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畜禽粪尿、畜牧场的污水和臭气以及由排泄物残留而来的矿物元素和其它废充物给生态环境带来直接污染;由农畜产品残留而来的农药、重金属元素、抗生素、激素和霉菌素等给生态环境带来间接污染。这些污染物通过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而危害农作物生产和人畜健康,甚至诱发严重的畜产品污染事件。为防止畜牧业污染,必须制订一个正确的畜牧业发展战略。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并开发应用防治技术,建立综合式生态农业生产体系,从而达到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国畜牧业环境污染控制政策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尔大 《世界环境》1998,(3):17-18,11
本文对美国政府近年来颁布的有关畜牧业生产环境污染控制政策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所介绍的包括两大部分;1,畜牧业环境污染控制政策类型划分;二,畜牧业污染控制政策的核心内容。在第二部分,将分别介绍美国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各自采用的有关畜牧环境污染控制政策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3.
浅谈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污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氨气、硫化氢、粪臭素、三甲基氨等恶臭气体和粪尿中的氮磷等元素、重金属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极大地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如何既保持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又不超过环境承受能力,降低畜牧业对环境污染,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不仅要求食物富含营养、卫生安全,而且也要求整个生产的全过程有良好的环境.因此,如何调控各种综合措施,探讨粪便、污水等污物的无害化处理,解决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是目前养殖业生产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畜牧业地理集聚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国刚  王明利  杨春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2):2137-2146
农业地理集聚是有效实现农业分工的空间组织形态。以畜牧业为例,采用基尼系数、专业化指数、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平均集聚率等指标与模型,分析了畜牧业地理集聚的发展特征、演变态势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980-2011 年中国畜牧业地理集聚程度不断增强,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再到稳定上升的阶段性演化特征,但不同畜产品生产的地理集聚过程差异显著;省域尺度上,畜牧业平均集聚率重心不断北移,逐步形成了北方地区高度集聚、南方地区中低度集聚的空间分异格局;畜牧业地理集聚格局经历了由自然集聚到空间重构再到空间优化的过程,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力以及市场与政策,在不同时期主导着中国畜牧业空间格局的演变,构成了我国畜牧业地理集聚格局的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畜牧业废水具有可生化性强、有机物浓度高等特点.本文着重探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畜牧业废水处理效果.并根据畜牧业废水SBR工艺实际处理案例对各处理阶段构筑物参数进行校正和完善.通过对比SBR法与AB法脱氮除磷效率探索处理畜牧业废水的工艺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青海省有可利用草地3161×104hm2,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在长期传统游牧畜牧业经营方式下 ,对草地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 ,片面追求牲畜存栏数 ,超载过牧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 ,生态环境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畜牧业经济效益低下。在这样的基础上实施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需要执行科技兴牧 ,教育先行 ;强化畜牧业生产基础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 ;大力促进畜牧业产业化 ,走商品化生产发展道路的方针。推行高效集约化经营的畜牧业生产模式 ,发展具有高原特色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畜产品生产 ,在实现畜牧业向高效益产业转变的基础上顺利地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草地资源保护 ,从而达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对该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研究了位于新疆南部荒漠最西部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后,指出该地区畜牧业的 4个基本特点,概括了该地区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以及牧业生产条件之间的关系。地处内陆,极端干旱,周围高山环绕,绿洲经济与绿洲农业发达,对该地区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有深刻影响。从而作者提出了该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方向与战略。指出今后应以发展集约化的平原绿洲畜牧业为主体。改革饲养方式,加强饲料生产,提高畜群生产水平,近期商品性生产的发展要与自给性生产的发展相结合。使我国这一特殊类型地区的畜牧业得以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畜牧业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选取家畜胃肠道发酵、粪便管理系统、畜禽饲养环节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产品屠宰加工6大环节,采用面板数据测算和分析1990~2011年中国及2011年国内各地区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表明,22年间,中国畜牧业全生命周期及各个环节的CO2当量排放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畜禽饲养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环节的增长更为显著,但历年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环节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总量的比重均低于1%和0.05%;家畜胃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环节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2年间,反刍家畜的CO2当量排放量占55.25%,非反刍畜禽占44.75%.2011年,国内省域间内蒙古、辽宁和云南的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排放当量和排放强度均位居全国前10位;西部地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所占比重最大,并且西部地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占63.88%,牧区占14.07%,但牧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最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IPCC推荐的温室气体清单计算方法,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排放强度等方面分析了华中地区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根据不同牲畜饲养数量,采用Logisticgrowth model、Gompertzcurve model等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模拟2030年华中地区牲畜数量,并计算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显示,2015年华中地区温室气体排放为6289.09万t CO2-eq,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13万t CO2-eq/亿元,单位肉类产量排放强度为3.73t CO2-eq/t;2030年华中地区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4990.06(温室气体排放预测1)~5932.74万tCO2-eq(温室气体排放预测2).应当进一步优化畜牧业饲养技术及条件来提高产业温室气体排放效率,科学合理的规划不同牲畜的饲养规模,优化牲畜饲养结构来降低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多样性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指出畜禽品种资源多样性是保证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重要的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回顾与评价了近半个世纪国内外对畜禽品种资源进行的主要工作,以及对资源多样性认识的逐步进展。继之阐明了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然后指出了我国畜禽品种资源及其多样性面临的困境。进一步论述了六条对策,其中最重要的是从观念上和理论上彻底摈弃长期存在的对畜禽品种资源掠夺的观念和作法。并制定正确的有科学预见的保护决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畜禽粪便中的主要污染成分氮、磷、恶臭、生物病原体、矿物质和药物添加剂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根据其污染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环境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为控制和治理养殖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通过对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编制依据、评价标准的介绍,并以阜康市某规模化肉牛养殖项目为例,对其运营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为环保部门和企业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规模化养殖项目污染的预防治理提供实践经验,最大限度降低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论大理州畜禽养殖业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大理州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情况,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污染防治的重要性,提出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浦江上游汇水区禽畜业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定量了解黄浦江上游汇水区禽畜业污染对黄浦江水网地区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对汇水区的禽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各类禽畜的粪尿及其污染物的排泄系统,估算了禽畜粪尿总产生量及流失量。结果表明,汇水区禽畜粪尿流失量达91.3万t/a,由此产生的污染物COD_(Cr)为5.32万t/a,NH_3-N为0.58万t/a,分别是汇水区污染总负荷的38.3%和47.8%,成为黄浦江上游汇水区的主要污染源。对此,提出了防治禽畜业污染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东辽县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对东辽县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畜禽养殖污染主要是专业化畜禽养殖造成的,专业化畜禽养殖污染是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已成为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噪声、放射性和电磁辐射三个方面对物理性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作了详尽的阐述,指出了物理性污染的形成及其诱发疾病的常见症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物理性污染的防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受铜、锌污染的河流水样、底泥、土壤及植物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选矿废水对河流水质造成较严重的铜、锌污染,铜超过地面水Ⅳ、Ⅴ类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锌超过地面水Ⅱ、Ⅲ类标准,河流底泥中铜、锌严重超标。生长于污染水体中的植物,其铜、锌含量显著地高于对照植物,即植物污染严重。在几种试样植物中,紫茎泽兰铜、锌含量最高,其次是光叶蕨。此外,研究表明,污染植物铜、锌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