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构建雾霾环境天气下户外体育运动生理健康指标参数,以最大摄氧量(VO2)、最大通气量(VEmax)、氧脉搏O2P、心率(HR)等参量为约束指标,构建户外体育运动人群身体健康指标的约束体系,采用心电图的负荷试验和代谢分析实验方法测试雾霾环境天气下对户外体育运动人群健康影响,根据受测运动员的气体代谢和心肺功能指标进行雾霾环境天气下运动人群的心肺机能特征分析。雾霾环境天气下,应当减少户外运动,在空气质量好的环境下进行一定的有氧运动,避免吸入污染空气,导致肺部疾病。  相似文献   

2.
国内动态     
中美合作研究空气污染对人体影响证实空气中细小颗粒物危害最大清洁的空气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质基础 ,一个成人平均每天要呼吸15m3 空气 ,人们若呼吸了严重污染的空气 ,无疑对健康是有害的。因此 ,研究空气污染的影响 ,认识清洁空气的价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前沿科研课题。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是对外界空气污染最敏感的人群 ,研究空气污染对儿童的影响更易获得有价值的结果。基于此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总工魏复盛为中方首席科学家的中美科技合作项目———空气污染对人体呼吸健康的影响研究 ,在广州、武汉、兰…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国家对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为准确掌握空气污染的情况,相关部门通过利用空气污染物监测获取大量数据信息、制定大气环境治理方案的方式,多举措做好空气污染物监测工作,全面提高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实效。文章基于空气污染物监测对大气环境治理进行研究,阐述了空气污染物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以及大气环境治理的创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气环境治理措施,以期通过研究为优化空气污染物监测和大气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市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就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谈谈临沂市城区空气污染的状况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污染造成的城市雾霾、温室效应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甚至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例如雾霾中就包含大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多达20余种,被污染后的空气吸入人体后,会造成人体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2013年,北京全年仅五天不是雾霾天,可见当前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加强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并不理想。本文将针对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空气环境监测是掌握空气污染指数,鉴别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措施,可为人们制定空气污染治理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空气污染指数的相关内容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基本流程,分析了环境监测中应用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作用以及进一步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武新 《沿海环境》2003,(10):44-45
室内环境是关系到每个人身体健康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无论大人、孩子、病人都要在居室中活动和睡眠,大多数人在居室内停留要占24小时中的三分之一以上。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人们对室内的污染认识却不足,其实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侵害更为直接。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多、污染源广泛,影响因素也很复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往往比室外更严重。室内污染的来源及特点居室中到底是什么物质危害住户的身体健康呢?据专家介绍,我们日常生活的空气中有300多种污染物,有约68%的人体疾病与室内污染有关。那么室内的“隐形杀手…  相似文献   

8.
室内空气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室内装潢及家具中各种合成板材的大量使用,使室内空气中以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为代表的化学性物质的污染日趋严重。本文分析了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以及污染物对空气的影响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阐述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及防治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车辆保有量的不断上升,汽车污染带来的空气污染和健康影响不断加深,人群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的需求不断提高,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受到人群的关注,本文针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梳理并阐述目前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以及我国车内饰污染物质量控制标准,总结并分析车内空气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样本采集方法及重点关注物质.结果表明:(1)目前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等国家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中挥发性有机物是重点关注指标且其限值具有差异,除日本外,其他国家暂未将半挥发性有机物纳入控制标准.(2)我国车内饰质量控制标准指标中有机物指标占所有指标的66.90%,其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指标占有机物指标的30.94%,且多为增塑剂、阻燃剂类等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的物质.(3)车内空气半挥发性有机物研究涉及气态、颗粒态以及粉尘样本,超过66.67%的样本采用主动采样法进行收集.研究中关注的重点物质包括溴化阻燃剂、磷系阻燃剂、邻苯二甲酸酯、全氟化合物等阻燃剂和增塑剂类物质,其研究次数占所有物质研究次数的88.14%.针对车内空气质量管理提出两点建议:(1)在现有车内空气质量管理标准与技术指南的基础上,我国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之后,人们逐渐对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知道室内环境主要污染物主要来自装修产生的有机物污染。室内环境污染物其危害较大,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污染程度,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治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程度降低,使人们获得清新的空气,降低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大气环境污染加剧使得室外运动不能有效进行,为此,以健美操有氧运动为例,研究大气环境污染对室外运动推广的影响.依据大气污染指数,分析室外健美操有氧运动心肺生理指标参数变化情况.以氧通气当量、氧脉搏、激活剂浓度及最大摄氧量为参数指标,定量分析大气污染与室外运动推广危害程度和消极影响,测试不同污染程度对健美操有氧运动产生影响的量化指标.测试结果得知,大气污染对室外运动具有消极影响,在空气质量指数(AQI)为151~200的中度污染条件下应该减少室外运动.  相似文献   

12.
大气污染对运动员室外高强度训练时段体能的影响显著,长期污染环境下进行室外高强度训练会导致运动员体能下降,为了缓解大气污染对运动员体能的影响,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评估;对室外训练环境中大气污染的来源进行分析,探讨大气污染对运动员高强度训练时段体能的影响。不同大气污染程度对运动员体能有梯度影响效能,导致运动员的体育训练水平下降,影响运动员的体能指标。通过大气污染防治,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缓解大气污染对运动员室外高强度训练时段体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兰州市大气主要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兰州市大气污染现状,评价其环境质量和健康风险,选择兰州市污染较重的西固区和污染较轻的榆中县为研究区域,定位监测并分析颗粒物、SO2和NOx等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法评价兰州市大气污染现状,重点分析颗粒物的构成特征和健康风险. 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污染物分布呈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特点;大气颗粒物MMD(质量中值直径)在3.2~7.9 μm之间,属细颗粒型;西固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及污染水平普遍高于榆中县,其中位于西固区的西固第二小学采样点污染较为严重,污染水平为五级,需要采取控制措施;兰州市15 m大气高度PM10的健康风险高于30和1.5 m,兰州市PM2.5和PM10的健康风险属于可接受风险范围.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评估了空气污染对我国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影响差异性.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与中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显著负相关,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表明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机制分析与异质性分析显示,空气污染通过影响个人的情绪和状态、运动、社交活动、健康和记忆力来间接影响其认知能力,且空气污染对年长者、女性、有不良健康行为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人群的认知能力负面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PM2.5、PM10、SO2、CO具有显著的认知功能折旧效应.本文聚焦于我国空气污染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识别了空气污染对我国居民认知能力的潜在健康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健康环境治理和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了现实依据和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典型室内空气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典型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探讨影响典型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室内外主要污染物的相关性,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为深入分析典型室内外污染物相关性及其净化技术方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嫒  陈娅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7):61-64,84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室内外空气质量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室内外空气质量尤其是细颗粒物污染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因此,相关研究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对北京市某区域年龄在9~11岁之间的38名健康儿童人群活动场所夏季PM2.5的污染特征作了研究评价。结果表明,运用室内外环境监测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儿童人员夏季PM2.5室内外浓度呈现明显的时间、空间变化特征,并受到气象因素及室内外源排放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空气微生物来源于土壤、植物、水和人类,包括细菌、病毒、酵母、真菌和原生动物。众所周知,空气微生物可以进入呼吸道影响人体健康,导致呼吸系统及相关疾病。因此,微生物在环境空气中的含量及分布状况等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空气微生物的种类、来源、危害、监测方法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展望了空气微生物的研究前景,并建议将空气微生物作为大气污染常规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8.
载人汽车室内空气VOCs污染的指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开  程赫明  罗会龙 《环境科学》2013,34(12):4599-4604
载人汽车是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车内空气VOCs危害健康,为分析车内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与TVOC的污染程度,依据国内外室内与车内空气品质标准,采用指标评价法进行了客观分析.结果表明,就我国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7729-2009《长途客车内空气质量》、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韩国、挪威、日本与德国的标准而言,载人汽车室内空气中最主要的VOCs污染物分别是TVOC、TVOC、苯、苯、TVOC、甲苯与TVOC及其车内空气污染的平均级别依次为中污染、中污染、清洁、轻污染、中污染、清洁与重污染;指标评价法能够有效分析车内空气品质,不同标准的选取对评价结果差异显著;德国标准最严格,而我国GB/T 18883-2002标准相对比较严格,GB/T 27630-2011标准最宽松.  相似文献   

19.
Air pollution is severe in China, and pollutants such as PM_(2.5) and surface O_3 may cause major damage to human health and crops, respectively. Few studies have considered the health effects of PM_(2.5) or the loss of crop yields due to surface O_3 using model-simulated air pollution data in China. We used gridded outputs from the WRF-Chem model, high resolution population data, and crop yield data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and crop yield in mainland China.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outdoor PM_(2.5) pollution was responsible for 1.70–1.99 million cases of all-cause mortality in 2006. The economic costs of these health effects were estimated to be 151.1–176.9 billion USD, of which 90% were attributed to mortality. The estimated crop yield losses for wheat, rice, maize, and soybean were approximately 9, 4.6, 0.44, and 0.34 million tons, respectively, resulting in economic losses of 3.4 billion USD. The total economic losses due to ambient air pollution were estimated to be 154.5–180.3 billion USD, accounting for approximately 5.7%–6.6% of the total GDP of China in 2006. Our results show that both population health and staple crop yields in China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emissions, improve air quality, and mitigate the economic lo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