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杨箫  卢宝荣 《绿叶》2013,(12):73-77
自然界中普遍发生着基因在同一物种不同群体(个体)或不同物种之间进行转移的转基因现象。杂交育种和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育种.均是利用了自然界中基因转移的原理,其本质和目的都是一致的。但前者是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来转基因以改良品种,面临着物种问的生殖隔离障碍、基因转移目标性较差等问题;后者则可在不同物种间转移.基因转移周期短、目标性强,但所转基因可能来自人类食谱中不常见的基因或经过遗传修饰,对其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健全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充分保障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健康发展和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2.
于文轩 《绿叶》2013,(12):48-52
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转基因生物安全损害赔偿国际法应确立无过错责任原则、责任分担原则和国家责任原则,以及赔偿主体、索赔主体、索赔程序、责任限制、金融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机制。我国现行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损害赔偿立法尚不完善,一些条款失干空泛,应主要从归责原则、共同致损、免责条件、限额赔偿、环境损害赔偿金等方面入手,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损害赔偿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3.
徐靖 《环境教育》2007,(4):22-2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门新兴的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等各种生产活动中。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生物体中,使其生物性态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09,(7):35-36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第23条(公众意识与参与)要求缔约方,促进和便利开展关于安全转移、处理和使用转基因生物的公众意识及教育活动和参与,同时顾及对人类健康构成的风险。还要求缔约方力求确保公众意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容,包括使公众能够获得关于转基因生物的资料;缔约方应按照各自的法律和规章,在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决策过程中征求公众的意见,并在不违反有关机密资料条款的情况下,向公众通报此种决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生物安全领域的环境风险包括科技风险、生态风险和环境健康风险三种类型。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健全的生物安全风险规制制度体系,科技风险规制机制不健全、生态风险规制忽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健康风险规制领域尚存空白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应确立多元化的立法目的体系,推动风险规制的类型化制度安排,有效衔接生物安全立法与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生物安全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美国和欧盟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全球已有16个国家的600万农民以种植转基因作物为生,其中美国仍是头号转基因作物大国,其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66%。美国在转基因生物研究、开发、种植、销售和推广方面,都是领先全球的。并且,美国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上,已经把发展转基因生物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相反,由于接连遭遇食品安全危机,欧盟对于转基因生物的市场化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几乎没有成员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所以在欧盟市场内销售的转基因食品主要都来自进口,特别是从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进口。正是因为美国与欧盟在对转基因生物发展的问题上所处的地位不同,以及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所持的态度差异,美国和欧盟各自形成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制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7.
一、需要深入研究人地(自然)关系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污染与生态破坏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负影响,是当今地球面貌的新特征。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虽是同源的,却是互为影响的两类环境问题,因此研究人──地(自然)系统协调发展的机制,即研究人口赝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变化的一般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及其科学基础,是十分关键的。实际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人文过程的表现,就当今和21世纪而言,人类主要应集中在探索和寻求解决地表人类环境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新疆原生地球化学环境灾害属自然灾害-原生地质环境灾害之一。它是由地壳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包括成岩、构造、水、气、生物等作用)形成的某区域、地区、局部地质体(岩石、土壤)、水体、气体、生物体中某些化学元素或化学成分的超常富集或超常贫化对人类生命健康、生活、生存繁衍及活动造成的灾害、危害和影响。新疆是我国原生地球化学环境灾害较严重的省区之一。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的指引下,从环境地球化学的角度入手,初步划分了新疆原生地球化学环境灾害的类型,分析了新疆源生地球化学环境灾害的特征,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转基因还在"高科技福音"与"健康与环境隐患"的激辩中徘徊,转基因食品已经走出实验室,被抛向市场,抛向生态。当人们在餐桌大食牛蛙,在家中饲养巴西龟时,生物入侵的幽灵已经在身边徘徊……生物安全已经成为生态保护中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问题。本期我们邀请了来自政府、学界、媒体和公众的代表,一起来探讨生物安全这个看似遥远却和我们息息相关话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信息网络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能源等领域引发了系列变革;新能源逐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材料技术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的交叉和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发达国家纷纷抢滩新能源、环保技术、生物技术、网络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此,我国应当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抓好产业集成,促进产业融合,改善产业投融资机制,出台区域性产业促进措施,从而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速淘汰ODS进程ChinaAcccleratestheProcessofObsolatingODS众所周知,环境保护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随着现代人需要制冷、喷雾剂、发泡剂及清洗剂等大量使用氟里昂,ODS(臭氧层损耗物质)大量...  相似文献   

12.
蒋高明  虞晓凡 《绿叶》2013,(12):17-23
转基因技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人类的一些愿望,但该技术长期发展.则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如对非目标生物尤其有益生物产生危害,降低食物多样性,打乱生态平衡,造成物种之间关系紊乱,等等。转基因并不能提高粮食产量。制约中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农民不愿意种地,恢复耕地质量乃是比推广转基因作物更为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外来物种入侵成为威胁生物多样性、公众健康,甚至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我国目前在外来物种入侵相关立法方面存在立法理念滞后、调整范围欠充分、监管碎片化、法律制度缺失且责任追究机制单一等问题,无法有效回应高风险社会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在国内外相关制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在《生物安全法》的指导下,确立整体生态安全理念,采取风险预防原则,健全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引种许可证、全过程跟踪监测、公众参与和法律责任制度,优化外来物种风险管理机制,促进生物安全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从“现代环境生物技术”课程特点,案例库的建设、案例库的优势等几个角度,探讨了案例库建设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环境生物技术”作为一门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科学紧密结合的新兴交叉型学科,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学科领域。环境生物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科技的进步同时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污染物质种类多数量大,为应对环境问题,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因此,面对环境专业研究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既能理解和掌握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的理论知识,又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解决遇到的环境问题,是教学改革中亟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桂花品种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市桂花品种资源及其利用姚崇怀,王彩云(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系,武汉430070)桂花(OsmanthusfragransLour)属木犀科(Oleaceae)木犀属(Osmanthus)[1],为原产我国的著名观赏花木,其树形端庄优雅,姿态秀美,枝叶...  相似文献   

16.
环境法典编纂背景下,生物安全是否纳入环境法典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就生物安全的概念而言,国际法采用狭义概念,国内法采用广义概念,单从任一概念与环境法的关系判断,生物安全“入典”貌似成了伪命题。但生物安全概念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差异中蕴含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在生物安全与环境法典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目前,生物安全具体领域专门立法的缺失以及环境法典体系化的需求,决定了生物安全必须纳入环境法典。生物安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现有的国内、国际立法,为生物安全纳入环境法典提供了可能。当下国内法规定的广义的生物安全概念决定了其无法全部纳入环境法典,只能筛选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属于环境法传统核心领域的生物安全事项,以嵌入的方式纳入自然生态保护编。环境法典无法涵盖的生物安全事项,宜设置引致条款指向单行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文摘     
文摘▲《镀锌钢在模拟工业大气中的腐蚀》──《Corros.Abstracts》,1991,(2),10~12(英):在气候箱内进行加速循环腐蚀试验(8小时:40℃、100%RH+16小时: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并添加0.02~2m3SO2组成一个试验周...  相似文献   

18.
黄大昉 《绿叶》2013,(12):5-10
我国农业生物育种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时刻,关键要看能否不失时机地推进产业化。部分消费者因对生物技术缺乏了解而存有疑虑,少数学者在学术上持有不同观点,这都可以理解,有必要通过扩大科学传播、开展学术交流、加强转基因安全评价监管以在实践中逐步求得共识。而首要的原则是,对转基因技术发展问题的判断应当科学和理性。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卫生部最近启动了一个项目,监测那些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对健康的影响。但专家和评论家们说,如果那些含转基因的产品没有标签,即使它们对人体有影响,也非常难分辨。安大略公共健康协会的埃伦·德雅尔丹说:“我们没有办法对无标签的转基因食品进行监测或追踪调查它们是否有问题。”该协会并不反对生物技术,德雅尔丹说,“但这是一个影响力很大的问题,人们应该对这种技术实行严密的监控,食品标签有利于安大略居  相似文献   

20.
同胞同行欢聚宝岛共商环境畅叙友谊──赴台北参加环境学术交流会纪实贾自助(成都环境监测中心610016)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与发展又不可分割,“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olpment)”之理念,几乎为当今世界所接受。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