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9月28日上午北京市饴糖厂饴糠生产车间内正在进行储水箱防腐处理。8时30分,张建国、郑书君两名工人进入1号水箱开始刷涂。刚刚干了5分钟,两人即昏倒在水箱底部。正在水箱顶部负责运料的另一名工人发现情况。立刻喊来同班工人,把二人从水箱底部拖出。因送医院抢救及时,两名工人幸免于难。 事后,大家拿着医院的诊断书一看,上面写着:“急性有机溶剂中毒”,都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事故现场没接触任何有毒溶剂呀。 原来,该厂饴糖车间降温储水箱内壁防锈脱落,出现绣蚀,厂里本打算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但这种物质有较强刺激性气味,不想用。正…  相似文献   

2.
《现代职业安全》2006,(3):95-95
苯胺中毒实例1987年9月11日,上海某制药厂一名35岁的男工朱某,在加入苯胺常规操作中,由于管道爆裂,苯胺沾染衣服和皮肤。该职工经洗澡换衣后继续工作,下班后感到头晕、恶心,继而出现口唇、指甲紫绀等症状,送医院救治,被诊断为急性苯胺中毒。这次事故是由于工厂设备陈旧、年久失修和缺乏必要的安全检查,未及时发现事故隐患而发生的。同时,职工也缺乏安全卫生意识,皮肤污染稍做清洗便认为已无大碍而继续工作,导致重复接触,而管道爆裂后苯胺气体在车间内逸散又加重了呼吸道的吸收。2000年12月6日早上,黄某雇5名油漆工。工作到中午11时,有2名工人  相似文献   

3.
我厂开设于1933年,解放前夕仅有200人左右,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200人的较大的搪瓷工厂了。我厂生产用的主要原料,即直接用于产品本身的是薄钢板和瓷粉。全厂5个主要车间,除制坯和包装两个车间不接触瓷粉外,其它制粉、搪瓷、喷花三个车间,都是直接接触搪瓷粉尘的。其中,以喷花车间为最严重。搪瓷粉的成份,含有22%长石粉,25%石英粉,10%石粉,5%纯锑。这种粉尘如果吸入肺部,日积月累就会患矽肺病。 在万恶的旧社会,资本家只顾自己发财,不顾工人死活,当时,喷花车间只有10名工人,就有6名患了矽肺病。 解放后,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工人…  相似文献   

4.
2010年2月21日,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播出“无尘车间的怪病”,暴露苏州某公司违规使用正己烷溶剂代替酒精擦拭手机导致员工中毒,后来又发生多起正己烷中毒事件。未雨绸缪,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各地相关部门召开防范正己烷职业中毒会。提出相应措施,其中一项要求企业加强员工的个体防护,为员工配备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本期为读者介绍在正己烷环境中如何采取个人呼吸防护。预防职业伤害。  相似文献   

5.
周军 《安全与健康》2011,(15):34-35
(接上期)11.如何预防铅中毒接触铅的工人应穿工作服、但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宿舍和其他场所。饭前要用肥皂洗手,下班后淋浴更衣,不将工作服同家庭装放一起清洗。不在车间内吸烟进食。车间铅尘浓度高时,应带防尘口罩。应定期做健康检查。12.接触镉的职业及工种有哪些工业上,主要用于电镀,制备镍-  相似文献   

6.
正己烷中毒 正己烷作 为溶剂在工业 生产中应用比 较广泛,一般 从石油中提炼 出的以碳氢 化合物为基的 溶剂或脱脂 剂,都可能含 有正己烷。如 制鞋、家具装 配、胶粘墙纸。 皮革制品和雨 衣的生产以及 汽车轮胎修补 和植物油提取 过程,都要使 用这种溶剂。 正己烷属低毒类,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对神经产生麻醉作用,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时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甚至痉挛和麻醉等症状。慢性中毒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成下肢肌肉麻痹。麻痹前可有轻度胃肠道不适、食欲减退、虚弱、体重减轻和下肢无力等症状。皮肤过量接触,可…  相似文献   

7.
在汽车制造喷漆过程中,工人会接触含有毒性的物质,若不采用正确的方法来预防,就会对生产线工人的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经证实,喷漆过程中使用的粘合剂和涂料尤其有害,这些材料中通常含有溶剂和异氰酸盐,它们都和皮炎及职业性哮喘有关。职业性哮喘是一种严重的能致残的呼吸系统疾病,通常在接触后几个月内出现症状,在数年内逐渐发展。而对这些试剂敏感的人可能对浓度低于国际标准的化合物就有反应。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可能会患持续性哮喘和其它慢性疾病。最严重的职业性哮喘可能会致死。溶剂和异氰酸盐通常有两种方式进…  相似文献   

8.
酚醛跤是木材加工、造纸等行业的一种重要原料。随着行业的飞速发展和劳动保护措施的不力,受低浓度苯酚危害的人越来越多,预防苯酚对人体的危害已成为产业劳动保护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1对象与方法对象是车间苯酚浓度为0.901~484mg/m’的闽北某贮木场胶合板车间35名工人(其中男性8人、女性27人,年龄22~46岁)。方法是排除药物等的影响后,收集班前、班中、班后3小时和6小时及第二日晨尿,用比色法测定尿中酸的含量(1)。2结果2.1不同时间Xi人尿酸含五的变化25例接触苯酚工人尿中酚含量检测结果为0.188土0173mmol/L,班后为0.2…  相似文献   

9.
刘建平 《安全》2010,31(5):1-3
近年来,我国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在许多发达地区均出现了群发职业危害事件,导致劳动者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据卫生部统计,70%涉外企业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其中50%的工人在工作中接触有机溶剂。据调查,导致中毒的物质主要为正己烷等化学品。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11.如何预防铅中毒 接触铅的工人应穿工作服、但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宿舍和其他场所。饭前要用肥皂洗手,下班后淋浴更衣,不将工作服同家庭装放一起清洗。不在车间内吸烟进食。车间铅尘浓度高时,应带防尘口罩。应定期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1.
1981年7月6日,东北某 地一个木材工业工厂发生一起 严重的蓄压器油罐爆炸事故。 这一天早晨7点钟,该厂夜班 的工人还未下班,白班的职工 已开始上路。突然,某车间出 现了火光,同时,发出了一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随即升起 了一股高达几十米的浓烈的烟 柱。油泵间(车间的外接偏屋) 的墙、顶全部震塌了,车间的 部分砖墙被震倒,引起部分钢 筋房梁及预制板屋面倾塌(见 照片),附近一个木结构简易 石蜡仓库起火。救人、救火的 工作延续了数小时。这次事故 造成51名职工伤亡,其中10 名死亡,6名重伤,建筑物损坏 约1,700余平方米,连同设备 损坏,直接损…  相似文献   

12.
谢小梅与某制造厂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被分配到铸造车间工作。两个月后,谢小梅经常感到头晕、身体不适,经检查,医疗部门认定与接触笨等有害气体有关。此后,谢小梅多次向车间领导提出要求安装更换新的通风设备排除车间的有毒有害气体。因更换通风设备费用较高,该厂长期拖延,不予安装,仅给工人发放津贴作为补偿。去年11月,谢小梅怀孕,一到车间闻到二甲苯的气味就想呕吐,经向医生咨询得知,苯是有毒气体,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发育,经常接触,容易流产、早产、死产或胎儿畸形等。谢小梅非常担心胎儿的健康发育,再三要求车间调…  相似文献   

13.
石瑛 《劳动保护》2010,(4):72-73
手触风扇受伤 孔毅在某金属锻造有限公司上班,是锻压车间的一名勤杂工,主要辅助一线工人在锻压工序上搬运工件。2008年7月8日,天气十分炎热,孔毅感到车间温度太高,车间柱子上方的风扇没有朝着自己吹风,便想调整一下风扇的吹风方向,使工作环境舒适一点。于是,在13时20分,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 11.如何预防铅中毒 接触铅的工人应穿工作服、但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宿舍和其他场所.饭前要用肥皂洗手,下班后淋浴更衣,不将工作服同家庭装放一起清洗.不在车间内吸烟进食.车间铅尘浓度高时,应带防尘口罩.应定期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5.
一次,临汾手扶拖拉机厂热加工车间电镀小组在距电炉不到一米的地方用汽油清洗法蓝零件,因为一名工人无意中甩手,使汽油溅到明火上,引起火灾。当时室内又找不到灭火器,工人措手不及,几分钟内火就上了房顶。 事故后,厂里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发现许多不合安全要求的问题,如清洗法蓝零件不应用汽油,盛油容器不应用塑料盆,使用汽油距明火设有规定最小安全距离,室内没有设灭火器材等。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关键在于管理上的混乱:一批批新工人进厂,不培训不考试,不懂得安全常识;操作岗位没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有的防护用品不配…  相似文献   

16.
南京某化学纤维厂原液车间在停车检修时,一名技术人员和一名工人进入黄化罐除锈。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感到头昏眼花,浑身无力,急忙呼救,正在附近的一名班长和一名工人先后下罐救人,也瘫倒在罐内。正在此时,厂消防队员赶到,戴上空气呼吸器,下罐将四人救起,送到厂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四人系二硫化碳中毒。对此事故,厂领导和车间技术人员深感疑惑:建厂以来该车间曾多次进行过黄化罐除锈工作,从未发生中毒事故,为何这次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  相似文献   

17.
南京某化学纤维厂原液车间在停车检修时.一名技术人员和一名工人进入黄化罐除锈。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感到头昏眼花.浑身无力.急忙呼救.正在附近的一名班长和一名工人先后下罐救人.也瘫倒在罐内。正在此时.厂消防队员赶到.戴上空气呼吸器,下罐将四人救起,送到厂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四人系二硫化碳中毒。对此事故,厂领导和车间技术人员深感疑惑:建厂以来该  相似文献   

18.
三苯(即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和正己烷作为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喷涂作业及清洗物件表面的油污。因此,人们接触有机溶剂的机会较多。近年来,有机溶剂引起的职业中毒事故非常严重。例如,某特区市1993年至1996年发生有机溶剂职业中毒28人,其中死亡10人;某外资企业1996年  相似文献   

19.
南京某化学纤维厂原液车间在停车检修时,一名技术人员和一名工人进入黄化罐除锈.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感到头昏眼花,浑身无力,急忙呼救,正在附近的一名班长和一名工人先后下罐救人,也瘫倒在罐内.正在此时,厂消防队员赶到,戴上空气呼吸器,下罐将四人救起,送到厂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四人系二硫化碳中毒.对此事故,厂领导和车间技术人员深感疑惑:建厂以来该车间曾多次进行过黄化罐除锈工作,从未发生中毒事故,为何这次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呢?……  相似文献   

20.
在针织坯布手工印花过程中,为了清除粘在台桌面的棉纤维和油胶,以保证产品质量,印花台桌面每7~10天必须用特制的洗版水清洗一次,每次15~25min。元月2日16时,南平某针织厂印花车间16名女工上班后开始手工印花,直至21时右右印花结束,接着清洗台桌面。这16名女工分别围在两张面积为1.5m×10.0m的台桌周围,用深圳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