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种经济植物对重金属吸收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我国大气中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防治方法,除必须采取的工业治理措施外,还应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自净作用。 绿色经济植物对大气中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及在植物体内的分配规律,这方面研究目前在国内还不多见。我们选材经济植物的目的是为重金属污染地区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生物防治途径,从而防止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相似文献   

2.
三种经济植物对重金属吸收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我国大气中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防治方法,除必须采取的工业治理措施外,还应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自净作用。 绿色经济植物对大气中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及在植物体内的分配规律,这方面研究目前在国内还不多见。我们选材经济植物的目的是为重金属污染地区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生物防治途径,从而防止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同时  相似文献   

3.
城市大气氟化物与植物含氟量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城市大气环境中受氟化物污染的情况有日趋加重的苗头,特别是在排含氟废气的工厂(如磷肥厂、钢铁厂、城市郊区的砖瓦厂等)附近区域。大气氟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然而,利用植物对大气中氟化物的吸收、积累功能,在氟污染区域内选种某些植物亦可起到净化大气、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相关程度如何?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植物与大气中氟化物之间是否也同样存在着  相似文献   

4.
石油的开采、加工、输送及使用过程中,对大气、土壤、水体带来了严重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尤为严重。植物修复以其处理成本低、吸收污染物的生物量大等优点已成为人们普遍能接受的去除污染物的首选技术。植物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去除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即植物直接吸收有机污染物;释放分泌物和酶,刺激根区微生物活性和生物转化作用;增强根区的矿化作用。植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有:环境条件、污染物的浓度和滞留时间、营养元素、表面活性剂、根系分布等。通过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机械-微生物-植物多技术联用等措施,可提高石油烃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5.
筛选抗氯、吸氯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植物都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减少污染物的含量,从而起到净化大气、保护环境的作用。因此,造林绿化净化大气是当前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们以昆明电化厂为对象,针对该厂受到氯和氯化氢气体污染,在污染区进行实地调查、对比栽种试验和人工熏蒸氯气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土壤中苯酚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污水灌溉和运输事故等原因造成土壤苯酚污染的事件多有发生,处理土壤苯酚污染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本文根据土壤中苯酚的水运移,土壤颗粒对苯酚的吸附、土壤微生物对苯酚的降解、植物的吸收、苯酚的挥发等特性以及各种治理方法,提出土壤中苯酚污染的净化与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导致我国PAHs(多环芳烃)排放量居高不下,直接造成土壤和大气PAHs严重污染.为了探明PAHs在冬小麦体内的积累过程和调控机制,在系统分析PAHs在冬小麦体内的吸收、转运和富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冬小麦PAHs根系吸收和叶面吸收影响因素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 小麦根系对PAHs的吸收包括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方式,其中主动吸收是一个载体协助、消耗能量、PAHs与H+共运的过程;被动吸收除了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简单扩散外,水-甘油通道也参与了该过程. ② PAHs通过气态、颗粒态沉降到小麦叶面角质层或直接通过气孔进入叶片. ③ 影响PAHs根系和叶面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PAHs理化性质、植物生理状况、环境因素等. ④ 小麦根系吸收的PAHs可以向地上部转运,并且与辛醇-水分配系数(KOW)、蒸腾速率、土壤中氮的形态和浓度有关.主要问题:① 对于小麦叶片吸收的PAHs向基运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② 农田生态系统中冬小麦往往遭受土壤及大气双重污染,根系吸收及叶面吸收分别对其体内积累PAHs的贡献尚不清楚.因此,需关注韧皮部、木质部在PAHs转运中所起的作用;利用同位素示踪、双光子激发显微镜等先进技术观察和跟踪PAHs如何进入小麦以及在小麦叶中的转移和分布,阐明PAHs叶面吸收的微观机理;注重大田试验研究,为揭示冬小麦对PAHs的吸收、积累及调控机理,同时也为有机污染地区生产安全农产品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森林与大气污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森林对大气污染净化及大气污染对森林危害,分析了森林吸收、中和的机理和大气污染物污染森林植物的作用机理。对大气污染作用于森林植物的阈值进行了讨论,指出高于该值时影响污染危害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叶片理化指标与绿化植物净化大气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叶片背面有大量的微小气孔,植物通过这些气孔进行呼吸,因此可以净化大气中的污染物.通过对浦东新区种植的香樟、广玉兰、夹竹桃、石楠等4种常见的绿化植物叶片采样,测定其理化指标、含硫量和含氮量.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在4种研究的绿化植物中,叶片含硫量和含氮量较高的是广玉兰和香樟香樟吸收SO2、NOx的能力最强;广玉兰抗酸性气体侵害的能力最强.(2)植物叶片细胞液的pH值,对酸的缓冲能力与叶片中硫和氮的含量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是植物吸收、净化大气中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主要控制因素.植物叶片中pH值越高.酸缓冲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吸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SO2、NOx等).  相似文献   

10.
煤尘污染是煤港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煤港在装卸运输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煤尘,污染港区及其周围的大气,带来很多危害或危害威胁。如小颗粒煤尘被人们吸入肺内,可引起煤肺等损害人体健康的疾病;煤尘落在植物叶片上,会减少叶子的透气性,减弱植物的光合作用,引起植物细胞的坏死,煤尘落到住宅、衣物和公共建筑上,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煤尘在名胜古迹和风景区降落,会对大家为保护历史文物和旅游事业所做的努力,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大气中的煤尘达到一定浓度,还可能引起爆炸;煤尘的逸散,会对煤炭资源带来不可低  相似文献   

11.
植物根系环境氯、硫含量对叶片氯、硫含量和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来的报道,植物叶片含氯、硫量与大气中氯、硫污染程度有密切关系。根据叶片分析资料,可以估计大气氯、硫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把同一大气环境中各种植物叶片氯、硫含量作比较,可以用来评价植物净化大气中氯、硫污染的能力。但是,根系环境中氯、硫含量对其在叶片中的含量有无影响,叶片含氯、硫量的多寡是否会影响植物对大气氯、硫污染的抗性,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植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界是整个生物界的一部分,植物分布的范围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植物在自然环境的物质循环中起到了积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不断地释放氧气,补充了动植物和人类呼吸、燃烧等耗氧造成的氧不足,对保持大气中的氧的平衡作出了贡献。然而,植物的贡献不仅如此。近几十年以来,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映比人类灵敏的多,以二氧化硫为例,当它的浓度在0.3%时,敏感植物就会出现受害状态,而浓度在1%一5%时,人才闻到气味,10%—20%时才会引起咳嗽和流泪。因此,人们利用植物对污染物较敏感的特性,对环境污染物实行监测,根据植物反应的“症状”来观察和掌握环境污染的程度与污染范围,收到很好的效果。一、植物监测大气污染与植物净化大气污染除了放射性的污染外,通常所指的主要是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在各种有害气体中,二氧化硫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对植物危害最大的一种气体。二氧化硫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后,被叶肉吸收,转变为亚硫酸盐离子,然后,又变成硫酸盐离子。它能破坏叶子里面的组织、细胞和叶绿素,使叶子出现一块块伤斑,严重的还会发黄,干枯而脱落。其他,如氯气、氟化氢、二氧化氮、氨气和光化学烟雾等,也都能破坏植...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大气氟污染对树木监测和评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不是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但大多数植物都含有微量氟,其正常含量因种类而异,一般在0.5—25ppm之间。大气中气态氟化物主要从叶片气孔进入体内,但不常损伤气孔附近的细胞,而是顺着输导组织向叶尖和叶缘移动并在这些地方逐渐积累起来,有的则与叶肉组织内钙质反应,生成难溶的氟化钙沉淀。植物从大气中吸收的氟一般主要积累在叶中而不易转移到其他部分,而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氟也很少向叶片转移。因此,叶片中有较高的氟含量就表明空气中存在氟化物。这为利用叶片中含氟量以监测和评价大气氟污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植物叶片对大气中的氟具有一定的吸收和积累的能力,其积累量常与大气中的氟含量成正相关。当积累量超过植物对氟的抗耐性能时,植物就会因体内生理指标的改变,代谢机能失调而发生病变,以致死亡。因此,分析植物叶片的氟含量,是监测大气氟污染,评价植物是否受氟伤害的有效手段之一。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峨眉县境内,海拔3098.8公尺,是著名的风景区和佛教圣地。“七五”以来,峨眉山高山区的主  相似文献   

15.
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对各种污染物都有吸收、积累、分解和代谢作用,降低大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保持大气层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减少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减弱躁声,杀菌除尘,净化环境污染;同时,由于不同植物对不同污染物的敏感性不同,又可用来监测预报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植物叶片中氯、硫含量与叶龄和季节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净化大气,减少和防止污染,而且也可以用来作为监测环境污染、评价环境质量好坏的有效手段之一。植物受污染后,体内的生理指标及化学成分含量也会随之改变,进而会从形态上表现出不同的受害症状。分析叶片污染质含量借以监测环境和评选抗污植物等在国内外已有许多报导。虽然叶片污染质含量是受许多因素影响,但相对来讲,植物叶片的污染质含量比空气中污染质的浓度稳定。植物对环境中各种  相似文献   

17.
化工厂排放SO2对周围植物的影响大气中SO2的浓度与植物叶片中的硫含量有一定的相关关系。通过对化工厂周围19种植物受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监测测定,根据植物叶片中疏含量间接地判断出大气被SO。污染的程度及植物对SO2吸收与抵抗能力的强弱。摘自《化工环保》1996-4赖宝华论初期污染雨水,后期清净雨水自然分流切换设计对炼油、化工装置区进行初期污染而水、后期清净雨水分流排放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对目前初期、后期两水分流切换装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较普遍采用的人工手动切换和自动控制电切换中存在的问题,以工程实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8.
植物监测法评价大气中SO2污染状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植物对大气环境中SO2的吸收作用,进行监测分析,不受仪器设备限制,直接反映出大气污染物SO2对生态环境影响湿度,为综合消除污染提供参考依据,并在植物监测方法进行一次探索。  相似文献   

19.
比浊法间接测定植物中的含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比浊法间接测定受大气中SO2 污染的植物的含硫量 ,并通过大气中SO2 的含量与植物中含硫量的相关性分析 ,可以了解植物受SO2 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植物修复大气污染物SOx,NOx和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从植物吸附和固定、植物降解、植物转化修复、植物同化与超同化和根际作用5个方面阐述了植物修复大气污染的机理。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植物修复污染大气是一种有前景的、安全可靠的绿色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