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建筑能耗即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其中,以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建筑总能耗的50%~70%。建筑能耗在我国增长空间很大,是我国今后能源消耗的一个主要增长点。而建筑节能不能以牺牲人的舒适和健康为代价,否则节能便失去了意义。所谓的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合理的室内计算参数以实现节约空调能耗的目的,本文以Fanger的热舒适理论及PMV-PPD评价指标为依据并综合考虑我国现阶段国情,得出满足热舒适要求的舒适区,同时以天津地区的办公建筑为例,采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定量的分析了温、湿度对空调能耗的影响规律。由于不同类型的建筑能耗差别很大,本文以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建筑能耗特点并考虑室内热舒适因素得出节能舒适区,从而为选择室内计算参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环保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首次提出把太阳能制冷机的集热器安装在河流上,把冷凝器、吸收器浸泡在河水中;利用水的自然对流,与冷凝盘管中的制冷剂发生对流换热;节能又节约了水资源。应用制冷理论,对集热面积为180m2的空调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及环境效益评价,结果表明:空调系统比电压缩式空调系统可节约运行费用13595.6元/a;寿命期减少CO2总排放量275.4t,对环境空气温度无影响,缓减了城市热岛效应,节省了引发热岛效应的附加能耗约29%,节能及环境效应显著;性能系数比冷却水塔式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系统高6.1%。  相似文献   

4.
略谈绿化与建筑节能降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讨论绿化对建筑周围空气温湿度、空气品质和噪声的影响.对建筑物所处环境及建筑物本身进行绿化可降低建筑物周围微环境的温度、提高空气相对湿度,改善空气品质,降低噪声危害,降低建筑物能耗,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5.
虞洋  杨玉兰 《环境工程》2015,33(5):153-156
建筑使用者热环境改善行为对建筑能耗具有重要影响。对杭州市某办公建筑开展夏季空调使用行为测试。较高的空调使用率以及空调设备对室内热环境的显著改善说明空调使用是该地区夏季采用的主要降温措施。采用逻辑回归构建出夏季空调开启率预测模型。根据所构建的夏季空调开启率预测模型,得出测试房间空调开启室外耐受温度为32.0℃。根据测试期间空调开启时刻温度,得出空调开启室内耐受温度为28.7℃。  相似文献   

6.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建筑事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在建筑事业的发展之中,提高建筑的舒适性、环保性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重视建筑的节能性设计和施工是使建筑事业迈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优秀的节能方案就是对建筑的建设的原材料节约,减少人力的消耗,通过一定的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的暖通空调进行系统节能设计符合这一时代的主旋律。笔者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对暖通空调系统优化和优化设计进行了阐述,对暖通空调存在的功能耗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使暖通空调的能耗达到我国环保的综合指标,使建筑事业走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某建筑应用以PLC为核心,以采集和分析空调系统运行数据为依据,以调整冷冻机组输出冷量和对循环泵等水泵进行变频调速为方法的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分析其如何达到降低空调运行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1 地源热泵在办公建筑中应用天津节能大厦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计方案主要采用地源热泵分别为其中的办公建筑部分提供采暖和空调冷热源,为其中市能源管理培训学校附属住宿部份建筑部分提供冬季地板采暖热源.按照国家《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要求,公共建筑内所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的参数保证办公建筑冬季室内温度在20-22℃(国家标准为≥18℃),夏季空调季节室内温度24-26℃.建筑能耗所占能源消耗比例越来越大,而建筑能耗可以利用温度较低的低品质能量,因此将地源热泵系统在建筑采暖空调领域利用具有极佳经济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理论分析传热系数修正值,讨论了上海地区反射隔热涂料的节能机理;并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特征,采用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计算了反射隔热涂料对该地区办公建筑全年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反射隔热涂料能够降低办公建筑夏季空调冷负荷,同时会增加冬季采暖热负荷,但是增加的冬季热负荷小于降低的夏季冷负荷,故总体来说能够降低建筑能耗,建筑能耗节能量可达8.89 k W·h/(m2·a),建筑能耗节能效率为2.83%,具有一定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是20%-25%,其中暖通空调的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85%,因此供暖系统的运行节能尤为重要。作为耗能主要部分的换热站循环泵电耗已经引起了各供热企业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方式应用于循环水泵节能的方法,并结合大力推行的热计量方式进行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了卷烟厂空调能耗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生产班制、生产模式对于能耗的影响程度。定量给出了典型工况下三种不同类型的生产班制对于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幅度,研究表明三班制的运行班制与两班制相比空调能耗差距约28.5%;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卷包车间的全负荷生产模式、部分负荷生产模式对空调能耗的影响,两种生产模式计算空调能耗差异接近27%;但实际能耗数据差异仅为16%,阐述了空调区域划分与生产区域运行模式不匹配、以及空调系统自控策略导致的空调能耗浪费,因此,卷包车间空调系统在基于生产模式调节及的自控策略优化方面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2.
大型公共建筑一直是我国建筑节能的重中之重,是建筑能源消耗的高密度领域。大型公共建筑除特殊设备使用外,主要的能耗包括中央空调系统能耗、照明系统能耗、冷热水能耗、动力及其他能耗。有些公共建筑在空调、给排水、照明和电气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用能浪费现象。本文阐述了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当前我国重大能源总体要求。公共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工作之一,空调系统能耗是公共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实验室建筑物空调采暖系统,对系统全年运行能耗的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实验室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最终针对能耗影响因素提出了节能改进措施。为实验室空调、采暖系统的节能降耗、系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深圳市政府建筑进行调研,分析了政府办公建筑的空调系统形式及能耗情况,探讨了政府办公建筑的能源管理现状和节能运行受费用支付方式、节能意识水平、缺乏激励措施和管理水平的4个因素制约,提出了对政府办公建筑推行节能降耗的5个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工作通讯》2008,(5):70-70
2007年3月27日,特灵空调与原国家环保总局签署合作协议,将为中国环境保护履约中心大楼提供世界一流的空调节能产品和自控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该大楼的空调能耗,减少因发电而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据悉,此项目是中国“绿色建筑设计”的示范工程,将成为北京的新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6.
三三 《环境》2006,(5):56-59
全面节能,务必节能!当土地、水、电、油等资源一再告急时,作为人均土地资源占有最少的国家,强调节能已成为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我国目前住宅总能耗已占全国能耗的37%,98%的住宅为高耗能建筑,新建住宅仅有5%符合节能标准.我国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同等条件下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的3倍.夏季城市电能消耗的40%都用到了空调上.非常明显,我国的房地产业是真正的“耗能大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为例研究地铁建筑节能潜力。深圳地铁环控系统的能耗约占到地铁系统总能耗的40%,屏电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占总能耗的40%以上。分析深圳地铁的建筑能耗特点并结合国内外现有的节能技术,提出有效与经济合理的节能改造方案,并对节能潜力具体进行分析。通过大系统组合式空调箱、风机的变频节能改造,照明系统的LED节能改造,可实现整个地铁车站5.6%总电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合理用能评估作为一项前置审批工作,可吸收借鉴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对被动式节能、围护结构保温、暖通空调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精细化评估,在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优化建议。应加强建筑竣工后的用能评估,形成闭合环节,确保评估建议的实施,同时达到控制建筑运行能耗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为例研究地铁建筑节能潜力。深圳地铁环控系统的能耗约占到地铁系统总能耗的40%,屏电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占总能耗的40%以上。分析深圳地铁的建筑能耗特点并结合国内外现有的节能技术,提出有效与经济合理的节能改造方案,并对节能潜力具体进行分析。通过大系统组合式空调箱、风机的变频节能改造,照明系统的LED节能改造,可实现整个地铁车站5.6%总电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城市湿地与城市热岛效应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湿地减少速度也在加快,城市热岛效应也在加剧。文章分析了城市化对城市湿地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湿地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以及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居民的危害;提出了保护城市湿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相关建议,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