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描述了硫化亚铁的来源、油品罐中硫化亚铁的积聚部位。模拟硫化亚铁的组分和工艺条件,系统研究了硫化亚铁的自燃特性,在水、饱和水蒸气、气速、氧含量等因素的影响下,硫化亚铁起始放热温度和自燃点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硫化亚铁火灾爆炸的内在原因,提出了防范油品罐硫化亚铁火灾爆炸事故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FZC-1化学清洗剂防止硫化亚铁自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化工生产装置发生硫化亚铁自燃的危害性,比较了目前防止硫化亚铁自燃的几种方法,介绍了FZC-1硫化亚铁化学清洗剂的性能特点及在扬子石化加氢裂化装置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FZC-1硫化亚铁化学清洗剂对防止硫化亚铁自燃效果明显,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硫化亚铁的化学清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化工设备硫化亚铁的产生及其危害性,比较了目前预防硫化亚铁自燃的几种方法。由纯化清洗剂的作用进而介绍了FZC—1型硫化亚铁清洗剂在扬子石化加氢裂化装置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选择化学清洗预防硫化亚铁自燃,效果明显,立无腐蚀、无污染,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填料型减压塔的腐蚀及停工检修程序,针对填料型减压塔检修时硫化亚铁自燃事故,提出了预防硫化亚铁自燃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工高含硫原油装置停工检修硫化亚铁自燃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石化公司南常减压蒸馏装置加工高含硫原油,为避免装置产生的硫化亚铁在停工及大检修中发生自燃,分析了装置硫化亚铁产生的主要原因、易发生位置、自燃机理,提出了相关的预防和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水体重金属锑(Sb)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旨在利用微生物和硫铁矿协同强化去除水中锑酸盐(Sb(Ⅴ)),实验对比了硫铁矿和硫化亚铁在非生物和生物反应体系中对Sb(Ⅴ)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非生物(未接种活性污泥)反应体系中,硫铁矿和硫化亚铁对Sb(Ⅴ)的去除效果随运行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且在第10个循环硫铁矿对Sb(Ⅴ)的去除率仅为14.5%;硫化亚铁相对硫铁矿有较高的Sb(Ⅴ)去除效果.在微生物作用下,硫铁矿和硫化亚铁具有较稳定的Sb(Ⅴ)去除效果,且硫铁矿对Sb(Ⅴ)的去除率高于硫化亚铁.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证明微生物可加速Sb(Ⅴ)转化为Sb(Ⅲ),同时生成的Fe(Ⅱ)/Fe(Ⅲ)会促进Sb(Ⅲ)在硫铁矿上的富集沉淀,进而强化Sb从水体中去除.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揭示了除锑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时间演替规律,证明Thiobacillus和Sulfurimonas菌属为微生物协同硫铁矿去除Sb(Ⅴ)的优势菌属.研究结果为Sb(Ⅴ)废水修复提供了一种稳定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以高砷地下水为主要饮水水源的偏远农村地区,研发一种经济高效、操作简便的砷污染处理技术对解决其饮水安全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室内柱实验,利用Fe SO_4、NaAsO_2和Na_2S交替注入方法,完成并优化了硫化亚铁型除砷材料的制备.同时,探讨了强还原条件下含水层原位搭载除砷过程与机制.研究表明,FeSO_4∶Na_2S摩尔比为5∶4,连续注入120 h为最佳原位搭载条件;搭载实验柱除砷过程中,As(Ⅲ)(1000μg·L~(-1))穿透时间(100 h)远高于示踪剂荧光素钠(1.25 h)所需时间,其阻滞因子达37,表明硫化亚铁型除砷材料具有显著的除砷效果;除砷前后硫化亚铁涂层的表征结果说明,原位搭载除砷过程中,As(Ⅲ)与硫化亚铁发生的吸附/共沉淀形成富砷草莓状黄铁矿是实现固砷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罐体底板和底部边缘板的腐蚀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同时探讨了防止硫化亚铁自燃的控制措施,提出了罐区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由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承担的“硫化亚铁自燃危害治理技术研究”项目,日前顺利通过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组织的项目鉴定。  相似文献   

10.
硫酸污水治理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硫酸生产净化污水治理的一种新的工艺方法,即用硫化亚铁除砷。实验结果表明,此法的环境效益特别好,经济效益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