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早上白班刚接班不久,河南油田精蜡厂催化车间操作室,当班的工人们正忙碌着. "党海峰,你的汽油线流程改对没有?可千万不能马虎啊!"稳定岗位主操党海峰干完活刚回到操作室,就听到班长姜涛这样来了一句."没错,我改完后特地又检查了一遍."听了党海峰的回答,姜班长并不放心,他自言自语地说:"汽油线流程复杂,改造过的跨线又多,十几个阀哪个搞错都不得了,不行,我得再去瞅瞅."说完,他一转身出了操作室.  相似文献   

2.
"国标"的出台到底能对车内空气污染现象的防治起到什么作用?国外的做法是怎么样呢?他们是否也遇到"国标"难定的问题呢?待我们细细探讨.  相似文献   

3.
重庆环保实行按日计罚的立法与实践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按日计罚的背景 我国现行环境法律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存在明显的缺陷.根据现行法律,环境违法行为受到的处罚相对于巨额的污染防治成本,两者比例严重失衡,普遍存在着"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现象,导致法律对守法的逆向引导:企业宁可选择违法,承担相对轻微的法律责任,而不愿遵守法律,承担相对高的污染治理成本.  相似文献   

4.
谁该对环境污染负责?这本来是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越追究,却越叫人糊涂.日前,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2008)"在京发布.本次调查显示,能够正确回答"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机构是地方人民政府的公众比例仅为11.2%,就是说我国约90%的人不知道谁该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  相似文献   

5.
人生最主要的财富是什么?金钱、地位、权利、美貌、爱情,还是知识? 1983年冬,北京衬衫厂出口到日本的一批衬衫爬满了黑压压的蚂蚁,客户勃然大怒,提出巨额索赔.昆虫学家唐觉教授做出权威的鉴定报告,证明这些蚂蚁系日本国"土特产".官司打赢,挽回了500万元的经济损失.为此,唐教授得到的酬谢是该厂生产的衬衫两件.这就是当年科研成果的价值!上海剧作家沙叶新调侃:"文章能值多少钱?<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元)!"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质量下滑,信任危机,生源基础差,教师流动性大——面对这样的现实,地处豫西深山区的灵宝市朱阳镇二中却能在短短两年内实现"U"型跨越。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近日,记者走访了该校。去除热闹的课堂表象在灵宝市朱阳镇二中的课堂上,很少有齐声回答问题的声音,学生要么自学,要么相互辩论,要么在回答老  相似文献   

7.
唐诚 《环境》2008,(3):80-81
天气往往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阳光灿烂.心情就会开朗;阴霾密布.情绪就随之低落.而性格呢?大部分人应该都会觉得是根据所处的环境后天养成的,但是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出生季节不同,还会先天性地影响-个人的性格和体质状况.可以说.我们的性格很可能早已由"天"注定.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来,全球粮食危机以及"疯长"的油价都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政界、农业,贸易,金融等部门的高度紧张,联合国以及各国政府也都对此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那么,作为粮食的主要消费者一人口在这轮粮食危机中到底"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人口是否应该得到控制?最近,笔者对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9.
于静 《环境》2010,(2):27-29
<正>掌管环卫究竟代表的是权力颇大,还是事务繁琐?不管怎样,民国的警察除了管社会治安,还要对环境卫生负责。警察的职责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绝大部分现代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啦!"在当  相似文献   

10.
"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她所面临的问题大大不同于20午或30年前,中国不是要不要搞工业化的问题,而是搞什么样的工业化问题?是照搬照抄两方的工业化馍式,还是沿着我们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工业化模式?这本质上是一个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记者:"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几乎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从唐代诗圣"射洪春酒寒仍绿"到今天的酿酒工业生态园,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知名度的沱牌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企业发展到今天,实力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12.
正"治理"一词可以指称两类概念:作为行政管理的公权力后果与作为民事责任的私主体义务;当"治理"与"责任"二词联用时,通常所指称的语境为后者。而民事责任制度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来搜寻责任主体,并根据预先规定的措施来执行此种责任的一套规则体系。是故,涉及海洋环境治理的民事责任制度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谁来治理与如何治理,并且在此基础上应当同时避免给潜在的责任主体带来"双重风险"(double jeopardy),当前立法在这一问题上仍有疏漏。  相似文献   

13.
覃淑珍  刘光炳 《环境》2005,(5):73-73
发展经济是不是就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在贫穷的条件下是不是可以去谈环境保护?我无法完全回答这个问题,但我曾经经历的一件小事,却可以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09,426(16)
浙江读者王大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也逐步增加,这种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周边民众的身体健康.但据目前的现象来看,很多环境受害人都是采取上访的形式,并希望通过这一形式来解决问题.然而这种方式一旦解决不好,很容易激化社会矛盾.请问专家,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为什么不通过诉讼等司法渠道来解决这一问题?是诉讼成本高或胜诉率低造成的吗?  相似文献   

15.
水淼 《环境》2004,(7):10-11
众所周知,节能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确保能源供应,但节能需要设施,需要投入,钱从何来?风险如何承担?一种被成为节能“保姆”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因果关系与科学证明追究公害犯罪的法律责任问题,不用说,必须查清公害是怎样引起的,由什么物质造成的,谁造成的等一系列因果关系问题.首先,就以"什么物质造成的"这一点而论,就有构成公害的直接原因(排放有害物质)和防止危害扩大的公害防治系统的缺陷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既要查清引起公害的原因,也要弄清为什么会使事态扩大.能够证明污染物质的有害性和致害物质及其污染经由,证实究竟是哪家企业排放的  相似文献   

17.
"棕色区域"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带来的环境问题.一些国家逐渐开始应对.棕色区域问题涉及到各种因素,如法律,税收,财产权,土地开发等多种因素,所以是一个复杂的,较难解决的问题.以起步较早的美国为例,以联邦立法为重心,论述了美国在"棕色区域"治理中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以期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棕色区域问题实质上是土壤污染的治理问题,这对中国缺位的土壤污染立法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风平浪静"会翻船吗?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思想家刘禹锡在<儆舟>中就记载了他亲身经历的"风平浪静翻了船"这么一件事.  相似文献   

19.
声音广场     
《环境》2014,(5):50-51
正关键词:"不戴口罩"出门戴不戴口罩?雾霾公害下,这个问题不仅仅成为个体的纠结,更是成为官员们的困扰。近日,医学硕士出身的北京市环保局局长陈添表示:"我不戴口罩,家里也没有空气净化器。"在今年"两会"期间,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也回答过:"我平时是不带口罩的"。这些回答,最终引来的却一片骂声。  相似文献   

20.
李凤娇 《环境》2008,(3):68-69
地球史上曾有过多次将生命毁于一旦的自然灾变,人们预言的"世界末日"有很多种版本,它们到底有什么依据?科学家排出了"世界末日"可能性排行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