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全面掌握国内首个500 kV地下输变电工程——500 kV世博变电站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今后此类工程的环境监管积累经验,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受环境保护部核安全司电磁辐射与矿冶处委托,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对该工程进行监督性调查与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与工程建设前的电磁环境水平相当,该工程对电磁环境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鄂尔多斯东胜北郊变至布日都变第二回220kV输变电工程"为例,对其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分析研究了220kV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电磁环境、声环境和非污染生态三方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的各项环境监测指标均在标准限值范围内,对电磁环境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增加导线对地距离或改变导线布置方式,有利于减小电磁场强度值。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蒋昕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2):164-166,171
高压输变电工程进入城市中心地带是发展的趋势,而工频电磁环境是居民关注的问题,根据目前广州城市电网建设的现状,对广州城区110 kV、220 kV各类型变电站、多种形式的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对比国家现行标准限值,评价广州城市电网工频电磁环境影响的总体情况,认识电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输变电电磁环境影响特点提出相应广州电网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主要监测、分析、研究220KV变电站运行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影响范围。经实际的监测和分析所得出结论:220kV变电站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因射源空间的距离变大而减小,在距变电站40米处的电磁辐射临近背景值。根据这一情况,提出电磁辐射防范优化措施,降低电磁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10k V全户外、全户内和地下布设等三种不同布设方式的变电站的电磁辐射监测数据,对变电站电磁辐射影响进行总结,这对于消除人们对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的恐惧,缓和日益加剧的输变电工程环境纠纷具有重要意义,也为110k V变电站辐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范鹏  刘文芳  丁力  刘涛  邵峰  陶牮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0):147-149,152
为了解输变电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南阳地区某110 kV输变电工程进行实地监测。结果表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远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限值,而且随着距离的递增呈衰减趋势。然而监测往往选在"好天气"的时间进行,不能反映"坏天气"的实际状况。结合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电磁污染和公众参与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典型变电站站场外工频电磁场实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庆市110kV、220kV典型变电站站场外的工频电磁场进行实测并归纳总结了测量结果,根据测量得到的实际数据,得出变电站站场外工频电磁场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表明变电站站场外工频电磁场均能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工频电磁场随主变容量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随与主变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同时,户内变电站对工频电磁场的影响也比户外变电站要小。  相似文献   

8.
结合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客观阐述了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电场和磁场的电磁环境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10/220kV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场强度值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限值,不会对公众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个建在中心城区的某220 kV地下变电站,阐述220 kV地下变电站的主要特点,分析这种类型220 kV地下变电站的主要噪声源及其传播影响特性,并简述了噪声控制措施,对建设低噪声变电站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220 kV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安全防护距离,首先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提出的电磁影响预测模型进行参数率定、验证。运用验证后的预测模型,以220 kV东枣线为例,对其电磁环境安全防护距离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220 kV东枣线距离线路中心越远,其电磁环境影响越小;(2)220 kV输电线路经过非居民区时,将边导线外6.5 m以内区域设置为电磁环境影响安全防护范围;在经过居民区时,将边导线外5 m以内区域设置为电磁环境影响安全防护距离。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减缓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输变电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是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情况的重要环节,工作中常遇到实际建设时工程内容与初步设计发生变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与环评文本中不尽相同、监测数据异常、工况条件不满足要求、标准体系应用混乱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建议采取的相应策略,以期促进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水平,消除电网运营阶段不必要的环境和法律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为建设环境友好的绿色电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调查工频电磁场对附近居民健康及风险感受的影响,对16条已投运110~500kV输电线两侧居民(n=615)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输电线运行参数计算工频电磁场相对曝露强度,分析了工频电磁场对距线路中心50m内、外受调查者产生的健康影响差异,以及不同工频电磁场曝露强度、电压等级、塔型附近受调查者风险感受和负面情绪的均值差异,并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工频电磁场公众风险感受、负面情绪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工频电磁场对50m内和50m外受调查者产生健康影响的相对风险值为0.87;在本次调查的工频电磁场范围内(E<0.35kV/m,B<0.80 μT),公众风险感受和负面情绪受工频电磁场曝露强度影响很小,受输电线架线塔外观大小、塔型、既有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工频电磁场生理危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提示了工频电磁场(PFEMF)暴露与白血病、肿瘤、胚胞异常等发病率上升存在相关性,但同时也有相当的实验未观察到PFEMF的效应.在理论上分析了微弱电磁场作用机制的争议,并根据非线性分又理论分析,肯定了PFEMF的潜在危害,进一步指出这种危害是一种随机现象.回顾了近年来提出的PFEMF危害机制和模型,认为研究应结合各种非线性理论.  相似文献   

14.
《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促进了世界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迅速开发。由于上海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耗较大,有潜力进行CDM项目开发。上海电力是上海能耗较大的行业之一,应该积极进行CDM项目研究。文章分析了国家电力行业开发CDM的主导方向,根据已有方法学的选择原则。上海电力行业首选发展风电CDM项目。探讨了上海发展风力发电项目的潜力和可行性。以辉腾锡勒风电场CDM项目为例,介绍了我国风电CDM项目注册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现今构造应力场是评价工程地区稳定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别对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具重要意义。为此、以锦屏水电站及其外围地区为研究区,在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分析基础上,并考虑到川西-滇北地区构造应力场对锦屏水电站及其外围地区的影响,运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现今构造应力场模拟来评价锦屏水电站及其外围地区的稳定性,取得较好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