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泥好氧发酵及其土地利用是城市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置的主要方式。污泥发酵产物含有大量养分及有机质,对改善土壤状况、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等具有重要作用;但污泥发酵产物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着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累积、植物盐害等潜在的环境风险。系统总结了污泥好氧发酵方法、污泥发酵产物农用、园林绿化、土地改良及环境风险,认为未来应加强研究污泥发酵产物土地利用跟踪监测及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加快污泥发酵产物土地利用相关标准制定,为污泥安全环保有效资源化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疏浚底泥土地利用应该尽可能避免对施用土壤、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通过生物聚积试验和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考查底泥对水及土壤中生物、植物发芽生长的影响,通过渗滤试验评价其对地下水层的污染。疏浚底泥土地利用前,其生态毒理性风险分析的方法包括风险简化评价和风险详细评价。通常简化评价方法用于估计底泥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影响程度;详细评价法进一步通过生物毒性试验和柱状渗滤试验来确定其生态毒理性影响,界定其风险特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GI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我国污泥土地利用技术路线和所面临的风险。提出基于GI基础上的污泥处理系统应分为四部分:污泥处理厂、土地利用管理区、稳定化填埋场、土地利用监测区。分析了上述系统符合GI关于布局及布置、与外部及自然的关系、服务功能特性、本身灵活性等特征。最后通过一个200t/d的污泥处理处置案例,解释了技术应用的方法,并提出了与技术推广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评价西安市污水厂污泥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和潜在生态风险,探究污泥再利用的可行性.分析了西安市7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基本理化性质和6种重金属(Cr、Cu、Ni、Pb、Cd和Zn)在不同时期的含量变化,并对污泥再利用做了可行性评价和潜在风险评价.结果 表明,各污水厂污泥除XA3污水厂Cd未达标外,其余污水...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快速发展地区的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规律,解译大连金州区2005年、2010年、2015年三期Landsat TM影像,构造综合生态风险指数模型,以街道作为生态风险评价单元,基于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将土地利用结构转化为生态风险变量,通过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转移探究生态风险演变,揭示金州区"十五"到"十二五"以来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风险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05—2015年金州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面积达1164.9km2,占总面积的85.45%,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林地等面积减少,综合生态风险指数由2005年的0.1073增加到2015年的0.1506,增加了28.75%;高风险区集中在南部和西部地区,较低风险区集中在中部和东北部的山地地区,生态风险变化大致呈现递阶结构,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这与人口与经济的集聚等因素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化快速发展下,金州区土地利用人为干扰的空间差异。该结论可为金州未来建立生态型新城新区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江苏省常熟东南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在开发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规划中引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的方法,建立开发区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GIS技术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叠置有机结合,实现了对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进行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定量化研究方法,为经济开发区的合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镇污泥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含有大量营养成分,同时也含有重金属成分,对于污泥中营养成分和重金属的含量情况,汇总并分析了国内90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泥质数据后,得出结论:总体上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泥质是适合土地利用的,重金属风险由大到小排序为:Hg、Ni、Cd、Zn、Cu、Cr、Pb、As、B;建议在开展污泥土地利用工作的同时,应探索创新排水管理模式、污泥中重金属去除技术,以及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群绩  梅林  王灵恩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1):1036-1039,F0004
吉林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风险源来自人类活动,该保护区目前以开展生态旅游为主。以吉林省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生态风险评估的一般方法系统分析影响其生态风险的因素,确定其主要生态风险源为干旱、盐碱化、水土流失和人类活动,其中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特别突出。将ArcGIS应用于生态风险的评价当中,结合2004--2011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绘制综合生态风险等级分布图,提出针对性的旅游开发对策以降低该保护区面临的生态风险,实现吉林省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污泥量的增长,污泥的处置变得日益重要,处置得不好就会对环境造成再一次污染.污泥土地利用、焚烧、制作建筑材料等是把污泥作为资源进行再利用,既能妥善的处置污泥,又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这些处置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介绍了污泥土地利用、焚烧、制作建筑材料等资源化处置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掌握污泥处置的最新动向,促进我国污泥资源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化学品的使用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生态效应逐渐受到重视.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作为较好的科研和管理技术工具,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扩散到环境中化学物质的生态风险评价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多个生态风险评价的模型,并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本研究系统综述和总结了毒害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种类、结构以及特征,归纳了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主要毒害物质的风险评价模型发展状况,比较了几种较为成熟的风险评价模型的具体模块和特点,分析了模型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以及不足之处,在总结我国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的研究方向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模型研究和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