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又由于环境和资源禀赋方面的制约,提高能源效率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能源强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现状,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法,从产业结构的角度人手对全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因素是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第二产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远远大于第一和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2.
能源安全是维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能源发展中的消防安全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能源发展战略,概述了目前我国能源发展现状,并以石油火灾为例,总结了火灾发生的原因和火灾发生与能源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能源发展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对能源消防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矿物能源开采消耗量的急剧增加,煤炭开采安全、能源开采和消耗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变及破坏、世界石油市场油价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较低等,构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安全工程研究体系由区域能源开发消费安全、合理能源结构和消费布局、能源安全战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研究内容组成。通过分层次研究和循环促进,开展能源安全战略、能源安全技术、能源生态关系、能源安全经济的系统研究,为科学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实现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国能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我国能源现状、特点和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指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能源工业的必然选择,提出了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中国的能源供求现状,指出中国能源的两大特征:①煤炭消费为主;②人均消费低、能源利用率低。笔者强调,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增大,已成为能源输入国;提出逐步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替代,构建优质化、多元化的能源结构的策略;着重从5个方面进行调整———重点解决石油供不应求的能源结构性矛盾、加强煤炭资源的清洁和优质开发利用、发展以利用洁净煤技术为基础的电力工业、提高核电的比例、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确保我国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燃料乙醇作为可再生的替代能源被越来越广泛地利用.从对空气的影响、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潜在影响、能源的有效性和能源的可持续性4个方面阐述了燃料乙醇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效应,既说明了其显著的优势,又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旨在更充分地发挥燃料乙醇的能源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2000-2010年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数据为基础,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α)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MATLAB程序预测了未来十年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合预测结果,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1997—2010年的消费结构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马尔科夫链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然后通过MATLAB预测了我国未来十年的能源消费结构,结合我国政府承诺的非化石能源目标对模型预测结果做了进一步的修正,最后根据能源发展趋势给出了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能源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经济学家Hartwick于1977年提出了Hartwick准则,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通过引入Hartwick准则及其相关理论成果,结合我国能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能源枯竭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而为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能源瓶颈得出一些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天津市可持续发展,运用能源足迹分析方法,对天津市2000-2012年能源足迹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采用STRIPAT模型,对引起能源足迹变化的人口数量、城市化率、富裕度、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能源足迹年均增长7.59%,生态环境承受了巨大压力;人口数量和城市化率对天津能源足迹的正向驱动作用较强,技术水平则有很强的负向驱动作用,富裕度和产业结构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小.为保证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天津市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人与城市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碳氢燃料在空气中形成的可燃气云,点火后容易从燃烧发展为爆轰。本文分别用均匀能量释放模型与能量波模型模拟了可燃气云的能量释放;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TVD格式对有限能量释放速率的一维可燃气云的流体力学守恒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给出了流场压力分布曲线,讨论了两种能量释放模型中影响能量释放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污水处理工程中节能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对污水处理工艺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工程投资大小考虑较多,而对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的运营管理考虑较少,因而造成许多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由于运营成本过高不能正常运行。从能耗角度出发,分析造成运行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也是生态环境的最主要污染源。针对上述行业,以烟尘、SO2、NOX等主要污染物为重点控制对象,研发智能化烟气多污染物治理系统;同时,通过提升环保治理装置的智能化水平,改善运行性能,节能降耗。运用系统智能化技术,达到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应对波动的响应能力,提高核心工艺、核心设备的国产化率,突破国外厂商在高端智能化设备上的垄断和封锁,对整个环保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AHP-FUZZ方法的高校节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建立了高校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模糊(AHPFUZZ)综合评价方法,分别计算各指标权重和建立评判矩阵,根据加权平均的方式提出高校节能效果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对定性评估高校节能效果提供了定量计算依据,对评估实际节能工程改造效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依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的客运专线桥梁地震能量方程的基础上,考虑柔性地基效应和地震动特性的影响,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FEA)软件ANSYS建立某客运专线双柱式桥墩的FEA模型。研究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客运专线桥梁进入非弹性状态后的地震能量响应以及各类能量在结构整体系统中的分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滞回耗能和阻尼耗能是客运专线桥梁消耗地震能量的主要方式,而土-结构相互作用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对客运专线桥梁的地震总输入能、滞回耗能、阻尼耗能有显著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The Indian brick industry is an unorganized sector in which large numbers of migrant women workers are employed.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62 women workers working in different brickfields of West Bengal to assess their physiological workload, nutritional profile, total energy expenditure and energy balance. Energy intake was calculated using physiological fuel values of carbohydrate, fat and protein. From the results it is seen that 13% of the sample population falls under severe (grade III) chronic energy deficiency. The average daily consumption of the workers was comparatively lower than their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considering the nature of the job which falls under heavy to extremely heavy categories. This negative energy balance is effectively observed in the nutritional anthropometry data. Thus, an immediate ergonomics intervention with better nutrition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workers so they can safely continue to work for a longer period.  相似文献   

17.
相变储能光伏太阳能热泵干燥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相变储能光伏太阳能热泵干燥系统实验平台,介绍了系统的运行方式以及太阳能光伏集热蒸发器与直流压缩机的匹配计算,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辐照量为800 W/m~2、光伏集热蒸发器面积为12 m~2的条件下,系统制热功率为10 k W,太阳能光伏集热蒸发器发电量为6.2 k W·h,大于直流压缩机的耗电量,满足供电要求;实验所得系统COP为3.25。相变储能可以解决太阳辐照波动导致的系统运行不稳定问题,具有显著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