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金属矿区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污染使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同时污染农作物,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目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很多,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其中生物修复法近年来得到了特别的重视,并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章全面介绍了目前各种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以及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包括修复原理、进展、优缺点等。矿山固体废物和酸性废水导致矿区土壤中富集大量重金属,结合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对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整体修复提出设想,并进一步指出发展方向:将基因工程引入植物的重金属修复;构建菌根-植物-微生物修复体系,促进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土壤环境污染情况异常严重,而环境污染治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针对水土流失与污染物扩散的矿区,可采取植物稳定化与生态工程修复技术通过制定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规范,设计评价标准以及管理政策来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本文首先简述了污染土壤的严重性以及土壤修复治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土壤的具体修复技术,包含了工程修复技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以及联合修复技术,对改善受污染的土壤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锑是一种具有潜在毒性和致癌性的元素,人类的活动造成土壤中锑污染日益严重,锑污染问题已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解锑污染土壤研究的进展,文章在对国内外土壤锑污染研究现状及危害基础上,重点对锑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进行概述,主要包括: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农业生态修复技术、联合修复技术等,以期寻找更高效、更绿色的关于锑治理和修复措施提供参考;对比研究发现,土壤淋洗、固化/稳定化、植物以及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技术实施较易、修复成本低,应用价值广的特点,可为中国锑污染修复提供良好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污染特点及其存在形态和作用机理。分析评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三种主流技术:工程治理措施、化学治理措施和生物修复法,并指出了各自优缺点。也从物理、化学、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方面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及最新进展,就其原理、实例、优缺点和合理应用等问题作了阐述。另外,还着重阐明了修复技术的概念、机理、影响因素、优势及可行性。同时,提出了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见解和看法,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和危害,结合相关案例从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三个方面总结了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现状和关键问题,分析了联合修复、水泥炉窑协同处置、农业生态修复等技术的优势与应用价值。指出了单一修复技术的适应条件和限制范围,认为联合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高效设备的研发是今后我国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前砷污染土壤采用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生物修复。综述了我国土壤砷污染现状,并就目前国内外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优缺点及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化学与生物相结合修复的具体方法、治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而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受污染的土壤能够通过不同途径对人群健康构成威胁.国内外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可分为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以及联合修复,各修复方法适用范围差异较大.结合农业土壤、城市土壤以及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能够提出相应的更加合理的修复措施,最终为相关部门环境污染治理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油田周围普遍存在着土壤盐碱化和石油污染的双重问题,石油污染盐碱化土壤的修复是亟需解决的环境瓶颈问题。本文在分析石油污染盐碱化土壤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适用于盐碱地土壤修复的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以及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与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石油污染土壤的各种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同时对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石油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石油和重金属污染严重,需要合适的修复技术,微生物技术在修复污染土壤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相关技术-生物刺激、生物强化、固定化微生物、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以及电动-微生物联合修复,分析了现有工作的不足,预测了研究趋势;介绍了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吸附技术及微生物-植物、化学钝化-微生物联用技术,阐述了修复过程对重金属的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指出了现有研究的缺陷和可开展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扼要分析了石油与重金属的交互作用和污染效应,提出了两者复合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为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本文综述了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土壤有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化学与生物相结合修复的具体方法、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状况日益严峻,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和修复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主要探讨分析我国现阶段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并分析总结了目前主要的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以期为土壤治理和修复工程提供技术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污染底泥修复研究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文章概括介绍了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及各自的特点,探讨了底泥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目前底泥修复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大类技术。物理修复见效快,但成本高;化学修复成本较低但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修复投入低,处理量大,但处理效率低,难以见效。将这三类技术联合使用,取长补短,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石油类污染土壤,阐述了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复合修复技术中的研究热点,概括了典型技术的原理、特点和研究重点。分析认为:生物修复技术应用较为普遍,当前研究重点在于降解菌株筛选和活性剂制备,可运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理论、DNA诊断和基因工程等手段进行基因重组,筛选或培育转基因生物来提高降解率;物理修复技术效率高、耗时少、能耗高、成本高,需进一步加强尾气处理、能源替代和优化回收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化学修复技术效率高、能耗低,仍存在氧化剂残留、副产物残留、修复成本高等问题,可加强对绿色、高效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的研发;单一修复技术不足以满足当前石油类土壤修复需求,联合修复技术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植物修复技术是通过使用绿色植物修复污染土壤。它主要源于一系列农艺学,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利用影响植物的生物、微生物及植物的化学和物理作用复污染场地,标签昨技术在经济,美学和技术方面比传统的工程修复技术有更大的优点,概述了植物修复领域的研究动向,以便为修复工作者提供背影资料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土壤污染的现状。然后详细探讨了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土壤物理修复方法、土壤化学修复方法、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纳米材料修复技术。针对每种修复方法,介绍了其原理和应用。通过采取适当的修复方法,可以实现污染土壤的修复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导致重金属不断在土壤中累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本文概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对比分析了其适用条件与优缺点,并对我国土壤修复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设新农村,将旅游业引入新农村的建设中,需要治理农村中被污染的土壤,研究土壤修复技术。当前关于土壤的物理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的修复成本较高,在修复被污染的土壤过程中容易破坏土壤原始的形式和土壤原始的生物环境。将生态绿植修复技术应用到土壤修复中,提出新农村旅游规划中土壤污染的生态绿植修复技术研究方法,分析了农村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且农村的环境执法制度不完善。采用生态绿植修复技术,通过植物提取机理、挥发和吸收机理、钝化机理和根系微生物和根系活动机理修复被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农业化的步伐加快,随之环境污染逐渐加重,尤其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容小看,重金属具有不可逆转性,很容易的食物链中积累,因此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简述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就其修复技术——农业工程修复技术、化学和物理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进行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