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美国的一位常驻伦敦的国际律师,漫步在海滨时偶而发现,海岸的死水鸟周围总有一摊浮油。他分析认为,死鸟附近的浮油是鸟的羽毛吸附漂在海面上的浮油所致。于是便产生了利用鸟类羽毛来回收海面浮油的设想。回国后他曾在密西西比河中进行试验:一次事故中,约31500加仑油倾入密西西比河中,并很快扩散开来。试验先在漏油区四周用围油栏拦住浮油,然后向水中投放鸡毛袋,浮油很快便被吸入袋中。大约15分钟后,把袋从水中拉起,清洁的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电磁流体海面浮油回收分离技术的运行过程和特点;阐述了电磁流体海面浮油回收分离过程中电磁场作用下的水、气、油多相介质的流动特性和系统性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油污水处理量1 000 L/h的电磁流体海面浮油回收分离装置实验室样机的研制和水槽油污水回收分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油层厚度在3 mm~4 mm时,工作电流密度2 300 A/m2,油污海水处理量1 100 L/h,平均收油量(32~56)L/h;油膜厚度小于1 mm、甚至是微米级油膜,回收分离效果明显;回收油含水率小于5%,处理后的海水达到国标第四类海水水质无明显油膜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海上石油开采和船舶运输业的发展,在进行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难免发生石油溢出造成污染海面的事故。为了减少和清除海面油污,保护海洋环境,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寻求和发展海面围油、收集和清除的手段与技术。目前,各类围油栏、撇油器、扫油臂和浮油回收装置已在一些国家的港湾、石油钻井平台得到配备和使用,各种消油剂、凝聚剂和吸油材料得到相应发展。一些国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方法来清除海面溢油和石油污染,并已  相似文献   

4.
海面浮油污染一般采用围油栏及海面清扫船清除污染,也有用化学消油剂或其他吸油材料来净化水面,例如日本的多孔性软陶瓷材料和英国 O.M.I 公司的亲油、疏水性油拖把等。该研究利用羽毛具有吸附、毛吸管以及粘附作用。将鸡毛与大麻纺成鸡毛绳或鸡毛油拖把,清除水面浮油(特别是重油、机油以及油漆等)的污染效果显著,与英国 O.M.I 公司的油拖把效果和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现存的问题出发,结合卫星遥感、航空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提出现代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构想。  相似文献   

6.
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发明一种利用超声波处理海上漏油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安装在船舶上的超声波发生器向浮油海区发出强大的超声波,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油粒在水体中发生频率为1000到1000000赫的微幅高频振动,其加速度高达100000g。分散在海面的石油便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海上溢油遥感监测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加拿大环境技术中心做的一个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在溢油应急处理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发达国家海上溢油遥感监测现状。  相似文献   

8.
荧光光谱法鉴别海面溢油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大量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荧光光谱技术在鉴别海面溢油源中的应用和进展。根据普通荧光光谱、同步扫描光谱、可变角同步扫描光谱和总荧光光谱等不同荧光光谱信息特等,论述了荧光光谱的三维特性及维特性及其在溢油鉴别中的应用。同时,结合低温荧光法、磷光光谱法、导数荧光光谱法等辅助方法和技术,介绍了国内外荧光光谱法鉴别海面溢油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溢油业务化监测精度和效率,基于海面油膜成像机理和检测难点,设计了海洋溢油业务化监测流程。研发了溢油SAR卫星遥感业务化监测系统,系统集成了SAR图像处理算法和暗区特征打分法,实现了SAR影像处理、溢油信息提取和溢油监测报告制作等功能。系统已应用到业务化监测中,可为溢油应急处置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Kowa.  T 王水田 《交通环保》1995,16(5):35-37
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回收开阔海面上的溢油[美]TedeuszKowalski多数发生在开阔海域的重大溢油事故都是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引发的。油污进入海面后,受风和海流的影响很快便会扩散开来,海浪的作用会促使浮油与水混合。油中所含的轻组分陆续被挥发后,残油...  相似文献   

11.
遥感技术在宏观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建华  范瑜 《环境科技》2002,15(1):22-24
1 遥感技术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发展遥感科学技术 ,早在 5 0~ 70年代就已经有 12 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上开展遥感工作或运用遥感资料 ,特别是美国和前苏联的遥感科学技术起步早、规模大 ,处于领先地位 ,但主要用于军事领域。我国利用遥感技术是在 5 0年代起步的 ,首先利用航空照片作调给他形 ,或直接当作地形资料使用 ,水利部系统在进行淮河治理的过程中 ,使用了航空摄影和照片解译。到目前 ,国、内外利用遥感技术的领域涉及地球物理、地质、气象观测、海洋、陆地资源、环境监测、地图测绘等等。我国环境监测部门…  相似文献   

12.
磁流体(MHD)浮油回收装置中通道内部流动特性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二维的水气两相流模型,采用VOF方法,针对磁流体(MHD)海面浮油分离回收装置中磁流体通道内部流动界面在电磁力作用下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其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大西洋海岸地区实施的许多实验表明由海洋倾弃物中的酸性废物和污水淤泥所产生的羽状体有可区别的光谱特征。遥感获得的大面积覆盖图所提供的污染特征信息是用其它方法不容易得到的。本文用两种方法解释了遥感得到的摄影和多光谱扫描仪数据。第一种方法是可以确定污染物分布范围、制图和进行污染物识别的定性分析,没有海面同步测量来验证。第二种方法是同时进行搜集海面实况资料的定量  相似文献   

14.
海面散射对舰船编队电磁干扰影响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舰船编队的抗干扰需求出发,从海面散射对耦合途径的影响、海面散射路径和雷达波在海面上的反射特性3个方面建立起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数学模型。首先结合镜像理论获取了海面散射的菲涅尔区,然后结合传统的"四路径"模型分析出舰船编队间电磁干扰的主要路径,最后结合海面的分形几何特性和海水的介电特性,推导出典型海况下海面的散射系数表达式。建立的数学模型不仅可以为舰船编队间电磁干扰的计算提供有力工具,还可以对遥感、海洋探测等多项技术予以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日益严重的海洋油污染,引起了世界各海运国家的普遍重视,並相继采取了各种防污染措施。本文收集了几种国外使用较广泛的浮油回收装置,以供参考借签。 “拜克玛”浮油回收装置 “英国石油(BP)公司”研制了二种浮油回收装置。一种为“拜克玛”海上浮油回收装置,另一种为“克玛诺”小型浮油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16.
无人机遥感及高清影像技术的应用,为水土保持监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无人机技术,可以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效率、直观全面反映监测结果,可有效弥补传统监测手段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本文针对无人机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1月13日,"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海域断裂沉没,大量溢油对水产养殖、岸线等环境敏感资源造成了严重损害.西班牙政府通过卫星遥感手段对海面及岸线溢油进行了4个月的连续监视,"空间与重大灾难国际宪章"的启动保障了获取卫星监视数据的快速高效,为溢油应急决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管理的苇点是在监测海域范围内尽可能多地识别属性发生变更的"块",应用遥感进行海域使用变化信息发现是研究海域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介绍了遥感技术用于海域动态监测的概念与目的,归纳和分析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影像进行海域使用变化信息发现与提取的方法与技术,阐述了我国即将开展的海域使用动态遥感监测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生产废水的污染防治是一个繁杂的难题,而浮油的回收是污染防治的首要问题。沈阳自动控制研究设计院对污水中浮油的回收技术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吸油拖式浮油回收设备在炼油厂的运行效果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大辽河口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示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大辽河口,从污染水体的波谱特性测量入手,采用卫星,地面、水体同步监测的方法,对污染河段研究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与波谱特性间的定性,定量关系的基础上,探索了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中的技术关键,进行污染水体卫星遥感监测,地面水体光谱特性测量和水分分析的示范试验研究,进而结合应用需求,开展宏观,快速的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