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在从事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活动及其他职业活动的过程中 ,都有可能接触各类职业有害因素(或称职业危害) ,例如工业毒物、农药、各类有机溶剂、医院手术室中的麻醉剂气体等化学物质 ,以及噪声、电磁辐射、高温等等。某些职业有害因素对女性作业人员的健康 ,特别是生殖健康会产生有害影响 ,不仅影响妇女本身 ,而且殃及胎儿发育甚至出生后的健康。当某些职业有害因素具有生殖毒性(或称发育毒性)时 ,可对卵细胞造成损伤 ,影响卵子的发育。其结果可使妇女出现月经异常、不孕或孕卵发育不良 ,并可通过母体干扰胚胎或胎儿的正常发育 ,导致…  相似文献   

2.
正1.为什么要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妇女是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女职工的职业健康不仅关系到女工自身,也关系到子女的健康和发育。因为女性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与生殖需求,接触某些职业有害因素不仅影响女性自身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其生殖功能,影响胎儿、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宗旨是保护女职工免受职业病危害,尤其是保护女性特殊时期的健康,保证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女职工禁  相似文献   

3.
女职工孕期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女职工怀孕后,由于机体发生适应性变化,身体各系统的负担加重,而且宫中胚胎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影响非常敏感,各种有害因素,都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严重的可造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畸形、新生儿智力低下。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护》2003,(5):70-71
1.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 Limit,OEL)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 Average,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3.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  相似文献   

5.
李英 《劳动保护》2005,(8):78-80
职业危害因素也可称为生产性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为: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生产性有害因素对人体造成有害影响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主要为:有害因素的强度(剂量),人体接触有害因素的时间,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几种有害因素的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安全》2017,(Z1)
正本书旨在增强职业女性的自我防护意识,针对职业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分析原因,探讨健康促进策略,帮助大家了解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的有害因素以及防护知识与技能,维护自身和下一代的健康,促进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本书从职业女性的生殖健康需求出发,阐述女性健康的基本知识,职业有害因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职业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生殖健康问题),阐述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倡导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价值,为职业女性一生健康地工作和生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女工职业卫生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工“六期”保护有哪些 由于女性职工特殊的生理特点,在职业活动中,其生殖器官、生殖功能易受到特殊影响,并通过妊娠、哺乳而影响胎儿或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职业活动中要做好女工的“六期”保护。“六期”保护包括: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生产中,各类装置在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以及噪声等物理危害因素,影响现场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为了加强石油石化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保障员工职业健康,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需要更多地了解各种装置的反应原理,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形成原因,预防职业危害的方法,以及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本刊编辑部特约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专业人员,在"职业健康"栏目陆续介绍化工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及防护知识。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各类车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近5年机动车年均增量1500多万辆,驾驶人年均增量2000多万人。但是,公交车、出租车、客货运输、特种作业车辆等领域的职业驾驶员,属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作业的人群,职业病及职业性常见病发病较为普遍。驾驶员的职业健康问题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可能接触的有害因素驾驶员接触到的有害因素,根据常见情况及来源,可分为三类:一是机动车本身产生的有害  相似文献   

10.
1.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具体是指劳动者在不良的劳动环境下和劳动条件下工作时,由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相似文献   

11.
危险化学品作业中的个体防护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穿(佩)戴的、用以保护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称为劳动防护用品。它是用以预防工作场所的不安全因素或职业有害因素,避免工伤事故或职业病的用具;是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企业如何选用劳动防护用品,对于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边安 《劳动保护》2009,(1):113-115
1.什么是职业危害与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  相似文献   

13.
劳动防护用品是从业人员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各种防护用品的总称,是在生产条件无法完全消除各种危险有害因素的前提下,为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所设置的最后一道防线。据不完全统计,由于缺乏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不合格或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而导致的各类人身伤亡事故约占工矿企业人身伤亡事故总数的16%,每年由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就高达上百亿元。  相似文献   

14.
建筑企业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影响职业安全健康的主要风险因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作业环境和管理缺陷等。从建筑安全事故分析看,在失控情况下一些物质和能量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就有可能造成工伤或职业病。而对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是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工作,其它工作都围绕着它而展开,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做得是否合理和充分,决定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1危害辨识的策划首先…  相似文献   

15.
对国内外饮用水中HANs类消毒副产物检测方法、生成的影响因素及毒理学试验的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讨了其存在于饮用水中可能导致的人体健康危害。结果表明,饮用水中HANs类消毒副产物普遍存在,而且HANs消毒副产物比常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卤乙酸等)具有更强的三致效应、生殖发育毒性、基因和细胞毒性,通过饮水摄入人体,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HANs的检测、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和控制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经常接触各种有害的理化或生物因素而引起的皮肤病变,可称之为职业性皮肤病。据统计,职业性皮肤病约占各种职业性伤害的50%-60%。然而,究竟有哪些因素可引起职业性皮肤呢?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约有1.5万余种,如强酸、强检、金属盐类、有机溶剂(苯、汽油。松节油……)等,均可造成对皮肤的损害。二、物理性因素工作中长期受到粉尘、机械性损伤、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皮肤的病变。三、生物性因素有些树木或植物的浆汁、花粉具有刺激和致敏性的作用,从而导致皮肤发生病理性的改变。引起职业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现行的职业接触限值进行梳理,系统研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调整的原理及方法,提出我国非常规工作制条件下职业接触限值的调整,进行系统综述,确定标准框架及实施难点和技术问题,建立722种职业性化学有害因素数据库,确定其调整分类,专家评议。确定我国《非常规工作制条件下职业接触限值调整指南》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原则、步骤、调整系数的计算以及根据健康损害类型、生物半减期(如果已知)、建立职业接触限值的依据以及毒理学及药(毒)代动力学数据对722种职业性化学有害因素的非常规工作制调整分类及调整方法等。调整方法包括4种:不需调整、日调整、周调整及日调整或周调整(选择2者中较严格的1种)。建议尽快以推荐性标准发布《非常规工作制条件下职业接触限值调整指南》,并加快多种接触联合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谢小梅与某制造厂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被分配到铸造车间工作。两个月后,谢小梅经常感到头晕、身体不适,经检查,医疗部门认定与接触笨等有害气体有关。此后,谢小梅多次向车间领导提出要求安装更换新的通风设备排除车间的有毒有害气体。因更换通风设备费用较高,该厂长期拖延,不予安装,仅给工人发放津贴作为补偿。去年11月,谢小梅怀孕,一到车间闻到二甲苯的气味就想呕吐,经向医生咨询得知,苯是有毒气体,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发育,经常接触,容易流产、早产、死产或胎儿畸形等。谢小梅非常担心胎儿的健康发育,再三要求车间调…  相似文献   

19.
爪蟾胚胎致畸实验(FETAX)在检测污染物发育毒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爪蟾胚胎致畸实验(FETAX)是一种用于检测污染物发育毒性的有效方法.用CuSO4、CdCl2和三丁基锡(TBTCl)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胚胎进行48 h暴露.结果表明,对照组胚胎均未出现死亡或畸形现象,Cu2+、Cd2+和TBTCl对胚胎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38 mg/L、4.28 mg/L和3.18 μg/L.48 h后,各暴露组胚胎出现颅面缺陷、眼睛突出、漏斗形嘴、肠道蜷曲、尾巴弯曲、水肿和色素沉着等多种畸形现象.Cu2+、Cd2+和TBTCl对胚胎的半致畸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0.16 mg/L、2.16 mg/L和2.98 μg/L,致畸指数分别为2.38、1.98和1.04.用脱碘酶抑制剂碘番酸(IOP)对非洲爪蟾胚胎进行暴露.36 h后,暴露组胚胎主要出现眼睛异常发育甚至消失等现象,这表明IOP对眼的发育有特定的毒性作用.研究表明,运用热带爪蟾胚胎检测污染物发育毒性的灵敏性并不高于非洲爪蟾(X. laevis)胚胎致畸实验,运用FETAX进行污染物发育毒性的检测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其实验方案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但爪蟾胚胎模型在研究污染物特定的毒性机理方面具有较大潜力.鉴于爪蟾胚胎很适合进行分子操作,在现有FETAX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分子生物学指标,将不仅能提高发育毒性效应检测的灵敏性,而且也增加了对污染物特定毒作用模式的解析功能.  相似文献   

20.
理疗是一种采用某些物理因素作用于机体局部用以治疗某些疾病的特殊方法。由于理疗不需服用化学药物,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直接或外表损伤,因而往往为医患双方所采用。但是,许多理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某些物理有害因素,尤其是长期与理疗器械打交道的理疗医务人员,由于日以继日地长期接触,可能构成对身体的职业隐患,成为危害工作人员的重要有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