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州市是酸雨、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严重的地区之一,这与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有关.广州发电厂以燃煤为主,其周围大气采样数据分析显示燃煤电厂可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是酸雨前体物、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源.酸雨破坏了生态环境,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燃煤排放的烟尘细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其上附着的As、Cr等微量元素多为致癌物质和致基因毒性诱变物质,对周围居民的健康危害极大.最后, 对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2009年夏沈阳一次大气灰霾污染过程及气象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9年8月10-20日灰霾期间沈阳大气成分站大气能见度、相对湿度及可吸入颗粒物等资料,分析此次灰霾的分布特征:11d中有10 d共142 h次出现,灰霾期间能见度在1 312~9 869 m;霾的级别从轻微级别到重度级别,其中轻微到轻度级别出现的次数最多,占全部灰霾次数的92.8%;细粒子PM25质量浓度都超标,最大超标倍数2.88倍.反应性气体SO2和NO2的质量浓度不超标,空气质量在优至轻微污染之间变化;当全天都出现霾时,可吸入颗粒物PM10超标,最大超标0.22倍,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受均压场的控制,沈阳地区风速比较小,有时发生风场的辐合,且下沉气流强于上升气流;每天02时有一逆温存在,灰霾严重时,到早上08时还存在逆温.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城区空气质量特征及控制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武汉市近6年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城区空气质量特征.武汉市近6年空气污染指数年均值均小于100;年优良天气频率介于60%-75%,逐月天气优良频率以秋、冬两季较低,春、夏两季较高;SO2、NO2均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良好.但可吸入颗粒物年年超标,SO2浓度和酸雨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同时针对空气污染特征,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室内非生物空气污染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我国室内非生物空气污染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对室内污染的防治对策与研究方向提出几点看法,同时展望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趋势。结合作多年来从事空气污染的研究成果,调研相关献与研究报告,综合分析该研究方向。简要分析了我国室内非生物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季节特征和研究进展,对相关问题进行较详细的论述与讨论。目前我国室内非生物空气污染研究已经起步,但处于检测(监测)和资料积累阶段,相关的法规建设也刚刚开始,需要进一步研究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进一步研究如何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   

5.
广州城市土壤砷的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集广州市城市土壤表层(0~10 cm)426个样品,研究土壤As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土壤的As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土壤砷质量比变幅为1.40~144 mg·kg~(-1),平均值为17.4 mg·kg~(-1).各行政区中,土壤砷平均含量和中值均是越秀区和荔湾区最高;各功能区中土壤砷平均含量以城市公园为最高.根据污染指数判断,有37%土壤样品受到不同程度的砷污染,各行政区中越秀区和荔湾区土壤砷污染最严重,各功能区中城市公园土壤砷污染最严重.城市历史和工业活动与城市土壤砷污染密切相关,建议密切关注城市公园土壤砷污染对人类健康和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城市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空气污染源分为天然源和人为源,对有毒气体、颗粒物质和温室气体等污染类型进行了分类综述,提出了一些减少污染的策略,介绍了利用污染物作用机理结合模拟分析、分子碰撞与惯性分离原理、制备复合吸附剂等原理和方法来治理空气污染的新技术.加大力度避免人为源对空气的破坏,改善和调节自然源,保持生态平衡,才能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沈阳浑河流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地下水包气带中氨氮转化的影响,为评价和预测地下污染提供理论指导.通过现场取样和室内实验,包括模拟氨氮污染地下包气带的过程动态实验,研究了氮转化的过程和机理以及地球化学因素对其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硝酸盐氮是氮污染形态在包气带的主要表现形式,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密切相关的铁锰离子质量浓度场与地下氮污染物的转化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8.
北京机动车限行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确保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达到标准,北京市政府从奥运前就开始对在京机动车采取单双号限行措施.奥运结束后,为保证空气质量及缓解交通出行的路面拥堵状况,仍然进行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1天"的机动车限行政策.分析北京市近7年的空气质量状况,并着重分析奥运前后及限行期间的空气质量状况,将这7年的空气质量状况与限行同期进行对比,据此分析限行措施带来的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减排效果.在限行政策实施期间,北京城市大气中的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均有所降低,其中以NO2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北京市机动车限行政策的实行对空气质量的好转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
2006年4-7月,通过在广州市两条交通主干线上设点监测、采样分析,对城市路面径流COD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区和郊区路面径流COD浓度均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二级排放阈值;城市不同地区的COD负荷有较人差异,市区路面径流COD浓度高丁郊区,COD污染物质积累速度高于郊区;雨前干燥期是路面COD物质积累的重要影响因子;路面径流中COD浓度随降雨-径流过程呈现规律性变化,且径流COD与SS浓度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城市路面径流COD存在初期冲刷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从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角度来看,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更严重。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每天有大约8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在室内度过的时间更长。另外,在封闭的环境中工作数小时,由于室内空气的污染,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调查,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房屋地基及周围土壤、燃煤。燃气、室内装修材料、地热水、家用电器等释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及其氧子体等。放射性氧及其子体普遍存在于室内外大气中。一般室内氛浓度比室外浓度高2-3倍,其浓度随地理、季节、天气(温度…  相似文献   

11.
阜新市大气污染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阜新市1996-2000年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污染负荷系数法,分析了半干旱区域的资源型城市大气污染分布规律,揭示了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物随季节、年际、功能区变化的规律,并分析了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结果表明,阜新市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上表现为年内冬强夏弱,年际间自1996年以来总悬浮颗粒和一氧化碳逐年减轻;空间上,空气污染物的浓度依功能区不同而异,交通区的污染状况最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南京某地的气象要素和当地大气细菌浓度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探讨二之间的关系,本利用气象观测仪器和大气细菌采样仪器进行现场观测与测量,在大量气象观测数据和大气细菌采样结果基础上,分析了他们的变化规律。总体来看,南京大气细菌浓度不高,1天内气象要素及细菌浓度均呈周期变化,且二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平地型铀尾矿库氡大气扩散数值模拟及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平地型铀尾矿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铀尾矿库下风向的氡扩散和浓度分布,并预测了该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下氡对公众所致的年有效剂量。结果表明,风速从0.5 m/s变化到2.0m/s时,氡在尾矿库下风向的积聚范围由5 000 m缩减为2 500 m,尾矿库下风向2 500 m距离以内的氡浓度降低较快,随着距离的增大,近地面区域氡浓度不断降低,5 000 m外氡浓度变化渐趋平缓。U10=0.5m/s时尾矿库下风向地区的氡浓度比其他风速下最高高出近43%。对照公众个人的年有效剂量标准,考虑风频风速影响,对氡的环境效应分析表明,低风速下现行标准中铀尾矿库防护距离的规定值偏小,应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健康风险,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通风工况对学生宿舍室内苯污染的影响,讨论了室内苯浓度、气流速度矢量与空气龄分布。结果表明:自然通风对于室内苯污染的去除效果明显,进出风口的位置与大小会影响室内气流分布,良好的气流组织更有利于室内污染物的及时排出;出风口对于室内污染物的排出影响较大,增大出风口的面积有利于苯的排出,能更加有效地降低室内苯污染;进风口对室内空气龄影响明显,增大进风口面积能有效提高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有利于室内苯污染的稀释,提高学生宿舍室内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employee judgments about distributive and procedural justice predict job satisfaction, intent to stay and evaluation of supervision in Hong Kong. Distributive and procedural justice each plays a role in determining work outcomes of Hong Kong employees. However, some effects of these justice variables differ from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First, in previous U.S. studies, procedural justice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with evaluation of supervision, but not with job satisfaction or intent to stay. For Hong Kong employees, procedural justice moderates the effect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 to stay, but not on evaluation of supervision. Second, previous 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rocedural justice has a larger effect on work outcomes for women, while distributive justice has larger effects on outcomes for men. For Hong Kong employees, the effects of procedural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 are about the same for men and women.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distributive and procedural justice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U.S. may reflect cultural dimensions, such as collectivism/individualism and power distance, as well as the relative availability of rewards for women in the work forc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城市汽车空气污染研究的目标、基本方法及城市汽车污染控制区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汽车类型流动源采用整个控制区平均浓度作为分析对比的基础不合适,应该专门研究确定基准控制点.为了合理选择确定控制计算点,提出3种方法:峰值法、核心区和重点控制区法、9点平均法.9点平均法可以有效增加各类污染源的敏感点,同时又可避免增加该点位影响过大的缺陷.这种方法在其他类型大气污染源控制中也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O_3、PM_(2.5)监测数据、紫外辐射观测数据及气象观测资料,结合WRF模式模拟的大气环境背景场,分析了2014年9月3—8日北京一次近地层O_3与PM_(2.5)复合污染过程。结果表明,O_3和PM_(2.5)出现高质量浓度污染与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系统的相继持续控制有关,较强的紫外辐射及高压形成的下沉气流是造成边界层复合污染,尤其是O_3污染的主要原因。此次复合污染过程中,O_3于9月4—7日连续4 d超标,PM_(2.5)于9月5—7日连续3 d超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为:受大陆高压和副高的持续高压影响,北京地区天气晴朗、紫外辐射较强,地面风场较弱,700 h Pa以下持续存在下沉气流,O_3日均质量浓度逐日上升,于9月5日先到达峰值,同时PM_(2.5)日均质量浓度逐日升高;6日在副高西部边缘偏南暖湿气流输送及形成的平流逆温作用下,PM_(2.5)质量浓度突增,削弱了太阳紫外辐射强度,O_3质量浓度开始下降。此后,在低压槽作用下PM_(2.5)质量浓度增到峰值,O_3质量浓度保持下降趋势。9月5—7日形成了3 d的O_3与PM_(2.5)复合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5年以来重庆市“蓝天行动”实施的历史回顾,梳理和总结出重庆市环境空气污染治理监管的成果和经验,并提出了新一轮“蓝天行动”(2018—2022年)以控制细颗粒物PM2.5污染和减少臭氧污染为重点,以降低氮氧化物浓度为突破点,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为目标,制定了“四控两增”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措施。截止2020年,重庆市优良天数达到333天,PM2.5年均浓度达到33μg/m3,空气质量评价六项指标首次实现有监测记录以来全部达标,为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7年1月初北京一次典型PM_(2.5)重污染过程为研究对象,应用污染物在线监测仪器并结合气象要素对地面PM_(2.5)及化学组分质量浓度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微脉冲激光雷达对垂直方向进行观测,分析边界层及消光系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PM_(2.5)质量浓度的演变过程来看,本次污染可大致分为爬升、重污染、清除3个阶段。重污染时期的气象特征为高湿、低压、低风速;南部琉璃河((336.8±118.6)μg/m~3)、永乐店((323.1±86.2)μg/m~3)PM_(2.5)污染水平相近,均高于城区车公庄((278.7±138.7)μg/m~3);碳组分和二次水溶性离子是PM_(2.5)的主要组分,占到PM_(2.5)质量浓度的58.09%(车公庄)、71.43%(琉璃河)、76.57%(永乐店);SO2-4质量浓度上升显著,在总组分中比例由非重污染时期的16.73%升高到重污染时期的22.29%;3处监测点SOR和NOR均值分别为0.57和0.24,表明重污染期间二次转化明显。垂直方向观测结果表明,重污染时期边界层高度明显降低;气溶胶近地面消光系数高,表明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近地面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