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道路交通卡口系统是指通过在道路上安装高清摄像机等设备,利用先进的光电、图像处理等技术,对道路上过往车辆进行自动实时拍摄与识别,记录车辆号牌、行驶状态、交通违法等信息采集系统。道路交通卡口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为嫌疑车辆查缉布控、道路流量监测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证据,对提升道路平安运行、提高交通管理快速反应能力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公安交警部门都加大交通卡口系统的建设力度,点位数量及覆盖区域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的营运车辆监控系统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营运车辆监管中,交通管理部门、运输企业和司乘人员3方没有直接的信息通道,导致监管不到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笔者探讨了营运车辆监控的信息传输通道;以GPS、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设计了营运车辆监控的技术框架,实现了联系3方的信息传输通道;分析框架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道路限速数据库,车辆超速、疲劳驾驶、超载等违法行为的判定模式等;以广东省营运车辆监控系统为例,验证了框架的可行性。该技术框架使司乘人员的交通违法行为被及时警告和提醒,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制止交通违法行为,可以主动预防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对推进公安交通管理建设起着倍增器和加速器的作用,信息化建设是交警部门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现代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各种道路交通管理信息资源的综合运用。综合管理、目标管理、动态管理都离不开信息。只有及时掌握到能全面准确反映出交通态势变化的信息,交通管理部门才有可能做出有效的科学决策。因此,加强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科技强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的交通安全控制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道路交通事故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近十年 ,全球发展较快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ITS)使传统的交通运输状况大为改善 ,大大地提高了现有道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削弱或消除了以往诱发交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有效地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笔者在简述了ITS的应用概况、基本功能以及智能汽车理论研发内容的基础上 ,论述了以ITS技术为基础的交通安全控制体系框架及其功效 ,阐明了我国快速发展ITS技术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交通事故动态分析法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查中投入高、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笔者在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逻辑学、系统科学、社会学、心理学、情报科学相关原理,动态分析交通事故现场的痕迹、车辆行驶轨迹、道路交通环境、警情综合信息、驾驶人行为与逃逸心理,以及受害者损伤特征,准确掌握车辆或驾驶人局部特征,从而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精确的查缉信息,使警务行动实现精确用警、快速反应和精确打击的目标。笔者给出了利用动态分析法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流程和步骤;指出提高办案水平,迫切需要加强警务信息和社会信息的有效融合,研发专门系统,强化信息研判。  相似文献   

6.
今年第三季度,按照公安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相关部署,全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相继开展了公路客运交通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涉牌涉证交通违法专项整治、遏制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集中整治、“迎亚运、创文明、保平安”交通秩序整治等一系列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行动,采取强有力的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措施,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继续平稳好转。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不仅加大了交通管理的难度,同时涉车涉驾的案件比例也不断上升,全国机动车每年以10%~20%的速度迅猛增长,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全国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交通管理现状和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与交通相关的刑事和治安案件也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状况,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随着智慧交通建设的扩大深入和资源整合,卡口系统加强了车辆管控,掌握了大量的车辆卡口数据和图片。但是早期建设的卡口系统,智能分析能力弱,图片质量以及车牌识别准确率较低,经常要根据品牌型号颜色等车辆自身固有信息,从海量过车图片或视频中人工查找目标车辆。图像资源的利用停留在基础的图像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违章是指人们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妨碍交通秩序和影响交通安全的行为,道路交通违章不仅影响车辆和行人的畅通,降低道路通行能力,同时也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汽车数量急剧增加,道路交通违章大量存在,给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重大的隐患。现将我区2003年1-8月的交通违章状况及其特点,作一简单分析。今年1-8月份,全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处理道路交通违章2908659人次,处罚2252403人次,分别比上年上升5.58%和14.05%。综合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机动车驾驶员是道路交通违章的主体1-8月份全…  相似文献   

9.
在联邦制的宪政格局下,美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分为联邦、州和地方三级。笔者在介绍美国各级交通管理部门机构和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美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职能、指导和行业管理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处东南沿海的著名侨乡石狮市正在大力实施“四市三海”发展战略,加快现代城市建设步伐,涉及的人、车、路、环境以及各种社会因素在道路交通中的联系将更加密切。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道路交通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和高标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断探索,构筑“政府主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交通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11.
智能交通与中国的交通安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交通运输中 ,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近年来 ,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 ,给人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但当前的交通安全状况却不容乐观 ,交通事故频繁发生 ,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上升。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高科技集成系统 ,它综合运用各种高新技术于整个交通管理系统之中 ,可以系统、全面、高效地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笔者研究了我国的交通安全问题 ,尤其是公路交通安全问题 ,阐明了如何应用智能交通系统 ,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 ,改善交通安全状况 ;指出了我国发展智能交通对于改善交通安全 ,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我国发展智能交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社会应急动员和资源筹募是救灾的关键。为有效组织和管理社会应急资源,充分发挥其在救灾中的作用,提出构建一个社会应急资源监测系统。这个监测系统将采集社会应急资源在社会系统中的分布、消耗和补给等的状态信息,为社会应急资源的提供者、各级社会管理部门、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和系统管理员提供查询、分析和决策的接口;基于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考虑应急救援的时间要求、数量要求、价值要求、经济性要求,建立社会应急资源和物流网络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社会应急资源监测系统提供的特定灾害应急所需的社会资源的状态信息,可确定该区域社会应急资源的可满足性、可应急性及物流网络对应急需求的满足情况,得到社会应急资源参与救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Various factors influence the time performanc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personnel when a freeway traffic crash occurs. The proper identification and prioritization of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emergency management services' response times and clearance times result in better usage of taxpayer resources. METHOD: Use of a proportional hazard-based Cox-regression model analyzed statewide, peak-period, traffic crash data from 1999 Ohio logs. These data included time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services. RESULTS: Traffic crash severity had the most effect on response times. Those crashes involving injuries or fatalities had up to 20% less emergency management service response times than "property damage only" crashes.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weather or roadway conditions had minimal effect on response times to traffic crashes. Day of week, urban or rural area, off or opposing-lane crash location, number of vehicles involved, heavy vehicle involvement, and response tim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clearance time and the resulting total time during peak periods. CONCLUSIONS: By assessing resources currently dedicated to insignificant factors, emergency management services can further improve response times to those casualties that crucially need emergency services. By accurately identifying and deciphering traffic crash severity from initial field reports, services can further improve. Moreover, improvements in crash severity prediction reduce "false alarms" for emergency services. The improvements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a very short response time for a property damage only crash in which initial reports implied a very severe injury. By focusing on factors that significantly reduce traffic crash clearance times on freeways in peak periods, more reductions in average delay experienced by freeway users, in fuel consumption, and in motor vehicle emissions can occur.  相似文献   

14.
应对城市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资源联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应对重大安全事件应急资源联动进行界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应急资源联动的实现方式,即城市内的"基于Multi-Agent系统城市应急资源联动网络方式"以及城际间的"基于Multi-Hub的都市圈应急资源联动网络方式";同时探讨实现应急资源联动的基础保障,并提出应对城市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资源联动机制;通过良好的机制保障,实现应急资源的联动,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政府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创造安全稳定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5.
铁路事故救援系统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研究事故救援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并提出了铁路事故救援系统的构建条件 ,将铁路事故救援的可用资源分为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归纳总结了参与铁路事故救援的各部门组织的结构关系 ;根据实践中铁路事故救援的工作程序 ,归纳出事故救援系统的工作流程 ,探索了事故救援预案的构成内容 ;将铁路事故救援系统划分为救援资源、救援预案库、事故救援辅助决策等 6个功能模块 ,并进行了功能模块的分析以及系统的特点分析。该系统已经应用在大同铁路分局的运输生产中 ,达到了缩短救援响应时间、减少事故的损失和降低对运输生产的影响等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湖生 《安全》2020,(3):10-17
为了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分析了各类突发事件在危险源性质、事件发生演化规律、事件应对具体措施及所需资源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各类突发事件危险源防控基本理念、事件应对基本过程、应对资源保障模式、指挥协调模式、分级预警和响应模式等方面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构建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时需要考虑的对象、目标、责任主体、运行机制和保障条件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应急管理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广泛的综合性概念,具有涉及领域广、环节链条长、社会期望高、工作难度大等特点,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并没有现成的模式或最优的方案,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妥善解决应急管理体系各要素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构建起符合国情的应急管理体系,并通过持续的应急能力建设,达成实现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应急管理,提高交通应急指挥系统救援效率,以路面塌陷事故为例,利用随机着色Petri网(SCPN)对其应急响应流程进行动态离散建模,根据同构的马尔可夫链(MC)分析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利用马尔可夫链及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对交通应急指挥系统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救援信息、交通路网动态信息、应急资源信息及时态控制信息反馈环节容易产生信息堆积,应提高综合监控的技术水平;专家决策制定出警预案、善后处理耗时较长,应作为流程优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省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是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省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方案具有实用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笔者通过调研许多地方的经济现状、重大危险源和现有的生产安全应急救援资源 ,提出了省级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在应急救援情况下的响应程序。要在省、市 (地区 )、县三级建立起权威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才能使应急救援体系实现高度的统一指挥 ,灵敏高效 ;充分地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种救援力量和通讯系统 ,实现资源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 ;促进“110” ,“119” ,“12 0” ,“12 2”等通讯网络联动 ,并逐步应用GPS ,GIS等资源 ,建立先进的动态跟踪监测 ,可视的信息系统 ;应急救援队伍由3部分组成 ,即政府主办的公共应急救援队伍 (现有 )、政府资助由行业或集团公司主办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企业自备的应急救援队伍 ;同时对体系中各种机构的组成及其主要职责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9.
核事故引发的应急任务往往需要集成多个部门应急资源和能力来协同响应。这些海量核应急信息、知识汇聚于网络,其固有异构性限制了跨部门核应急集成的能力。为解决此问题,基于语义X列表理论提出核应急集成框架;以“事件-任务-资源”为主线构建本体结构列表和集成推理规则;给出假定核事故场景和资源、任务信息,搭建S-BOX模型和响应决策推理实验,验证了本方法可有效表达异构核应急信息与知识,实现按需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