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市工业与民用燃煤烟尘成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引言 我国能源以燃煤为主。在天津这样一个大城市,近年煤的年耗量在一千万吨以上,燃煤过程中将有大量的颗粒物产生。尽管在锅炉上安装了除尘设备,但由于管理和除尘设备本身效率的原因,仍有大量烟尘排入大气。民用炉灶则根本没有除尘设备。若按排放因子为2.0×10~(-2)计算,则天津市每年约有20万吨颗粒物排人大气。可见研究煤烟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国外对煤烟尘污染作了大量研究。目前此类工作基本都是以某个火力发电厂所排煤烟尘为对象,研究燃烧机制及燃烧过程中元  相似文献   

2.
一、大气环境状况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炭.据估算,全国年排人大气中的烟尘和工业粉尘2800万吨左右,其中,燃煤排放的烟尘2230万吨,工业粉尘570万吨.在2230万吨烟尘中,燃煤电厂排放的烟尘1000万吨,工业锅炉排气的烟尘800万吨,工业窑炉和铁路机车排放的烟尘300万吨,其他燃煤排放的烟尘130万吨.在570万吨工业粉尘中,水泥工业排尘470万吨,冶金排尘100万吨.全国排放二氧化硫1300~1800万吨,其中燃料燃烧排出的二  相似文献   

3.
建陶厂燃煤产生烟尘量大、煤燃烧不完全,可采用煤燃烧助燃催化剂、旋风扑尘器和多线份化学溶液吸收相结合的方法,去除建陶厂烟、尘及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污染,使建陶厂的燃煤污染降低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还可节约煤百分之二十左右。该方法设备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投资少、可适用于一般建陶厂燃煤污染的治理及燃煤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4.
徐承光 《环境导报》2003,(21):37-37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自2001年起,淮安市市区环境空气例行监测已实现自动连续监测,监测点位和监测项目有所调整,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采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和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近两年来监测结果表明,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评价良好,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二氧化硫呈上升趋势,可吸入颗粒物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市区锅炉燃煤污染较重。至2002年底,淮安市在用锅炉580余台,每年燃煤221万吨,市区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约3.5万吨。在产生的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烟尘,2001年市区燃煤排放二氧化硫为18492口屯,烟尘16516吨。  相似文献   

5.
工业炉窑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源之一,针对除钢铁、水泥、焦化、石化等行业外的非重点行业炉窑,研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的排放量及其在2025年的削减潜力,以期对“十四五”时期炉窑污染治理提出建议.非重点行业炉窑具有行业和区域分布广、底数不清、治理水平差、对环境质量影响大等特点,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源排放总量的34.0%、21.2%、9.9%.研究充分考虑“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建立了淘汰小型燃煤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提高末端治理设施去除率等减排方案,设定了两种减排情景(其中,情景1为小型燃煤炉窑淘汰+部分燃煤炉窑实施煤改气+治理效率提高至炉窑平均去除率,情景2为小型燃煤炉窑淘汰+部分燃煤炉窑实施煤改气+治理效率提高至工业源平均去除率),估算了2025年不同情景下非重点行业炉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的削减潜力及其排放量.结果表明:维持2017年管控水平下,2025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较2017年分别增加42.32%、40.11%、45.82%;情景1下,2025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较2017年减少0.84%、增加20.86%、减少71.49%;情景2下,2025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较2017年减少63.30%、16.67%、68.51%.根据情景分析结果,结合典型大气污染物“十四五”减排策略,明确了增设末端治理设施的行业,以及开展小型燃煤炉窑清理整顿和清洁能源替代的区域等.   相似文献   

6.
马丽萍  曹国良  郝国朝 《环境工程》2018,36(10):161-164
通过调研并搜集陕西省民用燃煤,实验模拟散煤在家庭炉灶中的燃烧,应用稀释通道系统采集颗粒物,分析得到陕西省不同地区民用煤燃烧颗粒物排放因子。结果表明:榆林烟煤颗粒物排放因子为11.17 g/kg;延安烟煤为7.96 g/kg;高陵无烟煤为2.58 g/kg;蜂窝煤颗粒物排放因子在1 g/kg左右。根据PM_(10)占总颗粒物的百分数可得粒径<10μm的颗粒物排放因子,经对比其他文献研究,分析实验结果,得到符合陕西省排放特征的排放因子,计算出2015年陕西省各市散煤燃烧颗粒物排放量,为当地民用燃煤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编制及源解析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利用SPAMS研究南宁市四季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及污染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南宁市四季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及污染来源,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SPAMS)对南宁市2015年四季大气细颗粒物进行观测.SPAMS所测得4个观测阶段大气细颗粒物数浓度与细颗粒物质量浓度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75以上,在一定程度上颗粒物数浓度可反映大气污染状况.南宁市四季大气细颗粒物平均质谱图体现出冬、春两季二次反应生成的污染物质较多.利用自适应共振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对细颗粒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南宁市细颗粒物各化学成分数浓度占比和污染来源在四季均有差异,且化学成分能体现污染来源.冬季元素碳最高,对应较高的燃煤源;秋季有机碳最高,对应较高的机动车尾气源;夏季富钾颗粒、左旋葡聚糖和矿物质较高,对应较高的生物质燃烧源和扬尘源;春季富钠颗粒和重金属略高.在污染升高过程,生物质燃烧源和燃煤源等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北方采暖期的大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以2015年11月24日至12月4日石家庄地区一次重污染过程为例,采用大气细颗粒物实时在线源解析技术,对不同时段细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和各类源粒径分布、重污染期间各类源的质谱特征,结合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期间主要污染物来源为燃煤、工业工艺、机动车尾气和二次无机源;低压、静稳条件和低空传输共同作用下,以燃煤及工业工艺源排放颗粒物为主的细颗粒物严重累积,二次转化加剧,导致此次重污染的发生;来自燃煤源的颗粒物以混合碳为主,工业工艺源以金属为主,机动车尾气源以元素碳和金属锰为主,纯二次无机源以二次无机离子为主,来自扬尘源的颗粒物以铝、钙、铁和硅酸盐为主,生物质燃烧源以左旋葡聚糖LEV为主,餐饮源以有机酸为特征信号;与重污染前后不同,八类源于重污染发生期间在整个粒径段呈现均匀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9.
濮阳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濮阳市作为京津冀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之一,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空气污染问题严峻.为了研究濮阳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主要来源,于2017年10月15日至2018年1月13日在濮阳市3个国控点对PM_(2.5)进行了手工膜采样与化学组分分析,并结合PMF受体模型,开展了细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濮阳市2017年秋冬季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94. 16μg·m~(-3),濮水河管理处的污染状况最严重,进入采暖季后3站点均表现为重度及严重污染事件频发,轻度污染发生频率降低,重污染发生时NO_2与CO浓度升高明显. PM_(2.5)中的主要组分为水溶性离子(52. 33%)、碳质组分(25. 32%)和地壳元素(0. 08%),NO_3~-的含量高而SO_4~(2-)的浓度水平较低.重污染发生时,PM_(2.5)中水溶性离子、OC、EC和K浓度都出现了明显的升高,而地壳元素浓度降低.采样期间濮阳市的硫氮转化率水平较高,大气氧化性较强,硫氮转化促进了重污染的发生.濮阳市2017年NOx、CO和VOCs排放量较高,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濮阳市秋冬季PM_(2.5)主要来源分别为二次无机盐(37%)、工业源(16%)、二次有机气溶胶SOA(14%)、生物质燃烧源(12%)、移动源(9%)、燃煤源(7%)和扬尘源(4%).可见,二次转化在濮阳重污染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要减轻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需要重点控制工业源、生物质燃烧、移动源和民用散煤燃烧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
李锦菊  居力 《环境与开发》2000,15(3):13-15,19
上海乡镇工业能源消耗以燃料煤为主,燃烧废气排放量占废气排放总量的90%,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行业是纺织业;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均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控制乡镇工业废气污染必须采取节约能源,调整能源消耗结构,加强行业整改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以燃煤作为主要能源的工,商业大城市,大气污染以煤烟污染为主,燃煤排放的烟尘达到19.8万t/a,SO2为39.6万t/a;市区的燃煤密度相当高,在市区135个街道地区的燃煤密度>2.0万t/km^2·a,占26%。为此,本文提出在实施近,远期环境保护规划时,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措施,制定燃煤污染防治和定量管理目标考核方法,修订烟尘污染管理方法,并建议制定《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2.
燃料构成与大气环境质量密切相关.重庆市燃料构成以高硫煤为主.1981年,由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达106.72万吨/年,占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80%.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50.4万吨/年,占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9.54%;烟尘达41万吨/年,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了2016年太原市城区环境空气PM_(10)浓度状况;其次根据太原市颗粒物源解析结果分析了开放源对太原市城区环境空气中PM_(10)的影响,并采用箱模型测算了太原市开放源PM_(10)起尘量;然后以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估算了人为源PM_(10)排放量;最后综合开放源起尘量和人为源排放量估算了太原市大气颗粒物PM_(10)的排放总量。结果表明:2016年太原市大气颗粒物PM_(10)排放总量约为6.44万t。其中,开放源PM_(10)起尘量约为3.37万t;人为源颗粒物PM_(10)排放量约为3.07万t。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近年来,随着西安市工业生产、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至1987年,全市的燃煤量已达320多万吨,每年向大气环境排放二氧化硫18万多吨,烟尘悬浮微粒12万多吨,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约10万吨。与1981年前相比,燃煤的废气排放量正好增加了一倍;其它非燃煤的废气排放,包括燃油、汽车尾气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济南市历下区5个大气例行监测点位2015年上半年PM2.5、PM10、SO2、CO、NO2、O3逐小时浓度的监测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各项污染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CO与PM2.5、PM10、SO2、NO2强相关性出现次数最多,表明CO排放源是引起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监测点位周边2 km范围内机动车尾气和餐饮燃煤两项污染源进行排放量估算得出:机动车尾气CO、NOx、PM2.5和PM10年排放量分别为388.18吨、111.18吨、4.35吨和4.72吨;餐饮燃煤CO、SO2、NOx年排放量分别为36.0吨、24.0吨和9.6吨.因此,控制CO排放源对改善济南市大气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及其对臭氧生成贡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闫雨龙  彭林 《环境科学》2016,37(11):4086-4093
根据统计年年鉴中主要的人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的行业活动水平和文献中查阅到的VOCs排放因子和组分特征,计算了山西省2013年的人为源VOCs的排放量,计算了臭氧生成潜势.计算结果显示山西省2013年人为源VOCs排放量为72.37万t,最主要的排放行业是工业排放源和移动源,分别占总排放量的36.47%和24.28%;在工业源中,焦炭生产和化学品生产的VOCs排放量分别为19.06万t和3.88万t,分别占工业排放行业总排放量的72.22%和14.72%,是工业排放行业中最大的排放源;2013年山西省各个排放源排放的臭氧前驱VOCs共43.59万t,所产生的臭氧生成潜势总量为176.99万t,对总臭氧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是移动源、燃烧源和工业排放,分别占总臭氧生成潜势总量的40.35%、26.43%和24.95%.结果表明:煤化工行业VOCs排放量显示了山西省独特的以煤为主的单一化、重型化的产业结构;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导致了机动车的VOCs排放量巨大;移动源和工业排放源排放的VOCs所产生的臭氧生成潜势巨大.总之控制山西省的VOCs排放及其带来的臭氧污染应主要关注于控制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排放.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 中国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烟尘和氮氧化物等.这与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密切相关,根据《中国环境年鉴2005》公布的统计数据,2004年全国燃煤电厂排放二氧化硫929.3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1.2%,占工业排放总量的49.1%,相对于2000年排放的720万吨,增长了29.1%.  相似文献   

18.
燃煤电厂颗粒物控制的必要性与达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凡 《环境保护》2012,(9):29-30
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现状及控制的必要性 我国每年火力发电的煤炭耗量已超过19亿吨,电厂烟尘排放量约400万吨/年,占全国工业烟尘排放量的35%,其中,10微米以下微细粒粉尘的排放量超过300万吨/年.目前,绝大多数火力发电厂都安装了四电场以上的静电除尘装置,对于10微米以上的颗粒,除尘总体效率可以达到99.9%以上,但对于微细粒子(PM10、PM2.5)的除尘效率较低,一般为90%以下,排放到大气中的超细粉尘一般以大气气溶胶的形式存在,长时间悬浮在大气中,不仅影响大气可见度,而且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尘粒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高,此外,作为载体的细尘粒表面还吸附着汞等多种有害物质,加剧了对人体的有害生理效应的发生与发展.据相关权威资料介绍,目前燃煤电厂排放的可吸入颗粒物已成为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控制非燃烧源产生颗粒物的潜在技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安市非燃烧源产生的颗粒物控制技术措施进行了回顾评价,分析,评估,了非燃烧源产生颗粒物控制技术的效果,辩别了非燃烧源颗粒物控制技术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提出了控制非燃烧源颗粒物的潜在技术选择。给出从环境管理,控制技术选择驼用经济手段,三方面降低非燃烧源颗粒物的潜在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欧美发达国家颗粒物污染防治历程和经验,并基于我国当前环境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启示供决策者参考:一是制定分区域、分阶段颗粒物浓度限期达标管理机制;二是摸清全国颗粒物排放基数;三是大幅度削减各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四是全面加强燃煤工业锅炉污染控制;五是强化移动源污染控制;六是完善区域联防联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