡的事故起数最多,其累积概率曲线在对F-N坐标轴中的梯度是-0.6756。所以,据该类型事故发生特点,可为我国煤炭安全生产工作提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安全发展,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科技支撑,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利用文本挖掘中的话题模型和创新性构建的层次致因要素话题模型,对我国2000—2015年发生的386起重特大煤矿事故调查报告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分析和研究。发现事故致因隐含的规律及各类事故之间的关联与共性,并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致因要素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及致灾倾向,为煤矿安全管理找出重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1.
移动危险源事故统计分析及发生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有大量的危险化学品需要运输,这些可移动危险源发生的事故越来越频繁,已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安全。收集整理了从2006年1月-2010年10月间的408起移动危险源事故案例,从事故发生的日期、路段、车辆类型、地区、原因、危险物品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移动危险源事故特点,分析事故的内在规律和发生原因,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中国民航事故及事故征候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1996—2005年我国民航发生的32起事故及1147起事故征候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表明:我国民航事故和事故征候的万架次率及万时率均呈下降态势,机组、机械和机务原因是我国民航事故和事故征候的主要原因,事故征候的主要类型是鸟击、空中停车、偏出/冲出跑道/场外接地,事故征候发生阶段依次为巡航、起飞、着陆、爬升和进近。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寻找事故和事故征候成因和规律。明确安全管理重点和难点;采取有效的预警和预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章仕杰  傅贵 《安全》2019,40(8):46-51
为了系统地分析建筑施工事故原因、有效预防同类事故,运用STAMP模型从控制角度详细分析了一起特别重大坍塌事故,分别从物理过程及环境因素、基层操作原因以及管理层原因3方面分析了导致事故的控制缺陷,并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事故控制措施及建议。结果表明:STAMP模型不仅可以分析各个层级的原因,还可以找出层级之间以及层级内不同组织之间的交互影响原因;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以及承包方对项目管理内容交叉与重叠,且沟通与协调缺失是导致错误决策和不恰当控制动作产生的主要因素;基层不安全控制动作直接导致事故发生,但取决于管理因素,管理层的原因是预防同类事故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危险化学品生产是当前的高危行业和安全管理的重点领域。面对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如何开展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事故预防系统防止事故的发生非常关键。“纵深防御”原则作为核电厂实现核安全的一项基本原则,为核电厂长期稳定安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危化企业提升事故预防能力,建立事故预防系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借鉴“纵深防御”原则,文章分析危化企业应用“纵深防御”原则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必要性,结合生产特点建立了事故纵深防御系统,对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系统检索并整理了自2001年以来,我国发生在农产品加工行业的53起较大以上事故,从事故类型、企业产品类型、承包商、施救不当和年度事故分布等角度对这些事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加工企业事故风险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主要表现在中毒窒息事故比较多,因施救不当而导致事故扩大的问题比较突出;粮食和酒精、养殖、饲料和腌渍制品企业风险相对较高。分析结果对指导企业如何防止较大以上事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提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综合管理对策,采用对比分析法,研判当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统计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规律,提出基于“6E”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系统管理对策。以1994~2013年期间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事故率、致死率、重大事故起数等作为评价指标,对比交通事故总量和不同等级公路事故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从交通安全执法管理的角度,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形态、肇事车辆类型、事故原因、肇事驾驶人驾龄等进行了特征分析,在立法、教育、工程、执法、急救、评价6个方面,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化对策,为进一步认识当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完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城市地铁施工事故规律特征,降低新建地铁线路施工事故发生频率,统计分析2011—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地铁施工事故,归纳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型、施工工法的分布特征,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对地铁施工事故致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铁施工事故季节性特征突出,3,8,11月份呈多发态势;科学技术进步和规章制度完善是保证我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高速增长和施工事故率降低的有效手段;事故类型以坍塌为主,且事故造成影响最大;违章作业、设备设施缺陷、地质环境不良和安全监管未贯彻落实分别为“人、物、环、管”4个维度的关键致因因子。  相似文献   

18.
国外安全生产事故独立调查机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故调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而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措施,而保持事故调查的独立性达成此根本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事故调查的独立性进行考虑,剖析了事故调查的法律制定、调查机构、经济支持、技术与司法调查分离、公众知情权等独立性表现,分析了我国目前事故调查的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比分析了发达国家的事故调查机构的独立运作机制和特点。最后,针对上述问题,对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独立调查机制的建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