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定量综合集成模拟处理复杂系统的方法,应用于宜昌市城市环境灾害防御决策中,经定性与定量计算,提出宜昌城市灾害防御多目标管理决策结论,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实际可行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2.
灰色局势决策用于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灰色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根据各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将灰色局势决策法应用于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与水质距离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灰色局势决策法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有时序多目标决策方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并分析讨论了该方法在水库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的评价排序结果与实际环境质量状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自组织神经网络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环境监测优化布点方案的决策,与模糊聚类方法的实例进行了比较,本方法不仅实用、有效,而且具有编程简洁,实现容易,效率更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局势决策级数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局势决策级数法对武汉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同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主分量指标法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运算简单,勿求权重,仅由隶属函数即可评价出大气环境质量分级的模糊性,是一种可行的均权平均型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密切值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密切值法是多目标决策中的一种优选方法,而多测点,多项目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典型的多目标决策问题。本文把此法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经过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简便适用,评价结果与实际环境状况一致。  相似文献   

7.
用密切值法评价沙湾荒漠区生态环境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目标决策中的密切值法进行沙湾荒漠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该方法简便、适用、且分辨率较高,对各监测点群的定量描述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8.
将多目标决策中的密切值法,应用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的评比。本文叙述了优劣排序原理和评价步骤,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结构合理,计算简便,密切值法排序结果与现行采用的评分法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地表水COD浓度灰色预测的GPPM(1)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平 《干旱环境监测》2000,14(1):39-42,49
根据地表水中COD浓度的时序数据,建立了GPPM(1)预测模型,结果表明GPPM(1)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常规灰色GM(1,1)模型,它为环境系统的拟合,预测和决策提供了新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环境系统权重分配的二级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重分配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关键技术问题.应用多目标二级决策方法,从寻找环境系统客观背景入手,对环境系统各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表征参数进行客观自动赋权,为克服环境质量评价中权重分配的主观随意性提供了一种方法.应用表明,这种方法物理意义清晰,算法简便,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的多目标决策的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解决了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区间而非点的缺陷。但是在计算监测点到各理想区间向量的距离时,各水环境质量指标权重直接影响综合评价的结果,通常的确定方法是简单的假设各水环境质量指标的权重相等,这与实际情况相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将超标法用于多目标决策法中,利用超标法确定各水环境质量指标的权重,然后将其应用于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来分析水环境质量等级。并将改进后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应用于珠江口及邻近海域的水环境中。基于超标法确定权重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与聚类分析相比更有效,与等权重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相比,更能体现水环境的污染状况,可应用于各种环境因子的综合评价中。  相似文献   

12.
水质判别是一个多参数多级别的模糊概念,基础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存在局限性,对基础模糊数学法中隶属度函数及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改进,建立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太湖流域水质判别为实例验证了此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更有效,且适合在太湖流域应用。  相似文献   

13.
A new method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by harmony degree equ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basic work in the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lso a prerequisite for water safety. In this paper, the harmony degree equation (HDE)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research of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and a new method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HDE: by harmony degree equation (WQA-HDE). First of all, the calculation steps and ideas of this method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n, this method with some other important methods of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single factor assessment method, mean-type comprehensive index assessment method, and multi-level gray correlation assessment method)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Shaying River (the largest tributary of the Huaihe in China). For this purpose, 2 years (2013–2014) dataset of nine water quality variables covering seven monitoring sites, and approximately 189 observations were us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new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lculation steps of WQA-HDE are similar to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ethod, and WQA-HDE is more operational compar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s. In addition, this new method shows good flexibility by setting the judgment criteria value HD0 of water quality; when HD0?=?0.8, the results are closer to reality, and more realistic and reliable. Particularly, when HD0?=?1, the results of WQA-HDE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ingle factor assessment method, both methods are subject to the most stringent “one vote veto” judgment condition. So, WQA-HDE is a composite method that combines the single factor assessment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his research not only broadens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oretical method system of harmony theory but also promotes the unity of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 and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other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4.
关于区域环境质量的复合模糊距离评价方法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环境质量结构和模糊理论对环境质量构成特征表达的客观性入手,通过用主要因子单要素对模糊距离的复合修订,建立了符合环境质量特征和环境质量评价本质要求的复合模糊距离的评价方法和模型,使评价结果突破以往的定性描述而达到准确定量判定。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硝酸盐是海洋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目前在海洋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中搭载的硝酸盐在线分析仪的种类较多,采用的测量原理也不尽相同.选取了 3种采用不同测量方法的代表性硝酸盐分析仪[氯化钒还原比色法硝酸盐分析仪、二乙烯三胺五乙酸还原比色法(DTPA)硝酸盐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法硝酸盐分析仪],结合各自的测量原理、化学试剂特性等,就...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水质综合评价中常规方法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 (简记为 RBF-ANN)。以吉林省白城市地下潜水水质资料为例 ,运用该方法对监测样点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与其它方法对比 ,结果表明 ,利用RBF-ANN模型进行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不仅方法简便 ,而且结论更接近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7.
科学合理地布设水质监测断面是全面准确获取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前提条件。利用研究区域现有断面2014年的监测数据,结合水资源调度方式和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划分为五大片区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断面优化,通过F检验和t检验表明优化前后断面无显著差异。同时,提出了一种综合的水环境质量考核办法——区域水环境综合评价考核指标,该指标包括骨干河道、乡村河道两类考核断面,采用综合水质评价与单因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设置适当的权重系数,评价结果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基本满足对区域水环境质量考核评价的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8.
改进密切值法在阳澄湖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阳澄湖水质分析为例,利用改进密切值法分别对其东、中、西3个湖区湖体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复杂的湖泊生态系统水质评价中,该方法不仅具有模型构建简便灵活、计算量小、结果直观的特点,而且区别于以往笼统的将不同时段、不同区域湖体水质判断为某一类标准的评价模式,能够客观准确地分析不同时空的水质分布规律,预判水质变化趋势,同时区别于将污染指标等权处理或忽略指标权重的评价方式,通过引进熵权法计算权重判断主要污染因子,使湖泊生态系统水质评价结果更真实合理。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与改进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我国现有水资源质量评价方法作了总结评述,对其中的确定性评价方法进行实例计算分析。总结现有方法的不足,以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分级评分水质评价方法。应用该改进方法进行实例验算。结果表明,该改进的方法统一了评判标准,提高了结果的可比性,兼具污染指数法和分级评分法的优点,计算简便,应用性强。  相似文献   

20.
新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正确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起关键的决定性作用。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应用RS和GIS技术,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全疆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排序及分级,由此得出符合实际的全疆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全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差,北疆生态环境质量优于南疆,北疆西部生态环境质量优于北疆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