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孙钰 《环境保护》2007,(13):4-6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近日,本刊记者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安全问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金鉴明.  相似文献   

2.
孙钰 《环境保护》2007,(7A):4-6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近日,本刊记者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安全问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金鉴明。  相似文献   

3.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一项全球性任务,也是全球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和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  相似文献   

4.
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该次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的“原则七”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措施,以防止那些可能危及人类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破坏环境舒适或干扰海洋的其他合法利用的物质对海洋造成污染。“该原则吹响了对海洋环境进行全面保护的号角。  相似文献   

5.
正水生生物是一个重要生物资源类群,是改革开放以来受损最严重的资源类型之一。因分类阶元复杂、物种数量多、生境类型多样、环境敏感度高、与经济发展及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监测研究难度大等原因,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的难点,管理实践证明,建立保护区是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资源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农业部门已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生生物湿地示范区保护体系。截止2014年,农业部系统已建立各类水生生物保  相似文献   

6.
加强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是一个战略抉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立生编者按:张立生同志的这篇文章,可读性很强,他建议我国的农业资源调查应向生物资源倾斜,应作为一个战略重点。我国有着巨大的生物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然而在调查研究、综合开发、利用保护...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洞庭湖区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之一,复杂多样的湿地类型和生态环境蕴含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放利用,导致了洞庭湖区湿地面积和景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湿地生态功能也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本文分析了洞庭湖区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的意义,湿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了洞庭湖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种类繁多的野生生物资源,同时还具有优良的培育品种和动植物养殖经验。但是,由于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物资源的利用更加频繁,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本文阐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9.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生物有机体中,从而为各种生态系统提供了第一性生产。目前,人类利用的农产品只是生物资源的一部分,大量的有机残体(植物秸秆、柴草、枯枝落叶、农副渔产品加工的下脚料等)有的用于沤肥、有的用作燃料,大部分则在自然状态下被微生物分解,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有机残体中的化学能大部分没有被人类重新利用。这是生物资源利用上一个极大的浪费,也是农业生产上一个极大的损失。运用生态学原理实现有机残体资源化,可全面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为农…  相似文献   

10.
几百年来,人类不断地改变着世界生物群落,改变着物种的分布以及物种间相互生态作用的性质.本文简单介绍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生物群落的变化状况,目的在于使人们对生物资源的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湿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湿地资源研究是对湿地资源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进行调查和评估,揭示湿地资源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湿地资源的影响,协调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关系。论文分析了湿地资源研究的现状与战略需求;国内外在湿地资源监测,湿地资源功能评价,湿地水资源与生态恢复,湿地生物资源保护,湿地与全球变化,城市湿地与城市湿地公园,湿地生态旅游,典型区域湿地动态演变与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等领域最新进展。并结合国内外湿地资源研究发展趋势,指出了未来湿地资源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资源     
资源泛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资源可分为三种类型。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它们属于完全的自然物,亦即未有人类劳动的参与,否则即为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13.
广东罗浮山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浮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是驰名中外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也是广东省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201科676属1168种,分别占广东维管植物的718%、411%、166%。罗浮山生物资源很丰富,有药用植物和油脂植物等,也有不少国家保护植物和保护动物,而且自秦汉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论文对罗浮山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提出了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环境伦理规则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资源具有多种价值,而人类的活动正导致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减少。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一个热点。本文在介绍生物多样概念的基础上,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规则为:生物资源享用的平等原则,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的平等原则,生物多样性保护费用分摊的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建设和发展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我省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较快,自然资源开发强度大,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亦大,生物资源不断减少,已经危及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  相似文献   

16.
生物多样性公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序言缔约国, 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价值, 还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进化和保持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性, 确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关切事项, 重申各国对它自己的生物资源拥有主权权利, 也重申各国有责任保护它自己的生物多样性并以可持久的方式使用它自己的生物资源, 关切一些人类活动正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减少, 意识到普遍缺乏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资料和知识,亟需开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2012,(13):4
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然而目前,人为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将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我国肩负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神圣职责。20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戮力同心,生物多  相似文献   

18.
那西 《世界环境》2004,(3):45-47
当今世界.由于社会、人口的发展和科学文明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无论在量还是质的方面都在不断提高。而生物资源在提高其速度进行大量繁殖的过程中.一方面因受时间、空间因素及开发方式的制约.保持着一定的增长速率: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需求日益多样化.消费量也在急剧增加。因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妥善保护生态系统中物种遗传的多样性.不仅成为保护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当务之  相似文献   

19.
(一) 人类很早就在实践中自发地或自在地认识到自身与环境的依存关系,从而注意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相互关系。我国古代《王制》就记载:“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五谷不时,果实不熟,不粥于市,木中不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为了“山泽多禽兽”“鱼鳖优多”,而且设官吏管理,川衡掌握川泽的禁令,管水产;迹人掌握苑圃田猎的政令。当时大都只重视生物资源的保护。从十六世纪以来,为人类所直接杀灭的鸟类约有140种,兽类有110种,其中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由于资源过度利用、工程建设以及气候变化、基因技术等对物种安全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影响。生物多样性下降、物种流失等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山水林田湖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