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分析、设立液氯贮槽液相泄漏的几种典型事故情景,并利用液相泄漏、液池蒸发、重气扩散和人员中毒死亡概率等模型对比研究封闭厂房及事故氯吸收塔等安全措施对液氯贮槽液相泄漏扩散中毒后果的影响,给出不同事故情景下液氯泄漏速率、液池半径、液池蒸发速率、室外氯气中毒死亡概率等事故后果特征值。对封闭厂房及事故氯吸收塔安全效用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液氯贮槽的封闭厂房对抑制液氯泄漏扩散中毒事故后果效用明显;事故氯吸收塔能消除液氯贮槽微小孔泄漏所对应的小事故情景,还能对封闭厂房最严重泄漏事故后果起到初期削峰作用。显然,封闭厂房及事故氯吸收塔联用可以降低液氯贮槽事故影响后果,具有良好安全效用。  相似文献   

2.
2001年10月8日6时50分,贵州省某厂氯化分厂液氯蒸发站在换装液氯钢瓶时,发生氯气泄漏,造成厂区及周边居民部分人员和牲畜氧气中毒。现将中毒事故调查分析如下: 事故经过 2001年10月8日6时,某厂氯化分厂液氯蒸发站当班工人为通氯效果更好,准备换上3号、5号液氯钢瓶使用。6时50分左右,当班工人李某在1号系统操作,吴某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消防队、生产部调度接到“报警”称“氯碱厂氯加工车间液氯岗位1#液氯贮槽进口短节发生泄漏,大量氯气泄漏,岗位有人中毒,情况紧急。”  相似文献   

4.
捕消氯气的应急装备氯气泄漏是氯碱生产及各种使用氯气行业中的常见事故,特别是运输中的液氯钢瓶、液氯糟车、液氯贮罐等,一旦发生泄漏,危害严重,影响极大。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氯作为基本化工原料,市场需要常出现供不应求。同时,潜在的氯事故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5.
氯气属剧毒品,室温下为黄绿色不燃气体,有刺激性,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不稳定的次氯酸迅速分解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因此水会加强氯的氧化作用和腐蚀作用。氯气能和碱液(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  相似文献   

6.
6月18日上午.随着总指挥的一声令下.由省、市、区三级联动组织的危险化学品仓库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演练在南京六合区展开。 演练模拟江苏省化建贸易有限公司驾驶员违章混装三氯化磷和过氧化物,混装车辆在库房门口倒车时失控,砸坏液氯钢瓶阀门.引发液氯泄漏。消防人员赶到后用雾状水稀释氯气,控制扩散。稀释氯气的水与车上三氯化磷反应产生热量。造成过氧化物包装桶破损。遇三氯化磷反应导致化学爆炸,引发火灾。  相似文献   

7.
随着《氯碱生产氯气安全设施通用技术要求》的实施,各省市安监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要求进一步提升,东大化学公司液氯最大储存量达到331 t,为一级重大危险源,原有事故废氯气吸收与电解事故氯、氯压机轴封密封气、次氯酸钠生产装置共用,对液氯储存的自动化设施及事故氯处理独立设置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以提高生产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氯气液化能生产高纯氯气,在氯碱企业中起到平衡生产的作用。氯气外泄会严重污染环境,给人类生存与健康带来威胁,所以氯气泄漏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成为氯碱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工艺的改进,对液氯贮存包装区泄漏事故进行了有效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9.
液氯汽车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氯气泄漏,由于罐体安全附件密封点较多,因而绝大多数泄漏发生在安全附件上。运用事故树(FTA)分析方法分析了液氯汽车罐车罐体安全附件泄漏事故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PHAST软件,模拟了氯气泄漏的事故后果,分析了液氯储罐泄漏孔径、泄漏时间、气象条件等不同状况下对事故后果的影响。通过泄漏事故后果模拟结果可以看出,设定的典型泄漏场景下,泄漏孔径和气象条件对半致死浓度最大扩散范围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提供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海青 《安全》2003,24(2):20-20
氯做为一种消毒剂,因其消毒效果好、价格低的特点广泛使用于生活饮水用消毒、污水处理等方面,同时氯气又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气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毒气曾被德国采用。氯气常温下是一种呈淡黄绿色气体,在加压至0.101 MPa、-34.6℃即可被液化,利用这一特点,通常使用的都是充入钢瓶中的液氯,常见的氯瓶规格有50kg、500kg、1000kg。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液氯生产工艺,对生产过程主要物料、中间产品、产品和工艺装置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运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Dow F&EI)对氯气生产过程火灾爆炸风险进行评价,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液氯泄漏事故造成的危害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液氯运输过程安全性评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用于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安全性评估,综合考虑在过程中危化品、人、车、路、环境等五个方面因素对整个过程安全性的影响,得到运输过程安全性等级。运用现有的泄漏模拟公式定量计算发生泄漏事故后所产生的危险区域,为人员疏散提供了决策帮助。最后以液氯运输过程为例进行安全评估,并计算泄漏后危险区域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液氯运输泄漏事故特点,建立运输泄漏事故后有毒气体扩散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模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泄漏事故,并进行风险分析,根据不同浓度氯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和扩散浓度等值曲线,将危险区域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立即致死4个区域。仿真结果表明:固定点源连续泄漏事故的地面有毒气体浓度峰值比移动点源连续泄漏事故的地面有毒气体浓度峰值大,但前者的影响范围通常比后者小。该方法能快速预测出运输泄漏事故后有毒气体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指导事故现场人员及时采取有效安全防护、紧急疏散和组织抢险救援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树脂和铁粉还原法对复合法制备二氧化氯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氯酸盐残液进行处理,对3种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离子交换膜处理后氯酸盐富集质量浓度为13.06 g/L,为进水质量浓度的6.5倍,去除率大于50%,离子交换膜不可重复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富集质量浓度为23.51 g/L,为进水质量浓度的11.8倍,去除率为95%,离子交换树脂可重复使用;铁粉对氯酸根去除率为99%,可连续使用15次。综合比较处理效果、控制条件和处理成本,选择铁粉还原法为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液氯槽罐车公路运输事故原因分析及建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液氯槽罐车公路运输事故频发,对社会及环境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本文结合“3.29”液氯泄漏事故等典型事故,从人、车辆及罐体、道路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分析归纳了导致液氯槽罐车公路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小区域氯气扩散的CFD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一个较小的工厂区域,应用CFD法,分别对氯气连续泄漏和瞬时泄漏的扩散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应用FLUENT软件,分别对两种情况下的氯气扩散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连续泄漏时,建筑的阻挡和涡旋的存在会减慢氯气扩散速度,使得建筑后方氯气浓度比周围空间低很多;瞬时泄漏时,涡旋对氯气扩散的束缚作用非常明显,涡旋内部的氯气停留时间比其他区域长.这些结果可以为应急救援和工厂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液氯储罐一旦发生泄漏,容易在大气中快速扩散,其扩散速度受到泄漏量、外界风速等条件的影响。为了研究不同风速和泄漏量对氯气扩散规律的影响,分别在泄漏量为2 kg、5 kg,外界风速为2 m/s、5 m/s的条件下,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氯气储罐瞬时泄漏后氯气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分布规律,并结合氯气的致死浓度,对氯气扩散区域最大质量浓度分布及其毒性致命损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氯气扩散初期,云团浓度较高,重气效应比较明显,随时间增加云团逐渐增大。泄漏量越大,氯气的扩散速度和致死区范围越大,毒性致命损伤时间越短;风速越大,致死区的影响距离越大,但致死区的影响时间大幅度缩短,能有效降低氯气的中毒危害。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using a greenbelt to mitigate accidental releases of chlorine from a small storage installation. During the field tests carried out with the shrub Thuya orientalis, Linnaeus (oriental thuya), the ability of such a barrier of vegetation to mitigate accidental releases by reducing the chlorine downstream concentrations was investigated. Visible injuries to the shrubs exposed to chlorine have been noticed, since the damaged areas exhibited typical symptoms with needles necrosis and a burnt orange-brown color. Early defoli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vegetation areas directly exposed to the gas plume. It was shown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the greenbelt, the chlorine concentrations were lessened by a factor of 4 at a distance of 5 m downstream from the source. This dilution ability vanished swiftly with the distance downstream from the greenbelt.  相似文献   

20.
氯气瞬间泄漏事故危害区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庚  苏昭桂 《安全》2005,26(4):22-24
以美国应急行动计划指南的ERPG-2值为判定逃生的最低标准浓度,采用帕斯奎尔-吉福德瞬时泄漏点源扩散模型,计算出2kg氯气瞬间泄漏后的烟团半径和最大危害距离.由此可以初步划定出受严重危害的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