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时岚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1):32-32
提出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冶炼厂烟囱烟灰中铊的分析方法。试验表明:方法检测限(3σ)为0 11mg/L,回收率在92%~103%之间,相对标准差<3%,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
张晓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1,3(4):40-40
以往对锌的测定,多采用双硫腙比色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和EDTA容量法,但这些方法不是准确度差,就是操作繁琐不易掌握.实验证明,改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且操作简便等特点.这不仅提高了监测工作的效率,而且避免了以往由于用化学试剂量多而引起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
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铊的分析条件进行优化,并比较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仪器的最佳分析条件为: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分别为700和1 600℃,进样量为40μL,基体改进剂为0.5%的钯与硝酸镁。直接进样、MIBK萃取法和铁沉淀富集3种前处理方法对应的检出限分别为0.76,0.07和0.02μg/L;分别测定5,0.5和0.1μg/L含铊水样,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2%,6.1%和8.4%,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91%和88%,即3种样品前处理方式下,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环境水样中铊均具有较好的测定效果。直接进样法适用于铊浓度较高的水样,MIBK萃取法和铁沉淀法则适用于较清洁水样。 相似文献
4.
采用硝酸消解样品,氘灯背景校正技术消除非特征吸收和光散射影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银,方法简便可靠,检出限为0.010 mg/L,RSD为0.9%~6.6%,加标回收率为93.0%~101%. 相似文献
5.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瑞娣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3,5(2):32-34
原子吸收分析方法作为元素分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已广泛地应用于科研,生产和检测等各个方面.而且,火焰原子吸收法具有选择性好、测定精度高、应用范围广和快速简单等优点.同时由于仪器价格低廉,而成为一般实验室的常规分析仪器.锶的分析方法近年来有比色法,该法需严格控制pH,需有机试剂萃取,操作方法繁琐,特别存有稀土元素时干扰严重;石墨炉 相似文献
6.
顾咏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5):31-32
对浓缩火焰原子吸收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表水中痕量铜和镉的结果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间无明显差异,加标回收率为88.7%~103%,可互相替代,等效使用。 相似文献
7.
孙福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0,2(4):40-43
常规方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硫化物,水样都要作预处理.因预处理的方法不理想,造成硫化物的损失和分解,回收率较低;或是不能有效地分离干扰物,使分析结果产生较大正偏差.近年来发展的间接测定法仍有回收率低或氧化还原难掌握等缺陷.因此,建立一种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的硫化物分析方法,已列为国家环保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8.
9.
顾咏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6):28-29
将高灵敏雾化技术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并测定了烟尘样品中的低含量铅,取得较满意的结果。当采样300L、样品溶液为25mL时,铅的检测限可达0.0012mg/m^3,方法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mg/L-1.0mg/L,相对标准差小于4.5%,加标回收率在87%-97%之间,并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冻干法-全量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畜禽粪便中铜和锌,优化了试验条件.铜和锌分别在0 mg/L~3.00 mg/L和0 mg/L~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分别为6 mg/kg和2 mg/kg(按取0.5 g试样消解定容至50 mL计算),粪便试样测定的RSD分别为1.3%和3.7%,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4%和107%. 相似文献
11.
以\"1.20\"嘉陵江铊浓度异常事件应急监测为例,阐述了《重特大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规程》在应急监测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了应急监测全过程中的监测方案编制、样品采集安排、监测实验室设置、监测方法选择、监测结果报送、污染趋势预测以及应急状态终止等内容,结果表明《重特大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规程》能够指导应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该案例可为相关突发水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和应急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应用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成功地测定了土壤中的铜。在制备土壤样品悬浮液过程中,对悬浮液的酸量、悬浮剂的浓度及土壤样品粒度的影响等均进行了试验。样品在( 105±2 )℃下烘干4h,研磨过200目筛,加入1 5g/L琼脂悬浮剂10mL和适量硝酸,使样品呈0 2mol/L硝酸悬浮液,充分混合振荡,直接上机测定。通过测定国家土壤标准参考物质,表明该法准确可靠。为进一步验证该法的适用性,又测定了实际土壤样品,且与常规法作了对比,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而悬浮液的制备更为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运用自动监测网络与实验室验证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测定湘江流域衡阳段干流与支流铊浓度,分析铊浓度与溶解氧含量、氨氮浓度及叶绿素a浓度等水质指标的关系,进而对湘江流域衡阳段铊污染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8月上旬,湘江流域衡阳段干流铊污染的来源主要为多支流污染汇入。其中,松木下游断面铊污染极有可能来源于支流上游企业排放,江东水厂断面铊浓度异常的原因主要为溶解氧降低、死藻富集。该案例可为我国铊污染应急监测及污染原因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水体铜络合容量的测定与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水体中存在的络合配位体与受纳的重金属污染物能产生一定的络合反应,通常可以用络合容量(ComplexCapacity)来表示天然水体的这一特性,它实际上反映水体中络合配位体(有机的或无机的)含量的多少,对研究水体自净能力和重金属在纳污水体中的迁移有实际意义。本文用铜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水样,结合在线富集-FAAS测试技术,求得天然水体的络合容量和条件稳定常数,并对常量干扰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水体pH5.0~9.0范围内,对络合容量测定无显著干扰。Cl-、SO2-4、HCO-3以及OH-可与Cu2+形成各种无机络合态铜,样品回收率为98.0%,测定络合容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9%,条件稳定常数的相对标准偏差为8.4%。此外,还调查了郊区某水库络合容量的水平和垂向分布特征,并探讨了络合容量与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叶绿素a的相关关系,水样pH太低,有机络合态铜解离,宜造成结果偏低。 相似文献
18.
用 WF 8型在线富集进样器与火焰原子吸收光度计联用 ,应用于水中痕量 Cu、Pb、Cd的测定 ,其富集倍数分别是 1 2 2、1 3 6和 94倍 ,测定的精密度分别是 3 7%、2 8%和 3 9% ,检出限分别是 0 4 7、1 3和 0 2 2μg L,在地表水样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 94 2 %~ 1 0 0 %、98 8%~ 1 0 7%和 1 0 8%~ 1 2 0 % ,并对 WF 8型进样器与火焰原子吸收光度计的成功联用 ,提出了一种新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9.
用加热浓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环境水样中的镍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镍的各项指标均在要求范围,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均<7.1%,表明两种方法可以视为等效方法,作用可以相互替补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