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环境优先物筛选工作,是一个主要针对有机污染物的牵涉面广、工作量大而又细致的研究工作.这是因为无机污染物品种较少,组成简单,生产量较大(或浓度较高),用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一般都能监测,其毒理也较易确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早已为人们熟知,并在各国早期地面水水质等控制标准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但是对有机污染物,由于其种类和同分异构体繁多,成分复杂,在环境中大多数又是痕量,分离、鉴定技术十分困难,经  相似文献   

2.
当今人类社会已离不开化学物质,世界人类财富的50×10~(-2)源于化学品.但是,化学品也通过生产、流通、使用过程和通过工业、商业、生活等活动以废弃物形式逐年以指数函数递增的势头涌入环境.据估计,现今进入环境的化学品已达10万种以上,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发光细菌法评价排污口污水中总有机污染物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发光细菌发光原理,建立以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T3变种作为毒性测试物种检测环境中总有机污染物毒性的方法,并用该方法评价环渤海排污口总有机物毒性分布状况。测试结果显示,建立的相关方程及相关性显著性检验P0.01,HgCl2 EC50值基本在0.10±0.02 mg/L范围内波动,指标符合方法规定要求,即发光菌监测排污口中总有机污染物毒性测试结果是准确可信的。用发光细菌法评价环渤海20个排污口,其中剧毒占10%,高毒占25%,重毒占5%,中毒占10%,低毒占50%。发光细菌法能客观、快速、准确地反映废水中总有机污染物毒性状况,该方法在水质监测总有机物毒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水体有机污染物分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评述了水体有机污染物分析中GC、GC-MS、LC、GC-FTIR等方法的特性和适用范围,介绍了应用各种分析方法分析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水体有机污染物分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水体沉积物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监测的预处理技术,重点评述了我国水体沉积物中主要有毒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的监测研究现状,认为水体沉积物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研究领域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是广泛开展国内主要河流、湖泊、海洋的监测研究和其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及转化机理、生殖毒性以及污染消减与修复技术研究;加强新型预处理技术及其与大型仪器联用技术的研究;尽早建立水体沉积物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标准及污染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浅谈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监测种类、环境介质、前处理设备、检测仪器、分析方法及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方面,简述了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发展趋势。指出污染物的监测种类将不断增多,监控介质将多样化,前处理设备趋于自动化,检测仪器呈现联用化,监测方法的标准化进程将加快,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将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大气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大气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采样方法和气/固相分配模型,综述了索氏提取、超声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固相微萃取等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直接进样热解析和其他仪器分析方法,对大气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研究进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便携式GC-MS测定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方法.该方法能快速对水体中的54种VOCs进行定性和定量,其相关性r>0.996,检测限为0.05 μg/L~0.97 μg/L,RSD<13.4%,回收率为93.5%~109%,适用于水体中VOCs的应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突发性污染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和完整的应急监测体系。结合3个具体案例,介绍了一套操作性、针对性强的突发性水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方法。提出,在检测未知挥发性有机物时,首先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污染物进行初筛,再用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做准确定性;在检测未知半挥发性有机物时,主要采用液液萃取法进行前处理,采用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污染物定性。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鉴定出样品中未知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可为今后类似的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 Triolein 半渗透膜采样技术 ( Triolein SPMD)采集了淮河信阳、淮南断面水样 ,测定了采样器中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取代苯等有毒有机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在 SPMD酯中高浓度富集 ,使其定性和定量更加容易和准确。根据SPMD酯 水分配平衡理论 ,进一步估算得到目标污染物在水中的平均浓度。本研究证明 Triolein SPMD技术可用于水中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取代苯等污染物的采集和定量分析 ,可在我国的优先污染物监测、控制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Triolein半渗透膜采样技术测定洋河水中的优先污染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Triolein半渗透膜采样器采集了河北洋河宣化至官厅水库河段水样,根据测定采样器中多氯联苯污染物(PCBs)及其它优先污染物浓度,可以估算这些污染物在河段水体中的平均浓度。将结果与同时同地采集的水样,经萃取浓缩后分析得到的结果比较,发现对于不同类型污染物,二者符合程度不同。本研究证明半渗透膜被动采样技术可用于水中多氯联苯等难降解污染物的定量监测,有可能在我国的优先污染物监测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山东省小清河流域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于2021年6-7月采集了小清河沿岸30份土壤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其中16种优先控制PAHs的质量分数,采用特征组成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PAHs来源进行解析,采用风险商值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6种PAHs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总质量分数为59.07~800.86 ng/g,平均值为194.64 ng/g;其组成以高环PAHs为主,平均占比为:高环(45.70%)>中环(30.24%)>低环(24.06%);石油、煤和生物质燃烧源是土壤样品中PAHs的主要来源;7种致癌性PAHs是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其中苯并(a)芘(BaP)和二苯并(a,h)蒽(DBA)的贡献最高;该研究区域土壤中PAHs生态风险较低,但个别采样点污染较重,加之小清河即将复航的影响,须重点关注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正处于大气常规污染物治理与有毒有害污染物治理相互叠加的阶段,挥发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排放显著增加,大多城市环境赋存严重,而污染形势有待摸清。基于美国33种城市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日本23种大气优先控制污染物以及其他国家相关管控,根据我国企业化学品生产排放数据,综述了22种在我国东部经济带普遍存在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环境赋存情况,对其在我国的环境检出、生产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发现苯、重金属等污染物检出浓度较高,多数污染物的最大检出浓度高于国外;国家管控有所不足,建议联合多种管理制度协同加强其风险管理,深度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5.
辽河流域浑河沈阳段地表水重点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美国环保局工业环境实验室提出的化学物质的“潜在危害指数法”,对辽河流域浑河沈阳段地表水和底质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的潜在危害进行了排序,参考国内外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的筛选原则和方法,结合本流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重点控制有机污染物的评分标准,提出辽河流域浑河沈阳段重点控制有机污染物名单。考虑到个别有机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很低,但在底质中相对含量较高,所以将底质的检测结果也纳入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16.
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一种简便的连续萃取装置.对海水中痕量有机物进行富集,大量的海水被萃取后,萃取物经干燥浓缩在毛细管气相色谱上进行了分离,并用质谱-计算机自动检索装置进行了定性鉴定,共确定出36种组分。本方法的检测限为辛烷10ppt。  相似文献   

17.
工业废水对洹河有机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烨  杨卫芳  阎波  李劲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4):204-206,219
采用适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利用GC/MS对洹河水及焦化厂、染料厂废水进行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确定了工业废水对洹河造成有机污染的主要化合物,从而为企业污水的处理和洹河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次有机污染物应急监测实例,结合HAPSITE便携式GC-MS的使用情况,介绍了该仪器在应急监测与处置工作中的特点,并根据使用结果,总结了便携式GC-MS能够迅速确定污染范围,有效确定污染物种类以及快速确定污染状况和污染程度等性能特点,为相关单位对便携式GC-MS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9.
使用2012—2015年无锡市区的6种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对无锡市区各污染物的年度变化、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12—2015年无锡市区SO_2、O_3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且趋势显著;NO_2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但不明显;CO、PM_(10)、PM_(2.5)的质量浓度年际变化比较平稳。(2)无锡市区SO_2、NO_2、PM_(10)、PM_(2.5)、CO的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均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O_3的IAQI则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3)SO_2、NO_2、PM_(10)、PM_(2.5)、CO浓度间呈两两正相关,且相关性极显著;O_3浓度与NO_2、CO呈显著负相关,与SO_2、PM_(10)、PM_(2.5)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4)分析了无锡市区各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5)SO_2、NO_2、PM_(10)浓度周内变化具有\"周末效应\"的特征,而O_3、CO和PM_(2.5)浓度周内变化出现\"反周末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