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饮水问题日益突出,国家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解决,如南水北调工程的修建,大力兴修水库等,但这些水利工程大多是针对城市用水问题,而缺乏对农村饮用水问题的关注,导致了我国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为此,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治理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阐述当前我国农村饮用水源的种类与农村饮用水源的现状,简要分析了造成我国农村饮用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改善我国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问题,保证农村地区的安全饮水。  相似文献   

2.
一是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开展环保知识下乡,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二是制定农村环保规划,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趋势,根据当地的主体的生态功能来确定每个村的发展规划。三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全县各乡镇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建设饮用水源处理设施,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相应标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村已成为我国癌症病的高发地带。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病研究机构指出,当前癌症的发生50%的原因是饮食不当,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饮用水水质差。我国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是我们目前噬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饮用水源问题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我国农村水源改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饮用水源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饮用水源水质超标的成因分析,并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做好水源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防治规划工作,加强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了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淮安某县农村饮用水源中优控污染物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淮安某县农村饮用水源中的污染物检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潜在危害指数法与综合评分法对水源中检出的包括重金属在内的59种污染物进行优先排序.研究结果显示,潜在危害指数法与综合评分法各有利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综合两种方法的筛选结果,淮安某县农村饮用水源中优控污染物为Cd、Hg、Pb、Ni、Cr、As、Cu、苯并(a)芘、五氯联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四氯化碳,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农村饮用水源的管理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6.
浅析四川省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与农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目前四川拥有较丰富的饮用水源,保护实施较好,但其所暴露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从水源污染现状、现阶段保护情况以及污染防治对策三方面,列举10条水源污染问题,对四川农村集中式饮用水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从国家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层面上提出保护措施,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提高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铁岭市南城子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村镇莲花镇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际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侧重研究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村镇环境保护对策,以期为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用水安全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广东省历来高度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先后提出"把饮用水源保护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惜一切保护饮用水源"的要求;并逐渐形成了强化管理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区域管理与流域治理相结合、城市向城镇农村逐步推进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农村地下水源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的问题。采用物元可拓法对广东省粤东地区典型农村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开展了水质评价研究,并提出了地下水水质保护策略。结果表明:该饮用水源污染较为严重,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和菌落的含量较高,其中,锰的超标最为严重。"三氮"中氨氮的污染最严重。经分析,锰超标主要由于地区地质条件背景值超标导致的,而氨氮污染主要由当地农业活动引起。最后,研究提出划分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及科学使用化肥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C市饮用水源风险评价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保护饮用水源、保障饮用安全是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借鉴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地表饮用水源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思路,并根据C市饮用水源的特点,从污染物迁移可能性、污染危害、泄漏可能性以及污染物的量4个方面对C市136个饮用水源遭受污染的风险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有5个饮用水源属于高风险级别,需要对其实施优先管理.这5个高风险的饮用水源具有共同的环境污染特点,即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率高、农业面源范围广,并且点源数量多、污染大. 风险评价结果与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特点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同时也表明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防治工作是保障饮用水源免受污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以广东省四个区域的试点村庄为例,通过对村庄的饮用水源与河流湖库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分析村庄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试点村庄地表饮用水源水质优良,粤西地区试点村庄地下水源受到养殖污染。珠江三角洲和粤北山区试点村庄监测周边河流均为大江大河,水质状况良好。粤西地区和粤东地区监测的试点村庄河流水质均受到重度污染,主要为生活源和工业源影响。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已经逐步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反渗透膜在分散型农村饮用水深度处理中开发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反渗透膜为主,综合集成超滤、微滤、砂滤、活性碳吸附、紫外线消毒等技术措施.设计安装了适合农村自来水、井水、河水不同饮用水源深度净化处理的3套设备。运行结果表明,设备对于饮用水源中的有机物、微生物、色味臭,以及自来水中的余氯,处理效果非常明显。研究成果为解决分散型农村安全饮用水问题.提供了比较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一是抓好源头管理,坚决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二是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监管,定期、不定期组织巡查,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从事养殖和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源的活动;三是加大重点污染源监管,切实防止污染企业偷排污染物,  相似文献   

14.
城市饮用水源保护是关系民生净福利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通过对深圳市供水特征及现状饮用水源保护实践工作进行分析,从管理、经济、政策等方面,为深圳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提出对策建议.本文为我国高度城市化背景下的饮用水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南粤绿讯     
《环境》1996,(10)
花都依法管理巴江河今年六月底,花都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花都市巴江河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办法》,把巴江河饮用水源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巴江河不仅是花都市的主要饮用水源,也是广州市主要饮用水源之一。但近年来由于沿河两岸地区工农业废水和城乡居民生活污水的不断增加,使巴江河水源水质污染逐年加重。目前,巴江河水质污染综合指数为19.39,属于严重污染,保护巴江河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初探——厦门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补偿是环境管理的一种经济手段,它通过调节人类生产活动行为来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本文以厦门市汀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建立汀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确定了汀溪水库引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计算出了汀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2004年—2006年的生态补偿量,并提出了符合保护区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的生态补偿方式,对构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70%以上的饮用水源靠境外供给,饮用水库保护主要集中在对中转水库和自产水源水库的水质保护.深圳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把饮用水源保护作为全市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70%以上的饮用水源靠境外供给,饮用水库保护主要集中在对中转水库和自产水源水库的水质保护。深圳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把饮用水源保护作为全市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深圳通过立法、规划、制定系列综合整治方案和加快治理设施建设等手段,全面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污染治理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选取12个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和4个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发光细菌法监测了生物毒性,通过单因子法评价了毒性级别和安全性。结果表明:两种类型饮用水源的生物毒性相对发光值变化范围为77%~115%,绝大多数集中在90%~100%之间;从生物毒性平均值来看,相对发光值范围为88%~98%,无毒级(相对发光值90%)饮用水源13个,低毒级饮用水源3个。  相似文献   

20.
简◆讯     
环保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近1/5不达标 首次“全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会议”近日在沈阳举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会上强调,有效削减进入饮用水源地的污染物,是饮用水源保护的主要任务。各地要以重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严格排查治理高风险污染源。会议指出,目前饮用水源环境安全保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除了突发事件频发之外,全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近1/5不达标,超标水源影响9000多万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