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选择     
14岁的女孩子站在离婚判决的法庭上,选择爸爸,或者妈妈。选择爸爸,她就选择了中国。选择妈妈,她就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爸爸,她就选择了清贫。爸爸只是拿一份薪水的普通工程师。选择妈妈,她就选择了富贵。妈妈很快就要嫁给一个珠宝商。选择爸爸,她就选择了现实。她将一如既往,努力读书,考高中,考大学,直到出国  相似文献   

2.
小溪     
王从茹 《环境教育》2011,(12):75-76
在我童年的时候,家乡有一条长长的小溪,向南不知从何处流来,向北不知流向何处。就这样日日夜夜的流着。春秋冬夏,日出日落,唱着那只永不疲倦的歌。小溪边,留下了我童年的足迹,小溪里,洒下了我们童年的歌声,洒下了我们无尽的欢乐,我们无尽的情趣,我们无限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莫桐 《绿叶》2005,(10)
王君婧只有11岁,还是个孩子,但是她的环保生涯已经持续了7年。那是一次让王君婧毕生难忘的经历,也是她环保生涯的开始。4岁的时候,她在家里帮忙打扫卫生,把爸爸积攒的一箱旧电池“哐”地扔进了簸箕。爸爸看到后马上纠正了她的做法,并告诉她废旧电池是有毒的。这是第一次,王君婧对旧电池有了了解。巧合的是,第二天在幼儿园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君婧看见泥水里躺着4节电池,于是就伸手去捡,爸爸出言阻止她:“干吗?那么脏!”“您不是说废旧电池有毒吗?为什么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君婧很疑惑,爸爸却被深深地触动了,从此以后成了女儿环保思想和行动的…  相似文献   

4.
钱妍 《环境教育》2012,(8):82-82
自从在报纸上看到演员周迅宣传"买碳",号召大家选择"不欠地球的生活",我的心里便一刻也没有平静过,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她慷慨地给予我们她的一切,而我们也毫无节制地向她不断索取,也许我们的每一次索取都会让地球妈妈痛不欲生,然而,她却依旧无私地给予着、奉献着……而我,能为保护地球、节约能源做些什么呢?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先从自己做起,从感染身边的人做起,我要当一次管家,让全家人了解"低碳",爱上"低碳生活"。新的一天开始了,我揉揉惺忪的睡眼,看见爸爸正靠在床头,津津有味地观看世界杯的重播,我连忙夺过他手中的遥控器,毫不犹豫地关掉了电视。爸爸一脸  相似文献   

5.
正爷爷家门口是一条宽阔的土路,人来人往,尘土飞扬,可是几里长的路却没有一处可以庇荫歇凉的地方。于是,爷爷年轻时种下了那棵白杨树。爸爸小时候,那是一棵小树;而我小时候,它已枝繁叶茂,可以为路人遮阳。爸爸告诉我:那棵白杨树是他童年的回忆,在那个不发达的年代,一棵树就可以成为孩子们最好的玩伴,或是爬树,或是在树下玩跳房子,树上树下,便是孩子们的游乐场。在爸爸的记忆里,白杨树带给他太多温馨而又美丽的回忆。儿时,每逢暑假,我会到爷爷家住上十几天。每  相似文献   

6.
在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哈伦区,住着一个名叫蒂皮的小女孩,今年13岁了。她有一双蓝眼睛和一头棕褐色的头发。她在童年与各种野生动物有过长达9年的亲密接触,她对动物习性的了解和她对动物那种发自肺腑的呵护、眷恋之情令人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7.
正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哈哈,童年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天空很蓝,树木成群,绿树成荫,我们在树底下玩得很开心。记得小时候家乡还没有水泥路,路的两边有好多树。走在小路上,哼着歌,一阵小风吹来,是多么的舒服!如今,我回到家,已经铺好了水泥路,路两边安装了路灯,但是总感觉少点什么,原来少了两排树。我问爸爸:"爸爸,这两边的树呢?"爸爸叹了叹气说:"为了不妨碍铺路,已经把树都给伐了。"我失落的走回家,只见奶奶和几位邻居说话,但好像不开心。我过去问奶奶怎么了,奶奶说:"唉,以前  相似文献   

8.
高雨萱 《环境教育》2015,(Z1):114-115
<正>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无论过节还是办喜事都要放烟花炮竹。的确,谁都想用烟花爆竹来增添欢乐的氛围。但是大家想过没有,每年这些炮竹导致多少人受伤?产生了多少有害的气体?美丽富饶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碧水蓝天,可是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她,变本加厉,不知悔改。每逢春节,绚烂的烟花腾空而起,甚是美丽。可是这美丽的背后隐藏了许多的污染和危险。在中国的北京、上海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方,也  相似文献   

9.
吴春富 《绿叶》2014,(1):46-53
故乡的四口塘,伴随了我整个的童年,带给我无数的欢乐,也留给我难忘的记忆。不久前,一个散淡的日子,我回到故乡,走访了这四口塘。这四口养育我及村人的塘,荒凉,潦倒,病入膏盲。我站立塘埂,感叹、悲伤,我希望它能逃脱死亡的命运,重新造福故乡人民。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界中生活才快乐,才是我们追求的生活方式,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善待自然,敬畏自然。犹记儿时,天蓝蓝,水清清,一群光着脚丫子的小孩在河里捞鱼摸虾,鱼儿也欢快的游来游去,小河轻唱,两岸杨柳轻舞,林间鸟语花香……她让我的童年在温馨,充满快乐的氛围中度过。而现在呀!环顾四周,我亲眼看到小河的流水由清变黄,由黄变  相似文献   

11.
童年的河流     
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温暖我的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我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回想那童年的乐园,使我回味无穷,难以忘怀。故乡的河就是我童年时的乐园,四季都会有无穷的乐趣。春天是个生机盎然的季节。这时在河边搭个秋千,坐在秋千上,来回荡悠,一阵微风吹过,清爽极了。烈日炎炎的夏天,我可以带上网子和小桶,去河边  相似文献   

12.
在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哈伦区,住着一个名叫蒂皮的小女孩,今年13岁了。她有一双蓝眼睛和一头棕褐色的头发。她在童年与各种野生动物有过长达9年的亲密接触,她对动物习性的了解和她对动物那种发自肺腑的呵护、眷恋之情令人深受感动。 美好回忆,动物都是朋友 蒂皮现在的家距离巴黎著名的建筑物——蓬皮杜文化中心不远,这里每天游人知织,热热闹闹。每天站在窗前的她,茫然面对那熙熙攘攘的人流,心中却常想念着她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伙伴。  相似文献   

13.
在上海的一项家庭调查中,90%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上大学、考研,将来做科学家、老板、明星。有一位女大学生说,“从小,父母让我不停地学,从重点小学直到大学,没完没了地竞争,在我的记忆中没有童年,也没有少年的欢乐和自由。我是一部学习的机器,虽然明白父母的用意,但从心里总有一种对父母的怨恨,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05,(2):64-64
编辑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一名广东省的小学生,我很喜欢看《地球的孩子》这本杂志,她不但设计漂亮,图文并茂,而且很充实,有趣味,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杂志。我是从爸爸(爸爸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那里看到你们这本杂志的,刚开始是被封面吸引着,翻开看,越看越喜欢。自此,差不多每期我都会跑到爸爸的办公室里看。  相似文献   

15.
小军 《环境教育》2004,(6):20-20
当她4岁时.就从爸爸那里得知,废旧电也中含有汞、镉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应该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回收。从此.她走过的地方.废旧电池就会从那里消失……  相似文献   

16.
护林人     
正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远居山林中,每天都过着神仙般的幸福日子。这一家有3口人:爸爸、妈妈和女儿。一天晚上,5岁的女儿朵朵蹦蹦跳跳地来到爸爸身边:"爸爸,你说要给我买个新书包的,今天都第3天了,为什么还没有买呢?"爸爸慌了,一拍脑袋说道:"哎呀,瞧我这记性,怎么忘了呢!爸爸明天就买。"  相似文献   

17.
<正>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秋收季节,由于刚好赶上十一假期,我便和爸爸回到农村伯伯家帮忙收粮食。车子在公路上行驶,我趴在车窗上向田野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闹闹的丰收景象。人们都在忙着收获,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走进村庄,"禁烧秸秆,保护环境"的标语处处可见。让我不禁想起去年来伯伯家时的情景。那天我在车里打盹,忽然被浓烈的烧焦味儿呛醒  相似文献   

18.
蓝楠 《绿色视野》2011,(12):47-52
【案情回放】 已经70多岁的夏大妈住在滇池边上的小村子里,她的很多记忆都和滇池有关。跟着大人们捕鱼、捞海菜,和小伙伴们玩水、看鸟,夏大妈的整个童年都是在滇池边上度过的,夏大妈说那个时候的滇池水是捧起来就可以喝的。不过,这已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了,当时跟夏大妈一样喜欢这个海子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年轻时的夏大妈经常和丈夫一起到滇池边,丈夫游泳、捕鱼,  相似文献   

19.
正故乡的四口塘,伴随了我整个的童年,带给我无数的欢乐,也留给我难忘的记忆。不久前,一个散淡的日子,我回到故乡,走访了这四口塘。这四口养育我及村人的塘,荒凉,潦倒,病入膏肓。我站立塘埂,感叹、悲伤,我希望它能逃脱死亡的命运,重新造福故乡人民。长塘长塘,故乡的一口长方形的塘。长塘埂种有乡村最廉价的杨树,树身粗糙,树顶撑起来如一把伞。  相似文献   

20.
在金钱与生命之间,孰重孰轻?这个不难得出答案的选择题,在现实生活中,却变得异常复杂、模糊。——题记在湘南的耒阳、桂阳、常宁三县(市)交界处,有一块土地。她风光旖旎,山水如画,舂陵河水静静地,缓缓地在她身旁流淌着,养育着两岸的人民,诉说着两岸的欢乐、悲哀,拟写着悠久的故事。曾几何时,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土法砒灰(砒霜)窑和炼砷厂象一个个丑恶的癌瘤似地不断从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