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移动式压力容器(汽车罐车)发生事故追查其原因,除了发生交通肇事而导致事故以外,绝大部分是由于压力罐车安全附件的故障而引发的,因此在平时的检验中这部分的附件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测部位。  相似文献   

2.
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在运输过程中,除了发生交通肇事而导致事故以外,因铁路罐车安全附件的结构、设置及使用维护等问题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的事件多次发生,安全附件的技术要求是保障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液氯汽车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氯气泄漏,由于罐体安全附件密封点较多,因而绝大多数泄漏发生在安全附件上。运用事故树(FTA)分析方法分析了液氯汽车罐车罐体安全附件泄漏事故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886起危险品罐式车辆道路运输事故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系统掌握危险品罐式车辆道路运输事故特征及规律,统计分析了886起危险品罐车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形态、道路等级、路段特征及事故原因等.结果表明:38.1%的危险品罐车运输事故发生在华东地区,其中11.6%发生在浙江省;82.8%的事故由交通事故引发,其中车辆单独事故占44.1%,车辆碰撞事故占38.7%;9.1%的事故由罐体及附件泄漏和阀门失效引起;就事故形态而言,约23.6%的事故为单方翻车,其次是冲出路外(14.3%)和两车追尾(12.0%);60%的事故发生在高等级公路上,20%发生于城市道路;67%的事故因人员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5.
罐体车辆道路运输危险品事故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系统掌握罐车道路运输危险品事故特征,调查整理了615起危险品罐车道路运输事故.采用统计与对比分析方法,获得危险品罐车道路运输事故发生原因及比例、事故发生的时间及形态分布,并确定了不同事故罐体以及不同道路等级事故的泄漏概率.分析表明,在发生的事故中,人的因素占67%,翻车事故为最主要事故类型,两车追尾事故和低等级公路事故泄漏概率最高,分别为84.52%和82.7%.  相似文献   

6.
以某厂二甲醚罐车在充装过程中泄漏发生喷射火事故为背景,利用ALOHA模拟软件对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事故危险区域范围,并利用Google Earth对其进行可视化。根据多米诺效应,喷射火有可能引起周围罐车损坏,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利用多米诺效应的风险分析方法,计算出周围罐车的失效概率,确定罐车之间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罐车定期检验工作质量,对近期发生的常压罐车事故进行总结,提出罐车定期检验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LPG的广泛应用和现代物流背景下,高速路隧道内LPG汽车罐车事故的发生,给应急处置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总结了一起隧道深处满载LPG汽车罐车侧翻事故的安全处置经过,分析了隧道内LPG泄漏的各种风险,叙述了几种常用处置方案的现场论证选择,提出了隧道深处极端苛刻和危险的作业条件下事故罐车的处置措施,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为LPG汽车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的充实提供了一个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9.
莫乾赐  蔡永平 《安全》2013,(5):30-33
正近段时间来,仅广州"6·29"、延安"8·26"这两起常压罐车(本文指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罐车,简称"罐车")交通事故引起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共造成56人死亡,34人受伤的严重后果。研究发现交通事故是引发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而交通事故后罐车罐体由于质量不合格使其容易产生液体泄漏并引起燃烧、爆炸、腐蚀、毒害、环境污染等危害又是引起危险化学品事故一个主要原因。因此,罐体的质量是预防控制罐车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一、三起液化气罐车泄漏事故原因探讨●事故一1994年9月,广东省某燃料公司的一部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在广东阳春路段运输途中,因汽车罐车车辆传动轴中间轴承(联轴器)松脱,引起中间吊耳松脱下吊,传动轴失去控制而剧烈摆动,撞击液相接管,致使液相接管与球阀法兰联接密封垫片破坏,罐内液化石油气严重泄漏,事故发生后,司机采取关闭紧急切断阀进行处理,但阀已失灵,无法关闭,泄漏长达十多个小时,造成严重事故。●事故二2004年8月,我省某地一部液氨罐车在往氨罐卸氨过程中,钢编装卸软管突然发生爆炸,罐车内液氨喷涌而出,而当时司机、押运员未在场,未…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8日,安徽省铜陵市发生一起液氨汽车罐车安全阀机械受损而导致泄漏的事故,因应急处置得当,未造成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12.
2002年7月8日凌晨2点左右,山东省某县化肥厂一辆液氨汽车罐车在卸液过程中连接罐车和液氨贮罐的装卸软管突然爆裂,导致大量液氨泄漏。该事故造成24人死亡,30余人中毒,3000多人紧急疏散转移,是一起典型的由液化气体装卸软管问题造成的特大事故。据调查,在液化气体充装场(站)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中,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往往只注重液化气体贮罐、残气残液罐和充装金属管道的检验检测,而作为充装系统安全附件之一的装卸软管的检验往往被忽视。多数装卸软管长期服役,在阳光下裸露暴晒或被雨雪侵蚀,极易造成老化腐蚀开裂;许多罐车在夜晚通过装卸软管往…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起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从设备的结构、材料、焊接、安全附件及运行操作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分析,指出运行操作不当是导致设备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安全附件不灵敏、水夹套结构设计不合理及焊接质量差是导致设备发生事故的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一、三起液化气罐车泄漏事故原因探讨 ●事故一 1994年9月,广东省某燃料公司的一部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在广东阳春路段运输途中,因汽车罐车车辆传动轴中间轴承(联轴器)松脱,引起中间吊耳松脱下吊,传动轴失去控制而剧烈摆动,撞击液相接管,致使液相接管与球阀法兰联接密封垫片破坏,罐内液化石油气严重泄漏,事故发生后,司机采取关闭紧急切断阀进行处理,但阀已失灵,无法关闭,泄漏长达十多个小时,造成严重事故.  相似文献   

15.
在电焊作业过程中,电焊工发生触电事故屡见不鲜,导致触电事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电焊工的手及身体的某一部位,由于在更换焊条、电极时接触到焊钳、焊枪的带电部分,而脚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对地或金属结构之间绝缘不好,特别是作业人员是在金属容器内,如罐车、球罐、锅炉内或在阴雨潮湿的场所和环境进行焊接作业时,常常会发生触电事故。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起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的爆炸事故,分析出装卸软管在卸车过程中破裂是爆炸事故的主因,提出了有效预防措施。同时对汽车罐车的安全运行在使用管理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危险货物铁路罐车安全运输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危险货物铁路罐车在运输中屡屡发生重大事故的情况,通过现场调研和事故案例的分析,找出影响罐车运输安全的若干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等等,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赵明 《安全》2013,(9):26-27
2012年2月某市肉类批发市场冷库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造成附近数百名的居民疏散。同年10月行驶在高速路上的液氨罐车发生侧翻造成了1死1伤的事故。2013年发生在某省的液氨爆炸事故造成120人死亡。造成这些触目惊心事故的罪魁祸首都是"氨"。氨到底是什么物质,在使用、存储、运输中应采取什么措施,怎样  相似文献   

19.
<正>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剐蹭等事故的概率较大,为罐车加装紧急切断装置,有利于提高罐车的本质安全水平,减少事故伤亡损失。自2015年1月1日起,运输丙酮、苯、甲醇等17种易燃液体货物的罐车,如果没有加装紧急切断装置,且无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的,将不能通过年审并被注销其道路运输证。在2014年7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质检总局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在用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加装紧急切断装置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运输液体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液化天然气(LNG)日益被广泛应用的同时,LNG储运罐车安全问题已经日益突显,不断有LNG运输车辆在运输途中发生泄漏事故,LNG运输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此问题有系统和操作性强的应急处置技术与方法介绍.因此,从公众财产安全以及地区、能源可靠性的角度来看,对LNG泄漏应急处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根据LNG的理化特性和LNG储运罐车性能,结合笔者参与或了解的有关成功处置案例,根据近几年我们的研究提出LNG储运罐车事故应急处置中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