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童年的春节是在爆竹声中度过的,在我的记忆中,春节最热闹的事莫过于放鞭炮。但一年年过去,每个春节北京城总是硝烟弥漫,满地狼藉,总有不少因燃放爆竹而引起的恶性事故发生。我和大家一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以污染、伤痛、灾祸作为热闹的代价,值得吗?近些年来,北京和许多城市立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此举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几个平安的春节过后,一种新的娱乐品正在悄然兴起,那就是我今天要谈的欢乐球。  相似文献   

2.
在河南某农村站点利用黑碳仪(AE33)对春节前后(2018年2月12日~3月12日)黑碳气溶胶(eBC)进行在线连续监测,获得其质量浓度、昼夜变化及来源.结果表明:春节期间的eBC浓度最高,(8.22±4.17)μg/m3,该时期人为活动对eBC影响最为明显.春节前,生物质燃烧产生的eBC占其总浓度百分比最大,为(41.1±5.3)%,并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降至(26.8±12.0)%.AAE(1.40±0.16)说明,该地区春节前后eBC的化石燃料排放和生物质燃烧贡献程度接近.与城市点位相比,本研究的AAE值较高.春节前后,观测地区的eBC昼夜变化存在2个明显高值时段,分别在7:00~9:00和20:00左右.春节期间的eBC昼夜变化无明显波动.根据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显示,春节期间eBC的潜在源区有山西、陕西、安徽和江苏等省份,其他时期集中在河南、湖北境内.本研究对于识别冬季农村燃烧源排放黑碳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重霾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黑碳气溶胶气候、环境和健康模拟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丹东市2007和2008年春节期间SO2,NO2,PM10自动监测数据和噪声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燃放烟花爆竹使得所有相关环境因素监测数据全都超标,产生的空气和噪声污染及危害相当严重;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自动监测子站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春节前、春节期、春节后燃放烟花爆竹对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PM10和PM2.5的影响。在春节期集中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段里,颗粒物浓度均升高,对PM2.5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中国春节期间大气污染物"春节效应"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利用2014年春节期间(2014-01-17?—?2014-02-14)31个城市(22个省会、5个自治区首府、4个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大气PM2.5、NO2和SO2浓度监测数据,并结合相应时段的气象数据,分析这三种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PM2.5和SO2受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影响较大(受影响的城市分别占66%和58%),而NO2表现不明显(受影响的城市只占16%).此外,春节中期大部分城市三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都比春节前期低,而与春节后期差异不明显.从空间来看,南方城市三种大气污染物浓度在春节中期与春节前期差异比北方城市大.气象要素对不同城市各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影响不同.总体而言,"春节效应"在全国各大城市间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6.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存在春节效应,大量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影响较为明显.2016年春节期间张家界市环境空气质量较差,腊月二十八至正月初六的8天时间中,有一半时间处于污染状态.除夕当日空气质量轻度污染,正月初一中度污染,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影响春节期间该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这与大量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对嘉兴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利用2015年春节期间嘉兴市3个监测站点的常规污染物(PM10、PM2.5、SO_2、NO_2、CO)和南湖区残联站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数据,分析了烟花爆竹对嘉兴市不同功能区和不同空气质量条件下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春节烟花爆竹燃放显著影响PM10和PM2.5的浓度,残联站、清河小学和北部站在23日00∶00达最高值,PM10浓度分别为190、263和147μg·m~(-3),是非春节期间的2.2、2.8和2.1倍,PM2.5浓度分别高达156、158和78μg·m~(-3),是非春节期间的2.6、2.2和2.2倍.烟花爆竹燃放对污染气体的影响存在差异,对CO和SO_2的浓度影响较大,对NO_2和O_3的浓度影响较小.烟花爆竹燃放对嘉兴市老城区大气污染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新城区,对工业区影响最小.污染源减排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比较大,2013—2015年嘉兴市春节期间大气污染物浓度(PM10、PM2.5、SO_2、NO_2、CO)整体要低于非春节期间,平均降幅在6.8%~46.1%之间.二次生成物O_3在春节期间的浓度均要高于非春节期间,增幅为20.1%~22.1%.不同空气质量条件下烟花爆竹的燃放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8.
南燕来 《环境》2012,(1):10-12
俗话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节也是,每年都会如期而至.回眸凝望,那定格在历史深处的春节瞬间正一一向你走来,不管你在与不在.  相似文献   

9.
肖阳 《环境》2012,(1):13-15
在中国人举国欢庆新春佳节的时候,春节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春节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与其本身的文化魅力和价值固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海外华人人数增多、与世界各国家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结果.让我们看看世界舞台上的春节万象吧!  相似文献   

10.
再过十来天就是春节了!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过年总爱与吉祥、如意和福禄之类的祝福挂钩。文玩市场应该说是许多人在春节前乃至春节期间十分乐意光顾的地方。但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在北京的文玩市场,一直以来很受顾客青睐的手捻儿葫芦(寓意福禄)几乎全是美国品种。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春节期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范围暴发,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经济社会活动较长时间处于低水平状态。但是在此期间,北京市出现了两次(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正月十六至十九)污染水平不逊于往年的重污染天气,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北京市2016-2020年春节期间的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判断了气象因素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因素对四类污染物(PM2.5、PM10、NO_2和SO2)的影响程度,进一步研究了在2020年春节期间的两次重污染时段内各个因素对PM2.5的影响程度,最后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春节期间的疫情管控措施对北京市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2016-2020年春节期间:(1)气象因素对北京市的PM2.5、PM10、NO2和SO2四类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其中温度、湿度与四类污染物浓度变化均显著正相关,气压和降水与四类污染物浓度变化均显著负相关;(2)经济活动水平与NO2浓度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经济活动水平强度的降低和交通流量的下降,NO2浓度呈现出降低趋势,而PM2.5、PM10和SO2与经济活动水平分别有正相关、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3)从社会活动来看,燃放烟花爆竹会增大PM2.5、PM10和SO2浓度,同时假期变量对PM2.5和SO2的浓度变化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于2020年春节期间的两次重污染过程来说,气象依然是主要影响因素,但是各因素的贡献值有所不同;春节期间经济活动水平对正月初二至初六重污染过程的贡献较小(2%),而对正月十六至十九有明显的负影响(-20%)。双重差分法评估结果显示,疫情管控对PM10和NO2有缓解效果,而对PM2.5和SO2未见明显影响,这表示疫情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施加了影响。本文不仅识别出了春节期间气象因素、经济社会活动与北京市四类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厘清各因素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方式,而且对进一步改善北京市及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美国宇航局(NASA)的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L1卫星监测数据,通过分析532 nm总后向散射系数、体积退偏比和色比,对江浙沪地区2009—2014年春节期间大气气溶胶光学与微物理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江浙沪地区春节期间大气气溶胶散射强度、颗粒规则性与颗粒大小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颗粒物主要聚集于对流层中低空,使低层大气散射能力增强、颗粒物尺度增大,使对流层中层大气颗粒物不规则性增强;气溶胶散射能力随高度增大单调减弱,不规则气溶胶在6~8 km高度内占比最大,颗粒随高度增大单调减小;对比各年情况发现,散射能力逐年增强.  相似文献   

13.
正"烟花爆竹没了,空气质量好了!"谈起今年春节禁燃烟花爆竹(以下简称"禁燃"),家住云浮市城区的李阿姨表示双手赞成,"不放就不放,我们也向大城市学习,转变观念,转变习俗。"监测数据显示,2月15日至21日春节期间,云浮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较2017年春节期间提高14.3%;PM2.5平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春节期间下降43.7%;PM10平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春节期间下降37.7%。  相似文献   

14.
淼淼 《环境》2013,(1):64-67
伴随着2013年的第一楼晨光,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脚步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俗话说"百节年为首",在全国上下都开始采购各种年货的时候,广东人开始了春节的准备。不过广东的春节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5.
秦朋 《环境》2012,(1):58-60
春节期间,很多人家都会准备美味佳肴,大快朵颐;也会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还会通过视听娱乐,放松身心……但是您想过没有,就在这些习以为常的惯例习俗和现代方式里,却可能隐藏着很多有违环保的不利因素,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或者对节能减排产生影响吗?如何趋利避害、化"险"为"夷",一起看过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问卷星"网络平台,通过发放及分析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春节传统习俗及环境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即使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人们还是普遍希望过传统的春节,享受传统的年味。因此,政府应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为既注重保护环境又能够传承文化的春节提供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春节前夕,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2019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管控工作的函》,倡导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管控;另外,多个城市也相继出台烟花爆竹禁放限放措施。得益于上述管控措施,2019年春节期间广东省在总体气象扩散条件较为不利的情况下,城市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5年春节期间黔江城区主要污染物(PM_(10)、SO_2、NO_2、PM_(2.5))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黔江区城区春节期间集中燃放烟花爆竹造成了环境空气短时间严重污染;对空气中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存在差异,PM10污染最为严重;气象条件是影响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12,(1):6
编者按:今年春来早,跨进公历新一年的门槛还没走几步,中国人的龙年春节就接踵而至了。春节看似平常,其实传承深厚,凝聚族群,现在更是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成了流传在全球各地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春节期间,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利用平远县城区2018年和2019年春节期间(农历初一至十五)的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监测数据,对这一时期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2018年相比,减少燃放烟花爆竹,2019年春节期间的空气质量明显提高,空气质量指数明显下降。燃放烟花爆竹对大气中SO_2、颗粒物浓度的影响最大,SO_2、PM10、PM2.5随烟花爆竹的排放出现浓度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