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小说)     
别(小说)申作勤开学日期愈采愈近。明天我必须走了。一想到要离开爸爸,心里就酸溜溜不是滋味。爸爸正为我准备着行装。我感觉他像有话要对我说,可是又难以启齿的样子。“明明,这些年,你妈妈……你继父对她好吗?”他边往兜里装着东西,边嗫嚅地问我说。我感到很突然...  相似文献   

2.
花的随想     
我爱花,但从不养花。因为我以为:栽种得再好的花,也不如自然生长的好看。也就是说,栽在花盆里的花,少不了有人工的痕迹,甚至有被粗暴地扭曲的时候:这样的花,即使她开放了,可又有谁能真正用语言清楚地道出花的自身所蕴含的哀苦呢? 这决非自作多情。事实上,当你看到侍弄得极好的盆花,除了赞叹声外,心灵却很少会引起什么触动;但当你在  相似文献   

3.
儿时,总感觉起雾与雨后彩虹一样,让人产生别样的美,一种是朦胧的美,一种是艳丽的美。直到当上交通警察,亲身感受到雾天给人们出行带来的不便甚至危害,我才发觉不同的年纪在不同的环境,必然会有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儿时,总感觉起雾与雨后彩虹一样,让人产生别样的美,一种是朦胧的美,一种是艳丽的美。直到当上交通警察,亲身感受到雾天给人们出行带来的不便甚至危害,我才发觉不同的年纪在不同的环境,必然会有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感觉。春运中一个平常不过的清晨,我和两个战友在沈海高速公路漳州东互通执行  相似文献   

5.
女人特爱干净,这让人并不感觉奇怪。然而,这种 生活方式让女人养成了一种习惯,即凡是自己的东西, 都显得那么的敝帚自珍,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表 现出过分的溺爱。 就拿我的老婆来说吧,过分地溺爱自己的汽车。不 经意间,常使人受到溺爱的惩罚,自己也显的特别的尴 尬。其实,爱车、喜欢车跟言行伤人看起来好象是风马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内的联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手机屏幕为主的高科技企业,来自湖南的19岁姑娘邓玉龙刚来公司的时候,觉得工作环境特别干净,因为她在一个无尘车间工作。但是不久前,她突然得了一种怪病,并且她的几十名同事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邓玉龙说,她有时候头会特别疼,然后突然感觉全身没力气,拿东西的时候会突然抓不住。邓玉龙是  相似文献   

7.
学习快乐     
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快乐的时刻),儿子回家大叫:我没有快乐,叫我怎么写!儿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却感觉不到快乐。更可悲的是,并不只他是这样,童年感觉不到快乐的大有人在,这是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孩子在父母的卵翼下尚且往往感觉不到快乐,那以后在社会的惊涛骇浪中又将如何?孩子感觉不到欢乐,首先是因为父母缺少欢乐意识。为了学习,父母常常横眉冷对孺子,有时甚至大打出手。这样做的时候父母心里并不好受,只好抓住“为孩子将来着想这块冰冷的盾牌来抵挡孩子的悲哀和哭泣。当这些父母为孩子的将来着想的时候,无意中已葬送了…  相似文献   

8.
暖冬的回忆     
<正>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是在冬季里一个雪后的黄昏。那一年我18岁。当其他同年龄的女孩子还在暖洋洋的教室里看书或者做白日梦的时侯,我已经带着盛满孤独无助的行李走过好几个冬天了。一个星期之前,我被那家小旅馆的老板娘辞退了,原因是她无法容忍我在半夜值班的时候看书,尽管走廊里的灯是通宵亮着的。关系不错的一个女孩介绍我到这个城市来,并给了我她表姐的通讯地址,她说这个城市一定会收容我。这个城市也许是真的愿意收容我的,可是她收容我的方式末免太霸道了。下火车以后我才发现,我兜里的钱包不知什么时候被人偷走了,那里有我几个月打工攒下的全部积蓄,也有朋友写给我的通讯地址。我踩着满地积雪,  相似文献   

9.
工作服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免受各种施工因素的伤害;因而往往做得较为厚实,笨拙;穿起来并不潇洒(在六、七十年代,穿起坚固昵工作服上街可是顶威风的),不如穿一些较为轻薄的时装凉快和好看.在生活日渐转好的今天,不少人以喜爱新潮,穿着自己买或作的衣服为荣.这也不失为一种社会进步;但当进入施工现场时不愿换上旧、脏工作服的也很普遍.可是我接触到的日本人却不这样看.  相似文献   

10.
规矩     
不知怎的,最近我突然对“人生犹如一盘棋”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就拿现在这盘棋来说,我就觉得自己像是那个过了河的“卒子”,没有了退路。尽管我努力地想使自己放松,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可是不行,我实在做不到,单是老头儿那审视的目光就让我受不了。我知道,老头儿毕竟当了那么多年的厂长,虽说新近刚退了下来,可依然是雄风犹存,更何况,虽然我现在还管老头儿叫“伯父”,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改叫……  相似文献   

11.
挂什么花?     
我厂有个王占发,大家叫他王哈哈。他在机修车间当车工,三天两头闹笑话。别的事儿咱不讲,单问他爱挂什么花?王哈哈说: “前天我俩领了结婚证,定好旅行结婚去上海她的家。样样东西都齐备,只等当新郎戴上一朵大红花。”且说这天日上三竿他才赶到厂,打扮得正象一朵花。小分头梳得溜溜光,崭新的上衣是毛涤卡。新买的凉鞋样式美,时髦裤子象喇叭。同志们一看放声笑,老班长走来把话发:“怎么这时才来上早班,实在有点不象话。快去换上工作服,干活用不着穿‘喇叭’。别忘了戴好防护镜,注意安全别出差。”王哈哈来到车床前,拿出小镜子边照边把自己夸:“…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您们好!大学毕业那年,我喜欢上一个有着紫罗兰一般美丽眼睛的陕西女孩。她温柔、恬静,话语不多,总是默默地,像我这样年龄的男孩子都很喜欢她。工作之余,我总是想尽办法接近她,请她喝饮料,约她一起滑旱冰,坐在KTV包间角落里听她用淡淡的调子唱《勇气》。我的日记本里,整页整页全是关于她。一天晚上,我终于忍不住发短信向她表白:"我喜欢你,希望和你永远在一起!"过了很久,我才收到她的回复:"对不起!你很帅气,文章写得也很好,但我还是不能接受你的  相似文献   

13.
老舵晕船     
我是个如假包换的福州人,虽然会说一口正宗的福州话,有一回却在我们福建本省的三明市栽了跟头马失前蹄。三明的朋友包兄,其时是宣传部的领导,算不上正宗福州人,可是他老人家却拿福州话来考我,要求我把  相似文献   

14.
<正>刚成立安监局时,我曾组织过全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考试,都是企业的人参加,考题也简单,作为组织者近水楼台,拿证似乎不是难事。那时的公务员压力不大,也不需要技术职称。现在不同了,公务员要具备多项技能,偏巧市局新来的局长笃信只有学习能提高执法能力,身教胜于言教,56岁的他,竟身先士卒,带头参加学习考试,我自然变成了学员。说我临时抱佛脚一点也不为过,反正剩一周多就要考试了,我才像模像样地学习起来。拿回家几摞厚厚的书,妻子的态度从好奇、赞许,甚至也变成了一种期待。看我  相似文献   

15.
认识《劳动保护》杂志已经16年了,这十几年来,她对我的帮助很大、影响很深,让我感到很温馨.在《劳动保护》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我最想说的就是:一路同行,感谢有你! 回顾与《劳动保护》杂志的交往历史,是珍藏于心底的一腔情愫.1997年6月,我在办公室的报刊栏里发现了她,第一次阅读《劳动保护》杂志,一种亲切感便油然而生. 由于平时从事文字工作,再加之个人的爱好,便试着向《劳动保护》杂志投稿,一次、两次、十几次,每次将精心修改的稿件发给杂志后,我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默默地等待.那种感觉漫长而又渴求,可是每次都如泥牛入海,音信皆无,我开始有些失望.当2000年第6期《劳动保护》杂志上,《让员工成为企业品牌》的文章映入我的眼帘时,顿使我激动不已,看到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杂志赫然印着自己的名字,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相似文献   

16.
余琴 《现代职业安全》2006,(5):46-47,45
听说重庆市市长要为农民工正名,但是人们见了头发蓬乱衣冠不整的我们,还叫民工。城里人看我们时可能觉得我们都有传染病,我们干着最脏最累的活,都不在乎了,只要能比在农村挣钱多,我们都能忍。城里的女人化妆了有点像鬼,可是城里孩子身上的校服很漂亮。我也想把媳妇儿女接到北京来看看那么多的人和车,那么高的楼,商场里花花绿绿的东西,但是只是看看,没有钱买。我是民工,除了使不完的力气和肩膀上的被褥,什么都没有。没文化、没技术、没经验、没朋友,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甚至连亲戚都没有。可是我知道我是劳动力,如果城皇人都有的安全保障、社会保险、培训民工也有,如果城里人能真正承认民工的作用,真心接纳民工,我们就能赶上城里人。——摘自农民小马的日记  相似文献   

17.
<正>她十五岁那年,父亲死于一场车祸。家里塌了半边天,她的心也完全塌了。从小她就是父亲最宠爱的宝贝,可是幸福到此戛然而止。那个沉闷的夏天,她封闭了自己,几乎不和任何人说话。她看着母亲依然衣着光鲜地上班下班,和别人谈笑自如,心就像被针尖刺了一般。她不明白,难道父亲的离去在母亲心里竟然没有留下丝毫痕迹?父亲去世后她的生日那天,母亲一大早就起来上市场买东西,说要热闹热闹,并且叮嘱她放学后把要好的同学都请到家里来。晚上,她独自回来,看到家里流光溢彩、人声鼎  相似文献   

18.
一路往西     
在路上的第二天,是感觉上最漫长的一天。初上高原引发身体的诸多不适,清晨醒来就头痛欲裂,太阳穴一会儿就要猛跳几下,仿佛脑袋里有人拿把小锤在试探我脑壳的厚度。虽然刚刚十月下旬,清早的室外温度却已呵气成雾了。我们四人抖抖索索地在路边小店等着吃早餐,因为海拔高气压低,鸡蛋必须放在高压锅里煮才能熟透。四张冻得煞白的脸,面无表情地盯着噬噬冒气的高压锅,苦苦等了一刻钟才吃到几颖珍贵的水煮鸡蛋。  相似文献   

19.
“刺儿梅”     
俗话说:“不打不成交”。我跟车间安全员梅丽真是打出来的“交情”,就连她那个“刺儿梅”的诨名,还是我给她起的呢! 一天,我正埋头焊活儿,突然一声尖嗓从身后传来:“王虎,焊活儿怎么不戴电焊手套?”我回过头用轻蔑的眼光扫了她一下,照样干我的。望着她愤愤离去的背影,我说:“芝麻官儿挑刺儿,一个月拿多钱?让你连对象也找不上。”谁知话音未落,焊条打不出火了。只见梅丽站在一旁,脸蛋涨得通红,两只大眼直盯着我,手里拿着三支电闸保险盒……我没辙了,只好去拿电焊手套。临走时喊了声“刺儿梅”就一溜烟地跑了,背后传来她尖尖的嗓音:“赶明儿再…  相似文献   

20.
我们有一位朋友,是省电视台的资深女记者,有一日我们几家约好共进晚餐,这姐们答应得很爽快,还告诉说自己开车来不用我们接,我们当然正中下怀,然而过了时间我们坐在席上还是百等不见她的芳踪。于是电话三催四请。然而女记者依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就纳闷了,我问这个朋友:“你老婆怎么就这一小段路她一个钟头了还左开不到右开不到?”要知道,这位大记者虽然祖籍不是福州本地,却自小在福州生活到如今连闺女都念到大二了,她竟然还不认路?这真是奇了怪了。好不容易女记者施施然驾到,她还冲老公上了火:“我这边绕过来那边转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