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欢欢 《环境》2023,(2):45-47
<正>大道致远,奋楫笃行。在中山奋力融入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能级过程中,绿色一直是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作为珠江西岸重要枢纽城市,中山市以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以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坚决扛起“治水攻坚”、低效工业园改造等重担,全面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创新与服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交出一张精彩的“时代答卷”。一幅生态环境更加友好、产业发展更加高质、城乡品质更加优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画卷,正在中山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我们中山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5.5%,6项主要监测指标全面改善,AQI达标率增幅、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均位居全省第一。"说起2018年完成的工作,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杜敏言语间颇感自豪。的确,在过去的一年,中山市生态环境质量特别是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中山蓝"已俨然成为中山一张靓丽的名片。  相似文献   

3.
《环境》2018,(11)
正广东自然学院中山分院(以下简称"中山自然学院")成立于2017年底,是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授权,在中山设立的唯一分院,负责在中山区域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环保项目的教育、实践、比赛、研学、交流等活动,提升市民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中山自然学院通过引入企业、政府和学校等作为支持机构,引入众多自然景区作为课程执行的主要力量,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分别向学校、企业和社区输送有针对  相似文献   

4.
萧学谦 《环境》2009,(1):54-54
日前,中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启红接受记者专访,指出“惠民的最高标准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优美的宜居环境,而创建全国生态市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李启红认为中山创建全国生态市工作是“有基础和有条件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山市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生态文明硬实力,加快生态产业发展,推动生态人居建设:  相似文献   

5.
森林小镇绿染中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前,首批"广东省森林小镇"名单公布。作为广东创建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重点项目,此次共有38个表现优秀的地域被评为"森林小镇"。仅中山一市就有南朗镇、板芙镇、古镇镇、南头镇4个镇区成功入选,可谓收获颇丰。2018年,将是中山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第三年,更是力  相似文献   

6.
《环境》2010,(1):68-71
<正>中山在2004年率先开展创建全国生态市,5年后,中山交出了一份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赢"的答卷。◆城市名片中山市地处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连广州,毗邻港澳,总面积1800.1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5.15万,是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故乡。  相似文献   

7.
萧学谦 《环境》2009,(1):54-54
经过两天考核,国家生态市技术考核组专家12月21日下午作出结论:中山在生态市建设过程中,领导重视、特色鲜明、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各项考核指标已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要求,具备了申请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的条件。据悉,中山市是首个通过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市技术考核的地级市。中山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根楷表示,创建生态市就是要实在,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8.
<正>从今年一季度起,生态环境部每季度开展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情况排名。在5月7日首次通报的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状况中,中山以-54.70%的变化幅度排名广东第一,全国第三。-54.70%的水质变化幅度是中山水质改善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山  相似文献   

9.
水淹对三峡库区消落带中山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野外实地栽植试验,对重庆市万州区消落带历经1 a、3 a、6 a水淹后的中山杉在各水淹高程的保存率及树高、胸径、地径和冠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次水淹后,166~175 m高程段内中山杉的保存率为100%;3次水淹后,168~175 m高程段保存率为100%;6次水淹后,170~175 m高程段保存率为98%。(2)中山杉的树高、胸径、地径和冠幅总体上随高程的降低而变小;但在一定高程范围内,水淹胁迫程度变强反而会促进中山杉树高的生长。(3)水淹初期,水淹对中山杉生长的影响显著;随着水淹次数增多,水淹对中山杉的影响不显著。(4)中山杉在地势低洼地带的保存率明显降低,但在根系裸露的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5)中山杉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防止消落带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07,(6):50-53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已成为国家、各省、市在"十一五"时期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为此,中山市委、市政府以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中山"、 "平安中山"为着力点,巩固环保模范城市成果,采取多项措施,有效控制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力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