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水对公路的路基、路面、隧道等结构都会产生危害,而公路建设也会对沿线的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进行公路排水对提高使用道路的寿命和服务质量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考虑公路建设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战略水源,我国的地下水资源面临着超采、污染等诸多问题。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然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在世界排名居百名之后。其中,作为国家战略水资源,地下水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3。相较于严峻的形势,我国在地下水管理方面保护的力度依然不够。遇历史性特殊干旱地表水容易干涸,地下水资源不仅可以保障民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分析陕北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研究石油开采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的影响,通过取样测试分析其成灾机理。得出:目前石油开采区浅层土壤已普遍受到石油开采的污染,土壤样品中石油物质检出率达85.7%;部分河道石油物质超标,已影响到地表水水质;受土壤过滤作用的保护,目前陕北石油开采区地下水基本未受到石油污染,地下水质量主要受原生地质环境及人类活动影响,处于区域稳定、局部污染的状态。最后对陕北石油开采区地质环境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第八届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大会是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每两年一次举行的系列会议。本次会议将于2006年9月11~15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佳的喜来顿大酒店会议中心举行。会议面向广大来自基础工程建设、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能源工程、环境政策等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也欢迎所有来自政府部门、经济界、石油化工、农业、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的感兴趣人士参加。会议相关主题:环境和自然资源法规;海岸及沿海环境;大气污染与气候变迁;地表水污染及治理;土壤污染/退化和修复;地下水污染与修复;环境监测系统;交通工程与环境…  相似文献   

5.
金江军  潘懋 《灾害学》2007,22(1):117-120
介绍了中国大陆地区地面沉降现状,分析了地面沉降的危害,提出要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和协调,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合理编制城市规划来预防和减轻地面沉降灾害。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广绕县井灌区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引起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咸水入侵和地裂缝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成为区域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采用地下水回灌补源和调蓄技术是防治咸水入侵的有效途径。探讨了地下水回灌补源系列技术方法,涉及试验研究、数学模拟与优化技术等。室内、野外试验研究为地下水回灌规划和设计以及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提供了基本数据和参数。为了优化调整地下水开采量和回灌补源,建立了管理模型。管理模型预测表明,引用黄河水和汛期雨洪水回灌补源,以及通过节水减少漏斗区地下水开采量等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地阻止咸水入侵,逐步改善区内的地下水环境。  相似文献   

7.
《灾害学》2019,(Z1)
山区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限制,常以隧道穿越崇山峻岭。贵州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发育。隧道开挖贯通后,常常改变原有的地下水环境特征,打破了原有的地下水平衡,导致隧道涌水、地表水断流甚至枯竭等灾害的发生。贵州某山区高速公路以特长隧道穿越长大脊状山体,通过工程实例方式分析了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隧道对水环境的影响。通过水文地质分析评价,以达到择优选择工程方案、控制工程建设中的风险以及减少工程建设对水环境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岩溶地基土洞塌陷评价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之葵  谢永雄 《灾害学》2007,22(3):77-80
地下水(地表水)产生的渗透潜蚀作用、崩解作用等是土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对工程实例中的土洞,采用极限平衡法和压力拱分析法进行了稳定性判别。在土洞中充填砼,然后采用压力灌浆,灌浆所采用的水灰比为1∶1~1∶1.5,灌浆压力一般为0.15~0.30 MPa,地基处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部2012年5月11日发布的《2011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全国200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在4727个水质监测点上,水质呈较差级、极差级的占55%"。另据调查,全国655个城市中,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地下水污染直接影响居民饮水安全,在自来水水质是否达标引发热议之时,被污染的地下水源同样值得关注。随着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地表水水质有了明显改善。然而,潜伏在地下的水资源污染却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农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以饮用水为例,全国范围内地下水占饮用水来源的51%,而在农村该比例高达99%.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建设新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