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建立了使用硅胶净化小柱净化、氮磷检测器检测水中阿特拉津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过硅胶柱净化后的生活污水,基本消除基质干扰。采用具有氮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检测阿特拉津,其质量浓度在0.10~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方法检出限为0.2μg/L,测定下限为0.8μg/L。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0%~93.5%,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5%~90.3%,相对标准偏差均10%。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以消除阿特拉津测试中基质和同系物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阿特拉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提供的测定方法为基础,通过对色谱条件和预处理两方面的改进,采用带氮磷检测器的毛细管气相色谱仪测定水中的阿特拉津的含量,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不同土质中的阿特拉津残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仪及氮磷检测器分析了不同土质中的阿特拉津残留,通过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和色谱分析条件等试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分析土壤中的阿特拉津,具有快速、准确、回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和饮用水中的阿特拉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条件实验,建立了水体中阿特拉津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以ODS C18柱为色谱柱,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5nm,柱温40℃,用二氯甲烷萃取,外标法定量,线性范围为0.02~10.0mg/L,相关系数达0.9999,采样体积为50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012μg/L,精密度在2.5%~11.4...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测定土壤中微量阿特拉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丙酮加水提取土壤中的阿特拉津,再用三氯甲烷萃取,经浓缩、定容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  相似文献   

6.
胶束强化超滤是一种向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方法.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必须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时,表面活性剂单体才开始聚集成胶团,并且形成的胶团粒径要大于超滤膜的最大孔径.让表面活性剂胶团化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具有增溶作用,可以增溶一定量的溶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相萃取法对水样进行提取富集,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2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和阿特拉津有机污染物,并对方法进行了探索、优化和验证。在固相萃取过程中,研究了水体p H、洗脱液组份对邻苯二甲酸酯和阿特拉津萃取回收率的影响,解决了邻苯二甲酸酯和阿特拉津回收率不高的问题。在空白水加标实验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回收率为89.3%~92.2%,阿特拉津回收率为88.9%,获得了较高的回收率及测定精度。除此之外,还对地表水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微量阿特拉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了土壤中微量阿特拉津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水(70:3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 nm条件下,在12.5~1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检出限0.18×10-3 mg/...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阿特拉津(ATR)对人体的健康风险,通过文献检索及追溯方式,收集了93篇文献中关于我国环境介质中ATR的检测数据,基于美国环保署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并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评价了我国成年男性和女性ATR的健康风险,分析了各参数的敏感性和相关性。结果显示,我国成年男性和女性的非致癌健康风险熵值分别为4.53×10~(-2)和4.30×10~(-2),分别有89.8%的成年男性和89.9%的成年女性风险熵值低于0.10;饮用水中ATR的浓度对其健康风险的贡献(即敏感性)分别为男性88.0%和女性83.3%,与健康风险的关联性(R)分别为男性0.907和女性0.895。我国ATR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饮用水中ATR对其健康风险的贡献最大。该方法可为有毒有害物质的健康风险预警和精准控制提供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南饮用水源地水体中阿特拉津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海南饮用水源地原水中阿特拉津的含量。结果表明,在22个监测点位中,阿特拉津的检出率达到69.7%,其检出浓度为未检出~74.8 ng/L,浓度值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阿特拉津的标准限值。采用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海南饮用水源地原水中阿特拉津通过饮用水和皮肤接触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阿特拉津通过饮用水和洗浴途径引起的非致癌总风险指数、致癌总风险指数分别为0~7.1×10-5和0~5.7×10-7,均在USEPA的建议值内,初步认为海南饮用水源地原水中的阿特拉津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1.
高氟水沸石除氟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静态搅拌实验和恒温震荡实验,研究了接触时间、pH、温度及反复使用次数对沸石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沸石除氟效果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有上升趋势,除氟效果良好,适用于我国高氟水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样中的阿特拉津和甲萘葳。结果表明,低浓度水样:可取500ml,加入5%的氯化钠,经一定量的二氯甲烷萃取、浓缩、甲醇定容后,上机测定;高浓度水样:可将水样过滤后直接进样测定。该方法的阿特拉津和甲萘葳检出限分别为0.006μg/L和0.036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可达74.2%~11...  相似文献   

13.
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2-羟基-4-硝基苯偶氮)-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HNAPMP)与镁的显色反应,在硼砂—氢氧化钠(pH=10)缓冲介质中,乳化剂-OP存在下,HNAPMP与镁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λmax为525nm,ε为3 63×104L·mol-1·cm-1。镁含量在0—0 8m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CREAMS-PADDY,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field-scale CREAMS model, simulates the hydrologic, sediment, and nutrient cycles in paddy fields. The CREAMS-PADDY model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using wastewater for irrigation on nutrient loads from paddy fields in Republic of Korea.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using data from two rice paddy fields.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between observed and simulated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were 0.92 and 0.57, respectively, for the calibration period and 0.84 and 0.73 for the validation period.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when using wastewater for irrigation, the total nitrogen loads increased by 210% and total phosphorus by 1,270% whe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water irrigation. The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in the ponded water increased by 254 and 534%, respectively, whe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water irrigation. The effect of reducing N and P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s by 10, 30, and 50% on nutrient loads exiting a paddy field were also simulated using the validated CREAMS-PADDY model. These simulations indicated that total phosphorus loads from the paddy were reduced only slightly by reducing the fertilizer, while total nitrogen loads were reduced by as much as 8.8, 16.6, and 24.4% when N ferlitizer rates were reduced by 10, 30, and 50%, respectively.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can be found at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技术处理饮食服务业含油污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次采自乌鲁木齐市鸿春园饭店不同时期排放的污水,经培养筛选出的28株具有较强除油能力的菌种回接污水后,其平均除油率达68%,其优选菌种回接污水24h后的除油率达90%,而同批污水自然存放10d后的除油率仅为29%。采用选培优良菌种集中快速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此类污水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由固体废物(炼铁废渣和炼钢废渣)制取的2种聚硅酸系混凝剂处理有机化工废水,结果表明,这2种聚硅酸系混凝剂不仅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可以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同时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废水的后步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含油污水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间歇式实验装置上对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含油污水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COD的脱除率与反应时间、温度和压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能有效去除污水中COD,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是影响COD脱除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臭氧-絮凝-活性炭联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体污染的日益严重和可利用水资源的减少,人们越来越重视污水回用技术的应用。污水回用对污水处理后水质要求的提高使得传统的氯气处理工艺显得落后。本文开展臭氧与其他工艺联合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碳-絮凝-臭氧工艺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