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环境污染检测中,为了提高环境污染检测的多传感器智能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污染检测智能系统设计模型,环境污染检测智能系统设计的总体结构模型建立在嵌入式ARM内核基础上,结合模糊PID集成检测方法进行污染信息采集和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多传感器智能控制模块、环境污染检测信息处理模块、多线程控制模块、交叉编译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等,采用ZigBee的物联网组网技术进行污染检测系统的网络设计,采用IEEE802.15.4协议标准在ZigBee和GPRS基础上建立环境污染检测智能系统的物联网网络体系,采用VIX总线技术进行环境污染检测数据通信和信息处理,实现环境污染检测智能系统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王娜 《环境保护》2007,(13):65-68
编者按 本文从智能建筑的建设目标出发,提出智能建筑照明节能设计应定位于实施绿色照明的高度,从照明方式、照明光源、照明灯具、照明控制各个设计环节综合考虑高效节能与可持续发展,采用高效节能且在生产和使用中对外界不产生污染或污染小的光源和照明电器产品,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灯光进行开关及照度控制,节约照明用电,减少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3.
智能建筑照明节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环境保护》2007,(7A):65-68
本文从智能建筑的建设目标出发,提出智能建筑照明节能设计应定位于实施绿色照明的高度,从照明方式、照明光源、照明灯具、照明控制各个设计环节综合考虑高效节能与可持续发展,采用高效节能且在生产和使用中对外界不产生污染或污染小的光源和照明电器产品,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灯光进行开关及照度控制,节约照明用电,减少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活生产中追求美观新颖的建筑装饰方法在现代高层建筑时代显著突出.大面积玻璃幕墙的采用,城市夜景照明,结果是人们几乎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强光弱色"的人视环境中.而这种环境就成为了被称为"噪光"的新污染源,这是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度污染之后的光污染.文章对光污染的定义、危害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数据挖掘技术对城市空气粉尘污染空间集聚情况分析的越准确,粉尘污染治理工作进行的就越顺利,然而目前存在的数据挖掘技术却恰恰存在分析准确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城市空气粉尘污染空间集聚数据智能挖掘技术。该技术主要分为四部分:首先按照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粉尘污染数据采集,之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变换,数据归约等,然后构建基于模糊评判的数据挖掘模型,最后利用模型实现城市空气粉尘污染空间集聚数据智能挖掘。  相似文献   

6.
将可拓法应用于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控制体系评价。在分析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体系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的物元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北京市机动车和交通控制的综合指标。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控制体系评价等级为III级,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法简单易懂,能确切反映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为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LED照明系统在农业种植技术中的应用优势和前景,针对LED照明系统在植物生长存在的问题,对LED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植物的自身特性,决定了植物本身的光照需求,不同生长时期有不同的光照需求,需要对LED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来达到植物的个性补光要求。  相似文献   

8.
尹澄清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7):1053-1056
城市面源污染是造成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国家"863"项目的<汉阳地区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为背景,介绍了城市面源污染的特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课题研究中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思路、技术和3个示范工程,以及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SNCR)烟气脱硝工艺应用中喷氨量的控制问题,通常采用传统PID控制方式。控制系统的时效滞后或负荷的波动等,使得SNCR脱硝系统存在惯性滞后,因此提出一种喷氨量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通过对输出误差在线实时检测,再根据模糊推理对PID控制器的3个参数进行在线纠正,得到最佳控制参数。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与常规PID控制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控制效果优于后者。该策略既具有传统PID控制策略的特点,而且还有模糊策略超调量小、调节迅速的优点,从而实现喷氨量的实时准确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锅炉污染烟气和残渣的排放,实现节能减排,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锅炉超低排放控制方法.构建锅炉超低排放的控制约束参量模型,以锅炉凝渣量、炉膛温度、压力、锅炉热效率等参量为约束指标,构建一个多元控制目标函数.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结构模型对输入的控制参量模型进行自适应寻优,结合模糊控制规则实现锅炉排放过程的优化控制,实现超低排放.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锅炉排放过程,能降低锅炉燃烧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过程收敛性和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张家港市区的光环境现状,对市区的光环境进行了调查测量,包括夜间的光环境照度、广告标识数量的统计、昼间外墙立面的情况和反射率,还对居民的光环境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市区存在一些光环境问题:部分支路照度偏高、树木遮挡光线现象严重、部分道路灯具选择不合理、霓虹灯较多、居住区照度偏低等,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尽快编制照明和广告管控规划、路灯管理部门应加大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引进专业人才、推广绿色照明等。  相似文献   

12.
在水流量为模糊随机变量且河流中工业污水含量标准给定的条件下,以极小化污水处理费用为目标,建立了水污染控制系统问题的模糊随机机会约束规划模型。采用将模糊随机模拟、神经元网络及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来求解该模型,并用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环境保护的智能监测能力,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环境监测和诊断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环保大数据关联特征挖掘的环境保护智能监测与诊断技术。构建环境监测的约束参量模型,以土壤监测数据、空间污染排放量以及水资源监测数据为原始统计数据,采用关联规则特征提取方法进行环保大数据的有用信息挖掘,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实现对环保大数据的分类处理,根据分类结果进行环保监测和智能诊断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环保大数据挖掘的准确性较好,对各种污染信息的分类精度较高,提高了环保监测和诊断的有效性与实时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面源污染特性及污染负荷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分析城市面源污染的来源和污染特征,并针对城市土地利用和下垫面类型特点,建立城市面源污染预测模型,研究探讨城市降雨径流及污染负荷预测模拟和迁移规律。所建模型已成功地应用于武汉市汉阳地区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该模型可为城市水环境规划、面源控制和管理研究提供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在校师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运用模糊矩阵法对该校园声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校园环境噪声普通存在超标现象,昼间超标率为14.36%,夜间超标率为22.67%.校园声环境隶属度可达0.34,属于中度污染.校内外交通和学生活动是校园主要噪声污染源,可采用增加校园绿化、加强校内交通管理与噪声管理等措施,改善校园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技术对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促使水污染严重的长江流域需从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建模与优化、污水处理过程的优化控制、水污染监测系统的构建开展水污染治理研究.传统的水污染处理技术存在污染物去除效率预测精度较低、污水优化控制成本较高、水污染监测滞后效应严重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克服上述问题,因此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污水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建模与优化、污水处理过程的优化控制及水污染监测系统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全面加强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能力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指导.结果表明:①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径向基神经网络、多层前馈网络-人工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对污水污染物去除过程进行建模与优化,为精确预测长江流域重金属(Cr、Cu)、营养盐(TN、TP)、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BDEs(多溴二苯醚)、HCH(六氯环己烷)〕的去除率提供重要参考价值.②采用污水处理的自动控制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递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模糊神经网络等)构建污水智能控制系统,为长江流域实现高效节能的污水优化控制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③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小波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人工神经网络、叠层去噪自动编码器等)建立水污染智能监测系统,为解决长江流域水污染监测响应滞后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对长江流域提高污水污染物去除率,降低污水优化控制成本,提升水污染监测时效性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燃煤砷污染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外煤燃烧过程中砷的污染及其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概括了煤燃烧过程中砷的排放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分析煤中砷的赋存状态、燃烧过程的转化形态、固砷剂对煤中砷的作用和砷在飞灰中的富集状况,讨论燃前洗煤、燃煤固砷、烟气除尘技术减少煤中砷污染排放的研究现状及可行性;根据洁净煤技术应用现状讨论了动力配煤技术在高砷煤砷污染防治中的积极意义。指出加强对煤中砷的释放、控制理论及实用技术的研究,减少砷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或专家判定法相结合,对我国燃煤电厂非常规污染物大气汞控制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估,以筛选出最佳控制技术.建立了环境、经济和技术为一级指标的三层指标体系,共22个评价指标;初步筛选出洗选煤+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等七项技术及技术组合并对其开展评估.结果表明:强调环境因素的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得分最高(0.797 0),为最佳控制技术.而专家判定法与强调经济因素的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估结果一致,洗选煤+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最具经济优势,是专家认可的最佳可用技术(BAT)和最佳环境实践(BEP).研究显示,我国现阶段可采用洗选煤+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对燃煤电厂的大气汞污染进行控制,但为达到发达国家的严格排放标准,必须采用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湍流循环燃烧炉芯板技术和燃煤锅炉自动监测控制技术,对现有中小型燃煤锅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可以有效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锅炉煤耗和电耗,减少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进入新世纪,开始越来越认识到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尤其对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室内环境污染与安全问题.文章从环境安全的概念以及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现在正被中国政府、社会和人们陪受关注的与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室内环境安全问题,并从室内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固本废物污染、房屋设计、选址等多方面多角度综述了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及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