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完成《京都议定书》减排任务日本大买中国排放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是根据旨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暧的《京都议定书》上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开展的业务。《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规定,发达国家通过帮助发展中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所削减的部分可以作为自身的排放权使用。《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正式生效,日本和中国都是缔约国。  相似文献   

2.
《环境》2006,(1):22-23
《京都议定书》生效2月16日,具有环境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经过多年努力,世界各国终于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因世界头号排污大国美国缺席,许多人对议定书的真正执行效果持怀疑态度。WEEE指令生效8月13日,欧盟的WEEE指令即《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正式生效。指令对中国出口欧盟各国的电子电气产品的材料、零部件、设计及工艺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给中国的电子电气产业链带来巨大影响。绿色壁垒还是绿色生产力?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看法。卡特里娜飓风8月…  相似文献   

3.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1):12-12
经过国际社会多年的共同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又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4.
杨伟利 《环境》2006,(10):67-69
经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而《京都议定书》所引入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贸易(ET)和联合履约(JI)3个灵活机制也随之进入了公众视线。  相似文献   

5.
尽管《京都议定书》尚未生效,但欧盟3月10日已经完成主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定工作,承担有关国际义务,使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下降。各国在实施其议定书方面的有关法规还有所不同。欧盟环境部门负责人玛戈特·沃尔斯特罗姆近日在一份声明中称:”尽管《京都议定书》还没有在全球范围生效,但我们现在正在全面实施这份重要的议定书。”欧盟承诺,在2008~2012年期间,欧盟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将其燃烧石油等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8%。欧盟已经制定排放权交易计划。根据这项计划,许多发电厂、石油精炼厂、熔炼厂、钢铁厂等将从2005年起须…  相似文献   

6.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2年5月9日在纽约通过,同年6月在里约环发大会开放签字,并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这是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21世纪议程》框架下的三个称为"里约公约"的重要多边环境协议之一,现有195个缔约方。此后,各缔约方开始谈判一个具有操作性的议定书。经过艰苦的谈判,1997年12月11日通过了《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谈判纷争的原因分析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毅 《环境保护》2001,(1):44-47
本文从气候系统的全球公用地性质、解决气候变暖的科技难点、全球环境政治的特殊性以及《京都议定书》的遗留问题等方面分析了全球气候谈判陷入僵局的原因,认为全球气候谈判仍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选择正确的方向、建立公平有效的长期行动框架比解决议定书存在的问题更重点。文章还对未来前景和中国的选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07,(6A):20-26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先后签署和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为了充分考虑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带来的对我国的重大不利影响、支撑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事务、有效地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低碳金融包括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所有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2005年开始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里程碑。2016年4月《巴黎协议》的正式签署将进一步推动全球低碳金融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全球低碳金融市场也必将通过市场机制为人类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欧盟一直以“领导者”自居。在《京都议定书》的谈判过程中,欧盟积极促成了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的签署和生效。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开启之后。欧盟继续在这一议题上扮演领导角色:首先于2007年提出了自身的中期(2020年)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