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用后浇带的方法,可以达到控制混凝土水池裂缝,取消或扩大永久伸缩缝间距的目的,同时介绍了后浇带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用后浇带的方法,可以达到控制混凝土水池裂缝,取消或扩大永久伸缩缝间距的目的,同时介绍了后浇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素混凝土侵彻效应研究对防护工程设计和钻地武器战斗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卵形头部弹丸侵彻素混凝土数值模拟分析,结合Young公式和空腔膨胀理论在侵彻深度和侵彻过载等方面对素混凝土侵彻效应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数值模拟分析具有较好的可信度,丰富了素混凝土侵彻效应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水工构筑物设计中的地下水位确定、伸缩缝设置、总体布置及设计与施工配合等问题。设计在满足国家有关政策、规范要求的同时,要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5.
管内混凝土灌注是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中的关键程序,会影响成拱阶段及成桥阶段的应力、变形及安全稳定性。为探索合理的管内混凝土灌注顺序,以云南某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使用MIDAS-Civil分析了8种灌注顺序对模型成拱阶段的拱肋应力和变形影响。结果表明:先下后上法能有效减小拱肋应力和变形,而内外顺序和上下交替顺序对拱肋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典型的CFB锅炉结构及膨胀特性的分析,提出针对该类锅炉的导向装置的设置方法及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瓦斯抽采漏气,开发了1种具备后期膨胀的二次膨胀材料(DE),以水泥基材料为对比样,利用自制的膨胀力测试装置,以XRD和SEM分别表征其膨胀力及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水泥基材料,DE材料的膨胀力明显,并表现出显著的时间效应,且DE材料的膨胀力随约束刚度增大而增大;水化1 d时, DE材料较水泥基材料生成更多的钙矾石(AFt)晶体;随着DE材料水化,AFt晶体不断增多,且水化7 d后AFt晶体发生延迟膨胀,这是引起DE材料后期膨胀的主要因素;工程应用表明DE材料可提高瓦斯抽采浓度及纯量,有效改善抽采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受损综合评判的现状,指出常规检测方法的不足;系统地阐述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的原理和优越性,提出运用冲击回波法检测火灾后有缺陷的混凝土结构,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小波分析,提取反映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的特征信息,实现结构损伤检测。实测表明,使用冲击回波法可快速、准确检测火灾后混凝土内部缺陷,通过小波变换对回波信号的奇异性进行检测分析,能有效消除噪声干扰,并准确检测出缺陷位置,可以提高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检测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9.
薛建 《劳动保护》2010,(11):98-99
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临时设施,施工企业在砌筑砖墙、浇筑混凝土、墙面装饰和粉刷、设备及结构构件的焊接安装时,都需要搭设脚手架,以便站在上面进行施工操作。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大跨桥梁的伸缩缝服役性能以确保其安全运营,提出了一种桥梁伸缩缝温致位移概率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伸缩缝服役性能劣化预警。首先,基于正常服役状态下获取的长期监测数据对桥梁结构温度场及其伸缩缝位移的联合概率密度进行建模;其次,利用该模型对未知服役状态下温致伸缩缝位移的条件概率密度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对比伸缩缝位移的实测值和预测概率密度评估其服役状态。采用某大跨斜拉桥的监测数据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建立结构温度场和伸缩缝位移的联合概率密度模型,且能准确预测温致伸缩缝位移的条件概率密度;其对伸缩缝服役性能劣化的预警能力亦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渭云 《火灾科学》1992,1(1):31-36
本文介绍了四川消防科研所自1972年以来开展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耐火性能研究工作中关于硅酸盐水泥制品在火灾温度条件下膨胀、爆炸与开裂方面的实验研究情况。通过对有关各类以硅酸盐为重要成分的建筑构件和制品的反复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初步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膨胀、爆炸以及开裂的物理、化学变化特征。着重指出了应用于建筑中的硅酸盐水泥制品-诸如混凝土构建或装修板材之类,它们的这些特性对建筑物的防火、灭火都有很大的威胁,应该对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和预防对策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避免因制品的破坏而导致火灾蔓延和减少消防人员在扑救火灾过程中所造成的不必要的伤亡。  相似文献   

12.
以施工现场人因差错真实准确的调查实测数据为依据,笔者采用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建立了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人因差错发生及其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规律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模拟计算程序。将该模拟计算程序所得的考虑人因差错的混凝土强度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的混凝土强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该数学模型和模拟计算程序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也是比较合理的。上述模拟计算结果为考虑人因差错的结构安全性分析以及人因差错的有效控制措施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岔河特大桥地处海拔高、干燥多风的恶劣气候区,是青藏铁路的咽喉工程,按总体部署须跨越寒季施工,依据高墩薄臂特点,优选拆装式大模板施工方法。该项技术采用试验研究、理论计算分析、现场监测分析等手段,使现场量测与设计数据、施工管理等工程信息相结合,并反馈于施工过程中。利用成熟度法对砼早期强度进行预测和估算,以确定下道工序的时间和对混凝土质量进行预测;采用双层保温层及内置供热系统形成高原高寒高墩薄臂负温混凝土保温加热养护技术;选用塔吊配合整体拼装式模板的高墩施工技术,成功解决空心薄臂高墩快速连续施工和寒季砼加热养护的难题,实现了高墩流水化、机械化作业。以温度为主线的信息化监控技术是该技术成果的创新内容,该创新成果对于高寒地区,尤其对青藏铁路、青藏公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具有广泛应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评估与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现场勘察、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给出了通过收集火灾现场的有关资料对结构损伤进行判定的准则.并根据材料性质对损伤进行分类,提出了对于不同的损伤等级根据维修准则选择喷射混凝土、树脂维修、加覆层维修等不同的维修方法,通过维修可以保证结构的强度、稳定性、耐火性和外观特征.  相似文献   

15.
The focus is on the issue of waste management when constructing and recycling lightweight concrete (LWC) with aggregates containing expanded glass. 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cycling of concrete from lightweight aggregates, and on the important issue of environmental and waste manage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cycling LWC such as density,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a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normal existing concrete from lightweight aggregat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recycle lightweight concrete construction waste. The described method shows great possibilities for increasing the use of construction waste materials from LWC containing expanded glass, in order to benefit from better use of the available capacity from existing construction was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nsity,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from the new recycled material were compared with normal existing concrete from lightweight aggregates, such as changes in dependency on the type and parts of waste as well as its new binding components. Thus, a new recycled material has been created with new characteristics of density,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which is conform to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class and rules on heat protec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use in buildings (SI OJ RS No. 42/2002). Laboratory density,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tests results showed that LWC can be produced by the use of waste LWC with aggregates containing expanded glass. However, the use of waste LWC with aggregates containing expanded glass seems to be necessary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eaper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WC.  相似文献   

16.
适当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安全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结构的安全性是结构设计最主要的追求目标。笔者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 0 0 10— 2 0 0 2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 0 0 0 9— 2 0 0 1较原规范在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必要性、所作的重大调整以及途径问题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拼宽混凝土桥梁在温度效应下连接缝位置产生的界面剪应力问题,考虑施工过程中现浇拼接缝混凝土各项参数的变化,以某高速公路拼接桥梁为研究对象,基于初等梁理论提出1种考虑纵向温度应力的拼宽桥梁界面剪应力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拼接缝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改变对拼接缝界面剪应力的数值和分布形态影响较小;新梁和旧梁的线膨胀系数差异越大拼接缝界面剪应力越大;研究得到不同拼宽宽度下拼宽桥界面局部剪切柔度修订值的变化规律,并拟合变化公式。  相似文献   

18.
系统介绍了混凝土结构检测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总结了我国目前可靠性鉴定三种方法的主要理论、优缺点及使用范围,并指出耐久性对可靠性鉴定的重要意义,以及耐久性评估所采用的理论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桥梁裂缝宽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桥梁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裂缝宽度可以用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理论厚度和环境湿度等因素来控制。为了研究以上4个因素对裂缝宽度的影响,以贵州某空心板桥为例,使用Midas/Civil进行建模分析,并用均匀试验设计法来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配筋率以及环境湿度的影响较大,混凝土强度和理论厚度影响较小。所得结论为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温后不同类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对高温后C40和G50普通混凝土以及C80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描述了试验现象,探讨了火灾温度、恒温时间、试件尺寸、冷却方式和混凝土类型等因素对高温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高温后不同类型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等经验计算公式和高温后混凝土轴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达式.试验研究表明,随着火灾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增加,高温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整体上呈降低趋势,而峰值应变逐渐增加;在火灾温度、恒温时间恒定时,试件尺寸越大越不利,喷水冷却不如自然冷却,高性能混凝土不如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