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生态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西安市在改革后的快速发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影响和制约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西安的城市建设需要以城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做好生态园林设计,在保证特色生态的基础上做好生态建设,推进景观绿色生态社区的建设,共同推进西安的景观绿色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下城市复合生态管理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以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该研究正是基于生态文明的理念下,从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资源政策、环境承载力以及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对城市生态管理模式进行了多维性思考,指出只有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政策调控、增强环保意识、探索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模式,才是实现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指出城市复合生态管理才是我国未来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城市生态管理模式发展的现实需求。该研究期望能够正确把握生态文明下城市生态管理的本质内涵,为日益市场化的城市提供高水平的城市生态管理范本,也为实现长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介绍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阐述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将生态城市和传统城市进行比较;简单追溯生态城市思想的发展历程,并对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评价,指出城市生态建设应按初级、过渡和高级三个阶段进行,并把其主要内容归结为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生态产业与环境教育四个方面;本文还对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的生态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生态建设,努力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明显,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山东半岛中小城市占绝大多数,城市生态系统特色比较鲜明,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环境优势比较明显,可持续发展程度比较高.然而,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目前正处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进程之中,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明显和加剧.本文以山东半岛东部城市文登市为例,.研究了文登市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和生态功能重点保护区域,分析了文登市城市生态建设总体布局,对文登市生态建设的效益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文登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对半岛其他中小城市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内在要求。结合西安市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实际情况,阐述了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生态建设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等,建立了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生态建设指标体系,提出了西安市建成生态城市的相关对策和措施。对西安市生态建设提出了系统的设想,阐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对改善人居环境及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阶段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环境优化治理体系处在萌芽起步阶段,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的研究成为了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研究方向。再加上《"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指出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是当前核心任务,这表明了我国对于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环境治理形势的分析和讨论,总结了城市环境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其具体策略,以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进武汉的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发展,让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充分利用武汉的城市自然资源优势,进行环境治理改革,抓好全市沿江港口岸线资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利用东湖生态风景区和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的水质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加大生态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通过植树造林提高城市绿量,丰富山水格局。有效利用武汉的湿地生态环境优势,加快推进开展沿江绿化工作,结合污染得天独厚的湿地生态和沿江生态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污染环境治理,建设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环保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个国家的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而言,河流综合治理无疑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我国,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促使生态型城市的形成,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我国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即应以环境生态建设为中心,重视城市河流的多种功能,遵循河流的自然规律,恢复河流的生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使其向自然化、生态化、人文化、景观化发展。因此,城市建设者应重视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景观和历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新一代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工程技术,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是结合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区域综合.生态城市因其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着种种困难.近郊生态农业具有促进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近郊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城市生态建设与近郊生态农业发展都以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为目标.在近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促进生态城市建设进程.建设生态城市,也能够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倡导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共同建设,二者相互影响,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刍议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文章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内涵,系统地分析了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差异;提出了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途径,为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指出了发展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指导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西部地区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面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大数据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使智慧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绿色发展也成为智慧生态城市的核心举措.通过分析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背景,测度西部主要城市的生态足迹与环境承载力,明确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基于智慧生态城市推进西部城市绿色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翔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11):153-155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了总体布局的高度,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基于对崇川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结合城市化进程与崇川区情,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是崇川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介绍了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了“天蓝、地绿、水清、人和”是崇川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总结了崇川区生态城市建设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分析制约因素,探讨了崇川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图书馆的馆舍建设和硬件配套设施配置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倡使用绿色环保的建设材料和办公材料,为图书馆馆员和读者提供一个培养生态文明观的绿色场所,形成生态环保氛围。通过高校图书馆生态环保建设,形成一个人人重视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生态文明观和环保价值观,以建设生态环保的高校图书馆为中心,进一步培养读者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绿色发展观,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文化给养,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的提出为城市的发展找到了一种理想模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生态城市理论研究主要应用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上。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本文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4个层次3个子系统10个分目标30个具体指标的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佳木斯市2004年至2008年5年间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指导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而实现佳木斯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双赢"目标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家颁布文件要求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要逐步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培养公众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生态学在城市社区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为社区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在全国已经蔚然成风,关于绿色社区的研究在国内外逐渐兴起,成为建筑界、城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由于它平衡了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发展中有效可行的具体应用.本文分析了绿色社区的基本内涵,指出绿色社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具有整体性、长期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进而阐明长沙市芙蓉区绿色社区的创建情况,最后探讨了绿色社区的创建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类型的城市相比,工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相对突显,应更加重视防护型绿色空间网络化布局与建设。2000—2017年间,工业城市包头市区高质量的绿色空间大量被城市建设占用,城市绿色空间破碎化程度加剧,片状和带状绿色空间分布减少,尚未形成绿色空间生态网络体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现状绿色空间承担着比以往更大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压力。根据包头市工业城市防护型绿色空间建设需求性特征,基于隔离/保护理念、弹性理论、GIS空间分析技术等,评估包头市防护绿色空间布局适宜性,进一步结合2017年绿色空间分布特征,对防护绿色空间建设进行优先级分区。结果表明:(1)研究区防护绿色空间布局适宜区449.5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629.59 km2)的71.41%,与现状绿色空间覆盖率(44.71%)相比,可增加26.7%的绿色空间覆盖率;(2)适宜区面积内存在较大面积的无绿色空间和低质量绿色空间,分别约占适宜区面积的25.73%、47.64%,防护绿色空间网络化程度低;(3)根据防护绿色空间布局建设分区结果,41.02 km2的区域可考虑优先建设绿地面积。结果可为包头市及同类型城市防护绿色空间布局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池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池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在探讨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设原则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以下生态建设对策:保护城市的自然地貌,强调自然景观;增加绿地面积;均衡绿地系统布局;加强绿色廓道建设;加强滨江带绿地建设;提高绿地系统质量;构建绿色空间网络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