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是中国27个火山地质公园之一,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在镜泊湖入水、中心区、出水区进行浮游植物定性样品和定量样品的采集.结果表明,镜泊湖浮游植物种类很多,组成复杂.经初步鉴定,2014年共发现浮游植物210个分类单位,分别隶属于8门,11纲,22目,44科,94属,210种.2015年共发现浮游植物222个分类单位,分别隶属于8门,11纲,23目,36科,111属,222种.对镜泊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显示以标准清洁水平为主.  相似文献   

2.
扎龙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扎龙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经初步鉴定,共发现浮游植物60个分类单位,分别隶属于8门、10纲、14目、24科、41属、60种。浮游植物组成和生物量均显示扎龙湿地浮游植物为蓝绿藻型,多样性的分布具有时空差异,从Shannon-Weaver指数分布可以看出,扎龙湿地处于中营养状态,水质状况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相似文献   

3.
对2013年夏季南岔湖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共鉴定初浮游植物6门,8纲,13目,24科,43属,共94个分类单位。其中优势种6种。南岔湖水体属于中污染。  相似文献   

4.
2014年6月-9月,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内浮游植物进行采样监测,共鉴定出藻类植物157个分类单位,包括152种5个变种,隶属于8门11纲20目40科55属。利用PRIMER5.0软件对各样点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聚类(CLUSTER)和MDS多维度分析以及生物环境(BIOENV)连接分析,结果推测湿地内水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TP、TN为影响群落结构变化主要理化因子。  相似文献   

5.
2012年夏季,对黑龙江省大庆龙凤湿地内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共鉴定出藻类植物189个分类单位,包括179中9变种1变型,隶属于6门8纲16目33科67属。利用PRIMER5.0软件对各样点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聚类(CLUSTER)和MDS多维度分析以及生物环境(BIOENV)连接分析,结果推测湿地内水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CODcr,CODmn,BOD,TN和TP为影响群落结构变化主要理化因子。  相似文献   

6.
大庆龙凤湿地藻类植物调查及水质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5月,对黑龙江省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藻类植物进行采样调查,共鉴定藻类植物162个分类单位,包括152种10变种1变型,隶属于6门8纲17目32科63属;大部分常见种类属于中污染带指示种类,结合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评价结果初步推断,龙凤湿地水域受到一定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4年伊春市环境监测站监测资料,对伊春市汤旺河底栖动物和着生藻类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底栖动物全年共定性监测到9个属种,其中水生昆虫8个种属,软体动物1个种属,EPT物种占比在55.6%。全年短丝蜉属作为优势类群。鉴定出藻类植物2门2纲5目10科14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包括13属,隶属于1纲4目9科,其次为黄藻门。  相似文献   

8.
对2014年春季白鱼泡湿地内的硅藻植物群落组成进行初步研究,共发现硅藻门植物69个分类单位,分别隶属于2纲6目10科24个属,初步分析了白鱼泡湿地春季硅藻植物群落的组成,大部分硅藻为普生种类,同时出现了一些嗜碱种类,如:Navicula radiosa(Kützing)、Rhopalodia gibba(Müll)等,还有一些嗜酸和寡盐的种类出现。  相似文献   

9.
石头口门水库藻类种群组成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8年9月5日采集石头口门水库42份水样,制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藻类共有5门,7纲,15目,27科,47属。其中,绿藻门最多,2纲,4目,9科,20属;其次是硅藻门,2纲,5目。7科,11属;再次是蓝藻门,1纲,3目,8科,13属;黄藻门较少,1纲,2目,2科,2属;红藻门仅有1纲,1目,1科,1属。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计算原始水样中的藻类的平均密度。得出石头口门水库藻类的平均密度为3.80×10^4个/L,变动范围在1.00×10^4~8.00×10^4个/L之间。绿藻门属的数量和密度分别占到了42,55%,88.39%,是石头口门水库的优势藻类种群。  相似文献   

10.
对铁岭凡河8个样点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共发现类群3门6纲11目28科63属75种。按照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孤家子、腰寨子、榛子岭水库入口、抚安堡、张搂子样点水体最清洁至清洁;新屯大桥样点清洁至轻污染;榛子岭水库出口、黄河子样点轻污染至中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探讨影响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的环境因子,2014年9月对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9月共采集浮游植物26种,隶属于6门18科24属,其中蓝藻6种,绿藻10种,硅藻6种,隐藻2种,甲藻1种,金藻1种。9月总生物量10.36mg/L,总密度4.25×107个/L。丹库总生物量大于汉库总生物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对草海浮游植物种组现状的调查,草海浮游植物有390种(含变种和变型),分属7门10纲23目41科96属,以绿藻、蓝藻、硅藻居多。浮游植物数量的年平均值为9.343×106cell/L;生物量为5.880mg/L。通过对草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及生物量等的时间变化和水平分布分析,认为草海现属于蓝-绿藻型湖泊。  相似文献   

13.
大李家湾养殖水域浮游动物数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4月至1998年4月对大李家湾养殖水域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大李家湾共鉴定出浮游动物52种,隶属于5门、5纲、15目、33科40属。浮游动物生物量在养殖区内、外月际变化趋势相同,生物量差别不大。1月份生物量最高,11月份最低。在个体丰度上,小型浮游桡足类所占比例较大。同时,分析了浮游动物的分布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苏州阳澄湖的浮游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澄湖是苏州地区重要的综合水源。从2004年3月至10月对阳澄湖进行了3次浮游植物的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83属211种(包括变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有41属103种,占全部种类的48.8%;其次为硅藻门,有20属50种;裸藻门有4属29种;蓝藻门有9属16种;隐藻门有2属3种;甲藻门有3属6种;金藻门有3属3种;黄藻门有1属1种。并对该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优势种、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黄河丰水期和2009年黄河枯水期,对研究区6处标志性区域进行随机采样,采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法鉴定藻类种类,直接计数法统计藻类数量,共鉴定到藻类114种(包括22个未定名物种),隶属于9门11纲17目34科55属。其中,硅藻门47种,占41.22%,以无壳缝目为优势类群;绿藻门24种,占21.05%,为次优势类群;蓝藻门,金藻门,裸藻门为常见类群;隐藻门、甲藻门和黄藻门均为罕见类群。利用藻类群落结构特征、优势种类、藻类污染指数和污生指数等指标对刘家峡水库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刘家峡水库水质在1#、2#样区较清洁,3#、4#样区为轻-中度污染,5#、6#样区为重度污染,与采用粪大肠肝菌、DO指标评价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分别于2013年3月和2014年1月对白云湖水生态构建示范区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2013年3月(构建前)共检出浮游植物3门26属49种,其中硅藻8属13种,绿藻14属20种,裸藻4属16种,分别占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的40.8%、32.7%和26.5%。2014年1月(构建后)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27属54种,其中硅藻7属15种,绿藻15属27种,裸藻3属9种,蓝藻1属2种,甲藻1属1种,分别占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的50%、27.78%、16.67%、3.70%和1.85%。硅藻门和绿藻门是示范区内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浮游植物密度由3.2×106cells/L降至1.7×106cells/L,生物量由7.245 mg/L降至2.625 mg/L,Shannon-wei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别由0.482、3.202、0.086升高至1.081、3.690、0.188,示范区由富营养状态转变为中营养状态,表明种植沉水植物、投放肉食性、滤食性鱼类及螺类等一系列水生态构建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议在白云湖及其他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苏玉  文航  王东伟  孙金华  黄艺 《环境科学》2011,32(7):1945-1951
2009年7月丰水期和2010年1月平水期对太湖武进港区域13个点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丰水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24科46属,以绿藻和蓝藻居多,平均密度为14.8×10^6cell/L;平水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18科29属,以硅藻为优势门类,平均密度为3 113 cell/L.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差异显著,丰水期密度...  相似文献   

18.
潘家口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5-11月对潘家口水库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细胞密度、多样性、均匀度等群落结构及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潘家口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29种41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共21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51.22%;其次是蓝藻门,共8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19.51%。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变化,且以绿藻门占绝对优势,5-7月优势种为小环藻、针杆藻和衣藻,8-11月优势种为假鱼腥藻。浮游植物细胞密度4.74×106~8.24×107cells/L之间,8月份细胞密度最大,6月份最小。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较好,分别在0.01~1.97和0.01~0.94之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对阳澄湖6个点位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91属184种,其中硅藻门为阳澄湖的主要优势门类,硅藻门中的小环藻属占主要优势种.对六个点位的浮游植物结构组成与9个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东湖南与中湖北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其他4个点位差异性较大,pH、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水温是影响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0.
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对大亚湾赤潮高发区澳头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周年调查和分析.共鉴定浮游植物57属118种.其中硅藻为优势类群,共42属84种,占总种类数的71.2%;甲藻11属27种.浮游植物数量分别在春末夏初,秋末冬初出现两个高峰值,年均值为5.68×105 /L.角毛藻属为全年优势属,平均占浮游植物数量的35.4%.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0和0.44.该海域共发现赤潮生物58种,锥状斯氏藻是最常见的甲藻赤潮生物,2003年8月该藻与海洋卡盾藻在澳头海域首次引发甲藻和针胞藻双相型赤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