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发展史来看,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原始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环境的等等。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内,人类无法有效消除这些危机和困境,因此,人类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本文将在分析生态文明内涵、目标和价值的基础上,初步勾勒出实现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即生态治理和协商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2.
《绿叶》2017,(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方向。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内涵丰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丰厚积淀和交流融合的结晶。这一理念,揭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规律,描绘了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社会。要真正把生态文明理念变为现实,必须通过全社会的行动,坚持不懈,合力攻坚,努力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使人类摆脱原生环境的压迫,而又带来第二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困扰;人类靠科学技术取得对环境的胜利,同时又引起环境对人类的报复;人类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入文明时代,文明又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如果我们不承认有两重性,势必会得出片面的结论,或是盲目乐观,对环境保护采取取消主义的态度,不顾现代环境问题存在的事实,继续追求纯技术的发展,纯利润的夺取。结果,总有一天会将人类引入歧途。或是消极悲观,对人类的前途失去信心,甚至要用阻止、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来“保护”环境。这不仅  相似文献   

4.
热贡文化生态区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燕 《青海环境》2010,20(3):136-139
传统工业文明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严重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自然界中,人类无论怎样推进自己的文明,都无法摆脱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的约束,自然环境的衰落,最终也将是人类文明的衰落。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文化生态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底蕴深厚的热贡文化,日益形成了热贡地区以绿色、低碳为典型特征的经济运行生态化模式。热贡文化生态区的保护,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从文明的高度来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路远 《环境教育》2007,(7):71-7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性力量。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在环保领域,科学技术是解决当前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制约经济高速发展的根本手段,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愈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轨0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嘟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  相似文献   

7.
徐海红 《绿叶》2014,(10):10-17
书籍承载着人类伟大的思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世界环境史上,有许多绿色著作以其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对工业化现代化的深刻反思,影响和推动了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着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刘芳 《绿叶》2012,(6):36
策划人语: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环境保护"这一术语被广泛采用,与之相关的各种思想、理念、方略和措施得以深度发展。不过,回顾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会发现,环境问题并非始于现代,而是始于人类出现之初。既定的自然环境决定着存在于其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人类和人类活动概莫能外,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受惠于其所身处的自然地理和生态资源。与此同时,人类文明也深刻地影响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5日,由联合国倡导的“世界环境日”活动踏入了22个年头.它对于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增强人类环境意识,呼吁世界各国行动起来.保护人类生活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南北差距扩大等全球性问题日趋突出并逐步加深,不仅严重地阻碍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  相似文献   

10.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精华,防治工业污染,建设现代工业新文明,把工业污染防治纳入协调发展轨道,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历史之必然。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生产成为当今社会物质生产的主导因素。然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人类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加、当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的同时,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却在急剧恶化、工业所固有的两种属性之间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为突出。1982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十多年来,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取得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当代青年的使命北京大学环境与发展协会副会长钱征寒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新思想新理论在不断地诞生,人类文明因而也在迅速地进步。这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同时也使我...  相似文献   

12.
翻开人类文明史册,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离不开环境与生态保护这一休戚相关的重大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生态并不仅仅是被动地为人类提供优惠的服务和物质基础,而且一旦这一基础遭到人为的破坏,人类本身便陷入了不可避免的灭顶之灾。这一现象如果不采取理性科学的思维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后果将不堪设想。一、环境生态变迁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环境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前进,社会的进步又会引发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看,科学技术、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有时是不协调的,这时就会产生环境问题。比如:大约在一万年以前的农业技术革命,带来了社会发展的一次飞跃,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草原,往往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水旱灾害、沙漠化等等,使得很多地方环境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200年前的工业技术革命,使人类从自然界获…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开篇的新型生态文明塑造运动,以全球性环境危机为契机,当代生态哲学所确立的一些核心文明理念也必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产生深远影响,有能力塑造人类文明的基本走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薛富兴认为,如果说这一崭新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人口的剧增等现象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社会,使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发展过程进行反思,努力寻求一种解决的途径。于是,人类在一方面进行科研攻关,改善环境的同时,另一方面也意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开展环境教育,培养人类的环境意识,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环境文学作为环境教育的一种独特的形式,无疑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环境文学是指那些以保护环境为内容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童话、…  相似文献   

16.
产业是与人类文明形态共同演变的社会分工的产物。一个新的文明必然伴随着一个新的产业兴起。农业支撑了农耕文明,工业支撑了工业文明。当前,人类文明已经步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作为一种新兴文明形态,生态文明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模式来支撑,是当前理论界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以三次产业分工为主体的传统经济体系形成于工业文明时期,主要以人类自身劳动创造为价值源泉,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和人类经济福祉为价值导向,以高生产力、高效率、高消耗、高污染为基本特征,支撑人类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已经、正在并将继续对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影响。全球生态赤字不断扩大、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生物多样性持续降低,促使经济稀缺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自然资本和生态产品的稀缺性日益凸显,以三次产业为主体的传统经济体系已不能满足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7.
环境生态历史变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安平 《四川环境》1998,17(2):10-14
环境生态历史变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影响孙安平(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翻开人类文明史册,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离不开环境与生态保护这一休戚相关的重大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人类赖以生态和发展的环境、资源、生态并不仅仅是被动地为人类提供优惠的服务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明的脚步     
如果我们人类有足够的自信,我们就可以说,人类的诞生就宣告了文明的诞生,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明的进步发展史。其实,文明和人类的发展史一样,从初级阶段向高级、更高级阶段进化、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在工业化社会以来的几百年中,依赖其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利用化学科学的成就,创造和生产出大量的化学物质,不断地满足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需求,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另一方面利用化学和化学过程也对环境的污染负有一定的责任。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化学工业向大气、水和土壤等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仲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